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同」同吃同住同勞動,普法幫扶解民憂

「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普法帮扶解民忧

「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普法帮扶解民忧
「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普法帮扶解民忧

小怡1分鐘前

哇,乾哥下鄉啦!!!

小籃1分鐘前

是啊,我們乾哥可是很榮幸地參加了“三同計劃”!

什麼是“三同”計劃呢?

來來來

讓我們親身經歷的青年幹警

來給大家一一道來

“三同”計劃

「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普法帮扶解民忧「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普法帮扶解民忧

根據珠海市委統一部署,為強化區中青年幹部隊伍建設,強化黨性修養和密切聯繫群眾的作風,進一步錘鍊黨性、砥礪品質、轉變作風、煥發活力,金灣區委組織部在全區中青年幹部中實施“三同”計劃。我院積極響應,派出符合條件的中青年幹部分批到陽江市的“一對一”對口扶貧村,開展為期十五天與基層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三同”計劃

生活篇

「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普法帮扶解民忧
「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普法帮扶解民忧「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普法帮扶解民忧

“小王,吃早飯了哎!”新的一天,伴隨著村民樸實溫暖的喊聲,開始了。除草、放牛、餵雞餵鵝餵豬、為水稻撒肥料、幫貧困戶進行危房改造,參與扶貧項目的籌劃……我院青年幹警小王回憶道,我是在陽江市新洲鎮烏石村開始了15天的“三同”生活,以前每天埋首案卷中,沒有想過一天居然能做這麼多農活。每天過的簡單而充實,用腳步感受泥土的溫度和村道的長度,而同樣的事情,珠海派駐的扶貧幹部已經做了三年多。他們遠離妻兒老小、親朋好友,離開熟悉的城市和工作崗位,在這裡紮下根,對待扶貧工作像對待自己的作品一樣精雕細琢,村莊由此煥發了新的生命力。

這就是“同吃、同住、同勞動”,吃在農戶家,住在農戶家,與村民一起勞作,尊重當地衣食住行習慣,勤儉節約,不鋪張浪費,不給農戶添麻煩。

探索篇

「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普法帮扶解民忧

筆記!參加村幹部會議

「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普法帮扶解民忧「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普法帮扶解民忧

擼起袖子加油幹! 普法和幫扶

我院另一名青年幹警小黃,在陽江市陽東區塘坪鎮朋江村度過了15天的“三同”生活。他說,我希望自己能在這段時間過得充實而有意義,找到我能做和我應該做的事。首先,他便立足自身法律專業特長,引導朋江村民通過法律途徑解決糾紛。在“三同”期間,有兩名村民前來諮詢法律問題,一是身體權糾紛,二是相鄰權糾紛,他細心解釋,引導村民通過合法的途徑維護自身權益。

除此之外,他與當地幹部一起,走訪了低保貧困戶,進行了扶貧政策宣講。同時查看朋江村68戶貧困戶的資料,研判朋江村貧困戶的主要貧困原因。

另外,他還向當地幹部學習瞭解“三農”發展、基層黨組織建設情況,參加當地黨員組織活動。同時他也跟著實地調研了朋江村的光伏發電扶貧項目,體會扶貧幹部的艱辛與不易。他說,作為一名法院幹警,只有立足全局,體察民情,才更明白如何妥善處理百姓間的糾紛。

感悟篇

0

1

法情並重,合理引導糾紛解決方式

小黃回憶道,有一件事我印象特別深刻,在“三同”期間,有兩名朋江村民前來諮詢有關土地相鄰權糾紛的法律問題。我得知,我所在的朋江村的村民土地大部分是自留地,從改革開放初期土地改革起就劃分到各家各戶。此類土地並沒有經過各級政府的確權,也沒有相關證明文件留存在村委會,就連自留地的置換,一般都是通過村民之間協商完成的。若村民之間發生涉地糾紛,原是通過村“兩委”調解進行解決的,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朋江村民法律意識的覺醒,村民有時候也會想通過尋求法律途徑進行解決糾紛。為了達到更好的社會效果,基層群眾之間的糾紛,首先應由村“兩委”或者其他德高望重的老村民,通過情理進行調解。若是調解不成,才通過法律途徑,去解決相關的糾紛。

0

2

簡化工作流程,讓基層群眾少跑腿

朋江村離塘坪鎮比較遠,若是不通過機動車,村民至少步行40分鐘才能到達塘坪鎮。村民一般缺乏對政策的理解,也缺乏必要的資料打印設備,所以,針對基層群眾的工作流程一定要清晰明瞭,材料要通俗易懂,減少基層群眾跑腿的次數。

0

3

普法與幫扶,守護“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雖然村民們生活不易,但是充滿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希望通過自己的勞動發家致富,改變生活條件,養雞、豬、鵝,種植水稻、花生......“三同計劃”讓我們的中青年幹警紮紮實實接受了鍛鍊,在未來的工作中,一定會實事求是、盡心盡力解決群眾的問題,通過法律途徑解決糾紛,守護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的心願。

敬請期待,“三同”,我們在路上

End

關於我們

撰稿:大靖子 小安子

金灣法院

這是一個

有溫度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