勒布朗·詹姆斯:不止是個球員

約稿。

勒布朗·詹姆斯第一次代表洛杉磯湖人出戰。第一次切身站在西海岸出戰。於是湖人和開拓者打了一場高比分的防守大戰……

聽起來矛盾,開拓者128比119擊敗湖人的高比分,怎麼會是防守大戰?這麼說吧:

昨天鵜鶘對火箭那場131比112的狂奔,雙方合計投籃190發罰球46次失誤23次。

今天湖人與開拓者合計193次投籃58次罰球31次失誤。128比119這分數,其實還算客氣的呢——雙方都防得不錯,確切說是,前三節湖人防得不錯,但投不進;第四節開拓者整合了,於是結束了。

開拓者不怕打快,因為他們有利拉德+CJ的雙槍;但他們不喜歡快:上季打鵜鶘,就是被朗多+霍樂迪+戴維斯北風捲地白草折,反擊摧毀了。今天跑這麼快,是被湖人帶的:結果就是紐基奇只打了17分鐘——雖然得了16分9籃板,但居然-17。因為他在場,沒法跟著湖人跑,老挨追身戰。

湖人使勁提速,純是揚長避短。朗多跑起來比誰都快,勒布朗喜歡轉換進攻,麥基在勇士習慣邁開鴕鳥腿奔走,英格拉姆是隻小仙鶴,哈特是頭小公牛。反過來,也因為他們陣地戰還欠磨合,更糟糕的是眾所周知,他們沒啥三分球。所以……跑吧!

當然,上半場湖人進攻端有點瞎跑,英格拉姆8投2中,阿球傳說中大有回升的三分球也沒見,庫茲馬是適合穩下來打套路的也被跑沒了。全靠勒布朗半場18分撐局。湖人上半場能扼住比分,全靠自己的速度,以及對開拓者雙槍的遏制:利拉德+CJ麥克羅姆前27投9中。湖人的尺寸派了大用場:英格拉姆、阿球、麥基甚至KCP都算長手長腳,腳下生風。利拉德與CJ又多數時候沒有紐基奇這個人肉炮臺擋著。來回打得叮光五四,一陣亂。

下半場雙方都做了調整。湖人是給英格拉姆設了更多翼側持球單挑,讓麥基多了些內切——結果他二人第三節前半段趁亂刷了不少分。反過來開拓者大概也發覺了:就靠雙槍不行,阿米努和雷曼也不派用場。下半場斯陶斯卡斯成了主攻,好比是火箭將戈登拉上來打三後衛。結果恰是雙方二陣肉搏時,斯陶斯卡斯帶隊將分差拉開了。

第四節,開拓者一個防守施壓,湖人開始失誤——勒布朗第四節3次傳球失誤——湖人果然上小球陣容收尾,而開拓者欺負湖人沒麥基,不停衝刺內線,再放棄前場籃板加快回防。湖人第四節最後的陣地戰成功戰術,也就是朗多+勒布朗那次擋拆內切,於是結束了。

克里斯·韋伯場邊解說時犯了個語病,“西海岸是全NBA最酷烈的一個分區”。當然,意思到了。

勒布朗也應該感受到了。

他今天上半場就轟下18分,但下半場風格變了。第三節他不停帶球過半場,給英格拉姆設定戰術;結果第三節他自己沒得分;他給朗多、哈特和英格拉姆做掩護,全場4個掩護助攻;下半場也施展過一條龍縱貫全場的左手上籃,但整體打得,怎麼說呢?很剋制。上下半場的區別,簡直像是上半場,“我來試試手,看還好使不好使……嗯,還行!”下半場,“讓小孩們一起打打,我就看看。”

除了幾個遠射力量不足打前筐之外,勒布朗還是那個勒布朗。他很放鬆,第四節的3個傳球失誤有兩個是企圖耍帥玩背傳和反手傳。第四節有一會兒指揮落位時滿臉恨鐵不成鋼,但賽後還是笑容滿面。

