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存在「大數據殺熟」,買便宜機票只能碰運氣?

不存在“大數據殺熟”,買便宜機票只能碰運氣?

江德斌

機票價格到底什麼時候最低?是不是真的存在“越搜索越貴”“大數據殺熟”等情況?記者選取了國內五大互聯網機票購買平臺,地點方面選取了北京出發至國內兩北京出發至國外兩地,王小山所述“利馬至布宜諾斯艾利斯”等五地的機票;出發時間統一選取實驗時間一個月後的11月10日為例;實驗時間分為四個時間點。調查發現,凌晨買機票便宜、早上買機票便宜、機票越早買越便宜、越搜價格越貴等說法都不完全正確。

不存在“大數據殺熟”,買便宜機票只能碰運氣?

出乎絕大部分人意料之外,調查結論居然是不存在“大數據殺熟”,不存在“越搜索越貴”,至於啥時候能買到便宜機票,則是“不確定”。看到這個結論後,估計很多人在風中凌亂,心裡跑了一萬匹馬,這叫什麼事啊,莫非買便宜機票只能碰運氣了?

據業內人士解釋,OTA網站或者旅行平臺的機票業務主要是“賺流量”,收取手續費,而根據民航局規定,手續費是“按每張客票定額支付”,每售出一張機票,網站賺取的錢是固定的,不會因“大數據殺熟”或機票上漲而增加。可見,“大數據殺熟”對平臺而言沒啥好處,也就沒有動力去做這件事,純粹是網友的誤解了。

至於機票價格的變動規律,則因價格的制定權在航空公司手中,不同折扣的機票是定價部門根據歷史情況、市場需求、運力等情況綜合考量而得出,該價格又會根據市場需求而實時變化調整。由於航空公司放出的機票會統一進入GDS,而在消費者搜索和下單時,OTA需要兩次與分銷系統確認機票價格,其中存在一定的更新時間差,就是消費者看到價格的變化。如此一來,給消費者的感覺,就是機票價格一直在變動,很難買到所謂的“特價票”。

不存在“大數據殺熟”,買便宜機票只能碰運氣?

顯而易見,機票價格乃是根據市場需求不斷髮生變化的,而消費者做為市場參與者,在網上的搜索行為,也被航空公司視為一個重要的價格變量因子。這就是索羅斯的“反身性”理論,消費者越想買特價票,搜索特價票的頻次越高,反而刺激了需求量,導致特價票越難買到了,反之亦然。可見,由於每天大量消費者都在搶購特價票,都在搜索信息,最終對於消費者個體而言,買到特價票的概率很小,基本上就是要靠碰運氣了。

由於機票的銷量很大,機票價格實際上呈現“正態分佈”,特價票佔比很小,大部分機票價格都是處於中間狀態。因此,消費者不必太過執著於特價票,應理性看待機票價格的變動,根據自身實際需求購買適宜的班次、艙位,以免因小失大,耽誤了出行計劃。

當然,對於航空公司和購票平臺而言,也該顧及下廣大消費者的感受,進入信息化時代後,消費者對信息的敏感度和自主性增強,舊有的機票分銷系統和價格變動公式略顯滯後,已經有些不太適應了。因此,航空公司和購票平臺應與時俱進,加強之間的信息溝通,縮短響應時間,研發更能符合信息時代需求的分銷系統和價格變動公式,以滿足消費者的現實需求,不要讓機票價格變動偏離太多。

不存在“大數據殺熟”,買便宜機票只能碰運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