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把敵人變成朋友,打造美麗杭州!

一噸廢紙可再造700公斤好紙,相當於少砍17棵大樹,還能減少用樹木生產紙漿過程中的水汙染。

中國有著回收廢品的歷史傳統,在過去或許只是受貧困經濟制約的不得已的手段,但在逐漸富裕的今天,應是保護環境的自覺意識和行動。

我們每個人每天都會扔出許多垃圾,但你知道這些垃圾它們到哪裡去了嗎?

它們通常是先被送到堆放場,再送去填埋!

對於那些紙張類的可回收垃圾,填埋最多是浪費資源,而對於被我們丟棄的可樂瓶、白色塑料袋、一次性塑料餐盒等,還會汙染環境。

垃圾分類,把敵人變成朋友,打造美麗杭州!

它們屬於高分子聚合有機物,埋在地下就是100年200年也爛不掉,還會使土壤板結,降低土壤的肥力,甚至使土壤失去耕種的能力等。

當然了,現在處理垃圾的方式還有焚燒,同樣也是既浪費資源,又汙染環境。

因此,把垃圾分類進行回收是最好的解決方法。

垃圾分類,把敵人變成朋友,打造美麗杭州!

像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會扔掉各種各樣的廢塑料,回收處理後是可以製成紐扣、筆筒等用品,其次也是煉油的好原料。有人曾經形象地將它們比作"二次油田"。1噸廢塑料至少能回煉600公斤的汽油和柴油。

至於那些可回收的垃圾更不用說了,比如一噸廢紙可再造700公斤好紙,相當於少砍17棵大樹,還能減少用樹木生產紙漿過程中的水汙染。

而杭州作為名副其實的世界級旅遊城市,不僅要做到不亂丟垃圾,保護好美麗的風景,更是要做到垃圾分類,變廢為寶!

垃圾分類,把敵人變成朋友,打造美麗杭州!

張能慶公益服務站的項目之一就是讓每個學生都對“垃圾分一分,環境美十分"的理念有更深刻的理解。

他們用紅、橙、藍、綠不同顏色的迷你垃圾箱代表不同的垃圾種類,志願者們再通過具體形象的問題進行講解——“蔬菜瓜果皮屬於什麼垃圾?"“廚餘垃圾,應該放進綠桶。"“金屬罐子屬於什麼垃圾?"“可回收垃圾,放藍桶。".......

垃圾分類,把敵人變成朋友,打造美麗杭州!

顯而易見,講解獲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互動中,所有學生的回答都很正確。

張能慶公益服務站的人員說:我這個公益活動的目的就是讓他們從小就瞭解垃圾分類,認識到改善環境的重要性,共創自己生活的杭州一個美好家園!

相信這也不止是他們的目的,也是每個生活在地球上的我們共同的願望,所以您的轉發就是對環保的一份貢獻!

垃圾分類,把敵人變成朋友,打造美麗杭州!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