他上半場的表現,更像是在確認自己能掌控湖人這支球隊;下半場他大體心情愉快,還有心思在罰球搶籃板時跟人逗趣。他表現出來不悅的幾個瞬間,不是湖人在落後,而是湖人沒按他希望的跑位或投進三分球——說到底,只要還在他掌控範圍內,一切就都還好。

畢竟他什麼都經歷過了。這是他第三次帶純重建球隊了。

他在意的,不是一兩場的得失了。他想的東西,更多一點。

勒布朗·詹姆斯:不止是个球员

勒布朗·詹姆斯作為球員,是籃球史上不世出的怪物,攻防兩端最全能的球員之一,球場上影響力最大的球員之一,傳球視野最好的球員之一,最好的進攻指揮官之一,無論巔峰高度還是長度都是歷史級的存在——好了,這些我們都不知道,不再贅述。

但他不止是個球員,他自己的野心也不止於此——這一點,我們很早都知道了。

凡事論跡不論心,我們可以從勒布朗的所作所為,歸納出他的許多性格特徵。

熟悉他球員生涯的人,都必然能讀出:他有野心(體現在多年以來對狀態的保持與技藝的精進),很聰明(體現在球場上的聰明與球場外的事務處理),以及,很強的掌控欲。

球場上與球場外,他都在盡力掌握最大的主動權。

這很微妙。因為一般掌控欲強的球員,會渴望在球場上獨斷專行。但勒布朗打球並不自私,需索時候甚至過於無私。

但看他打球的人都明白,球場上,從戰術權重到隊友分配,他是籃球史上掌握權限最大、也的確是影響力最大的球員之一。他的無私,是建立在“以我的意志為主導”的前提之下的。

勒布朗·詹姆斯:不止是个球员

球場外,更微妙。

從2006年他已經與埃裡克·斯諾經常組織球員內部開會,到2007年公開說“我會把吉布森保護在我的翼下”,到2009年倡導全NBA退役掉23號,到2010年“決定”時說“我要把天賦帶到南海岸”;到2014年回騎士後合同一年一簽,到2018年去湖人。很少有球員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有如此之強的掌控能力。實際上2014年後他在騎士一年一簽的架勢,已讓他的存在凌駕於騎士之上。包括近幾年夏天他經常拉著庫裡舉例(雖然球場上是對手),說聯盟沒有照顧好超級巨星。可以說他簡直是球員權益的急先鋒。

不將自己的利益捆綁在任何東西上。

自2011年後,從打法到生活中都在追求效率最大化。

野心與掌控欲。

我們都知道,他在高中時就跟老媽格羅利亞唸叨過,他的理想是成為運動員中第一個十億級富豪billionare。以至於他在高中時扣一個籃,老媽就會在場邊怒吼:“We'll getpaid!”他有過目不忘的記憶力。他有年少早熟的才華。他2007年的經紀人阿隆·古德溫(2010年杜蘭特的經紀人,嗯)說過,勒布朗在22歲時就刻意訓練自己的說話方式。2009年他接受採訪時口吻與語調跟2005年已經完全不同了:他要像個領袖那樣說話。

野心與掌控欲。

在2010年“決定”之前,我最喜歡的一個細節:2007年他帶騎士殺進總決賽,雖然輸給了馬刺。夏天瓦萊喬與帕夫洛維奇續約時問騎士要高價,騎士猶豫很久才答應。開季時第一個主場,克里夫蘭球迷預備噓瓦萊喬與帕夫洛維奇,勒布朗就拉著兩人一起出場,保護了他們,順便讓他倆也感受一下原本歸他獨享的,克里夫蘭球迷山呼海嘯的掌聲。

勒布朗是很懂得善待隊友,尤其是角色球員隊友和年輕隊友的——所以詹姆斯·瓊斯和邁克·米勒們後來跟著勒布朗到處跑。所以從吉布森到奧斯曼這些孩子都對他死心塌地。

勒布朗也很懂得待自己人。比如,他那位著名的經紀人裡奇·保羅——也就是為特里斯坦和JR史密斯簽下大合同的那位經紀人——2002年跟勒布朗認識時,是個倒手復古球衣的哥們;他給勒布朗的第一份禮物,是兩件球衣:一件喬·納馬斯(綽號百老匯喬,1969年超級碗四分衛)的洛杉磯公羊隊球衣,一件魔術師的洛杉磯湖人隊球衣。

裡奇·保羅和其他年少時的小兄弟,勒布朗一直善待著他們。這一點有些像阿倫·艾弗森。區別是,答案是帶兄弟們吃喝浪遊,勒布朗是帶兄弟們組團發財。

他的掌控欲不在於“我要一個人幹”,而是“組建我的團隊”。2014年後,他走到哪裡都有一票人跟著,半個武裝團隊。他簽到哪裡,簡直就能帶半支球隊過去。這也是他與球隊談價還價的本錢:他個人的強大,以及他恐怖的號召力。

野心與掌控欲。

等等,這點還沒完呢,一會兒說。

勒布朗·詹姆斯:不止是个球员

我有兩位跟訪勒布朗的朋友,跟我說過兩個看似矛盾的段子。

其一,克里夫蘭騎士偶爾會辦酒會,商務夥伴會去。球員們也多會露面。其他球員去還挺配合,一起喝酒一起玩,像勒夫尤其平易近人。勒布朗遇到這種場合,會帶自己幾個兄弟過去,露個臉,但不太搭理人,到點就走。意思是我履行完合作了,就這樣完事。

其二,這是幾年前春天的事了,某次邁阿密熱轉機時,遇到幾位在亞洲執行完任務換崗回來的美軍軍人。勒布朗看看他們,主動走過去跟他們握手,表達敬意。幾位軍人愣了,跟他合影啥的,他也都答應了。

很難描述這種現象。大概可以說傲上而不忍下?或者,在商務場合,他是個精明準確絕不犯錯的人;但在私下裡,他是個熱心腸的人。

所以他對俄亥俄阿克榮,乃至對克里夫蘭的感情,我認為是真誠的;他對吉爾伯特老闆的反感那也是真誠的;他對自身利益的毫不含糊,也是真誠的——這幾點不矛盾。

關於他跟他那些哥們的事,說個細節。

勒布朗在四年級,遇到了弗蘭奇·沃克教練。四年級賽季結束時沃克先生去找了勒布朗老媽。當時格洛里亞說:

“我們搬家太多,他都沒環境學習了。”

勒布朗於是去了沃克先生居所,見了他太太帕姆,以及三個孩子錢內勒、小弗蘭奇和塔內沙。之後的18個月,這裡成了他的家。格洛里亞偶爾把他接回去,但家裡經濟狀況不穩。於是,他時而在家,時而在沃克先生那兒。最後,沃克和格洛里亞訂了個協議:格洛里亞出房租,讓勒布朗長居在沃克那裡。當時沃克教練說:

“無論如何,在阿克榮,我們得讓勒布朗有個穩定的,可以叫做家的地方。”

而沃克教練對勒布朗說:

“你這輩子會有無數聚光燈下的出鏡機會,但你得記住,帶上你的隊友們。”

這是勒布朗最初的籃球啟蒙。他此後的許多行為,比如對自己哥們的厚愛,比如對阿克榮的熱愛,都可以用這句話解釋。

勒布朗·詹姆斯:不止是个球员

關於他的掌控欲,還可以連帶到他的完美主義傾向。

眾所周知,勒布朗在2015年之前的打球方式,經常會因過於無私猶豫不決而出問題。2007年東部決賽第一場最後時刻把球讓給馬紹爾,2011年總決賽第三場到第五場之間的無所適從,2013年總決賽前四場的躊躇不定。大概直到2015年後,他才將“最後一球傳不傳呢”這個問題給解決。

三年前加拿大蒙特利爾有個研究說,喜歡咬手指甲的人都有完美主義傾向——還記得年少時勒布朗這個愛好麼?

他是NBA歷史上最聰明的球員之一,所以問題也往往在此。在球場上,他隨時都在尋找最合理的方案,兼顧所有隊友。在球場外,眾所周知,他一直拒絕參加全明星扣籃大賽,將當年克勞福德那個扣籃錄像帶給沒收了之類。他儘量不讓自己情緒化,一直控制著自己。

反過來,這種完美主義,也是他控制慾的表現。

2011年夏天輸給小牛後,勒布朗回去找到了凱斯·達姆布羅特——他的高中教練,那位在阿克榮基督教社區中心發現他的老先生——像他在高中時那樣開始訓練。達姆布羅特對勒布朗說:

“你得多走些你不那麼喜歡做的事。你要多抓籃板,多做無球移動。所有基礎的事情都能讓你回到最開始的起點。”

2012年韋德對ESPN說,2011年敗給小牛後,他親自去說服勒布朗“你就按自己喜歡的方式打,我會解決好自己問題的。”

這兩點加起來,才有2012年勒布朗放飛自我,以及他的第一個冠軍。

所以這些年勒布朗的發展,也是他簡化一切、不再瞻前顧後的過程。

到現在,2018年了。他是本星球上影響力最大的運動員之一。他有團隊。他有無限的野心和掌控欲。他去洛杉磯這個當世最大舞臺,所要的顯然也不只是籃球——夏天已經說過了,對勒布朗這種級別的超級巨星而言,球場之外的因素——洛杉磯的體量、大城市的輝煌、歷史的傳承、商業帝國的融匯、東西部實力的平衡——更重一點。一般的球員籤個球隊,最多牽涉到球隊實力和工資平衡問題,還談不到那麼大的格局。

他的野心與掌控欲,從來也不止是獨自在球場上創造一切。

勒布朗·詹姆斯:不止是个球员

他的終極野心是什麼?

如上所述,勒布朗一直在試圖將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但他很聰明,不止是給自己辦。

他創立了平臺Uninterrupted,讓球員自己當家做主。

他收購球員自己創立的Podcast播客平臺Road Tripping。

他一開始挑代言是隻找大品牌,然後慢慢地挑剔了:他不進要代言,還要成為公司的一部分,入股、參與決策——這是魔術師和喬丹在同年齡做的事。

他自己的Klutch公司,是目前NBA唯一的一個用現役球員的影響力,影響球員經紀市場的。當然啦,我們知道他不能正式參與Klutch的業務,但地球人都知道,Klutch/ 裡奇·保羅就是勒布朗。裡奇·保羅幫特里斯坦·湯普森籤的大合同,背後就是勒布朗。

他在圍繞自己建立一個龐大的機構,從各個角度伸張球員的聲音。從此超級巨星有更多資格跟老闆們討價還價。勒布朗自己的獨立機構甚至可以凌駕於,比如說,騎士這種中小城市球隊之上。他去洛杉磯,大批商業團隊也跟去了。

喬丹成為了NBA球隊老闆。魔術師一直想成為NBA球隊老闆。勒布朗是在試圖讓自己還在打球時,就全方位左右整個NBA的局勢。帶著他所有的阿克榮兄弟。

野心與掌控欲。

遠遠不是一個球員角色能概括的。

勒布朗·詹姆斯:不止是个球员

甚至,只要他願意,勒布朗願意在美國這個象徵自由的國度,帶著自己的小兄弟杜蘭特一起,批評現任總統特朗普。

即使面對福克斯電視臺的新聞主播Laura Ingraham的指責,“Shut Up and Dribble”,讓勒布朗閉嘴運球,但勒布朗的掌控欲與野心,讓這場口水戰,變成自己的商業領域擴展的新機會。

先是把自己的Showtime電視劇命名為“S.U.A.D"(Shut Up andDribble)標題縮寫。然後與耐克聯合推出“DRIBBLE&”T恤,讓每一位詹粉都能好好打球並且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

就像在下面這個H5裡一樣,信念之城中的詹姆斯,奪冠,拍電影,建學校,當CEO,制霸球場之外,近乎無所不能。

點擊閱讀原文,決定自己的未來,你也可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