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務副職與普通副職有什麼區別?

點關注,不迷路!專注發佈體制內職場,時政動態。

知道什麼叫“論資排輩”吧?這就是其中一種。常務副職比副職多了兩個字,就是明明白白寫在腦門兩個字“二把”,告訴所有人要懂規矩,老大不在家,老二“說了算”,保證工作秩序正常運轉。

這裡面有職務和職級、實職與虛職、待遇與享受待遇、常委與非常委,等等太多的概念。黨政體系裡,一般情況下不設常務,除非規定的幾個一把手高配(上級兼任下級)的部門或單位。圈裡人或內行人一看就明白,門外漢聽三天三夜不明白。

這是一門很深很深的學問,有時候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那麼,簡單翻譯成民間俗話,就是:補位、接班、過度、安置等四種主要形式和功能。

常務副職與普通副職有什麼區別?

一是補位。

平時替正職(一把手)主持日常工作,分擔一把手的工作負擔,正職不在家的時候要補位正職功能,懂事的常務副職還是要經常請示彙報的,但要過濾掉一些小事,替一把手分解壓力。

比如,市常委組織部長,屬於副市級幹部,進入了市常委班子,他還要分管其他部門的工作,一般分管組織、老年、黨校等其他部門單位的工作。設一個常務副部長,協助他主持組織部的日常工作。再比如,一些大城市的班子人數比較多,一把手管理幅度大,也可以設常務副職來補位。

記住,這些常務副職,一般都是正職職級,下文件任命,印名單都帶括號的,如:王某某,組織部常務副部長(正處級),那是正兒八經的正處級實職。你也見過,李某某,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享受正職待遇)。那可是天壤之別。

二是接班。

一般情況下,國家在黨政序列裡,不允許隨意設置常務副職,明文規定的除外。但在一些國企,也有不少單位自行設置常務副職的。比如,有的國企班子人數眾多,有時候一正二十副,這麼多副職,都有資格晉升正職。怎麼辦?一把手向上級推薦一個最可靠、最有發展前途、最有潛力的副職,準備培養接班人,既是培養鍛鍊,也是明確培養目的,讓其他副職少折騰一點。

比如,張某某,某集團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正局級)。總經理不在家的時候,可以委託他行使正職職能,比如需要簽字審批,許多流程不能等啊。另外,即使總經理在家,也要有意識地全面培養鍛鍊他,比如,讓他擔任某項難題的領導小組組長,讓他牽頭抓總,熟悉面上的情況。

三是過度。

有些單位正職空缺,或者即將退出現職。一時半時找不到合適的接替人選怎麼辦?先副職裡找一個排名靠前或有全面能力的副職,擔任常務副職。主要是壓擔子觀察,幹好了,威望高了,可以接替正職。也可能竹籃打水一場空,外面又空降一個正職過來。

四是安置。

在一些國企單位,有些副職,由於學歷、年齡、水平等原因,不適合擔任正職。但是作為副職,又立下過汗馬功勞,怎麼也要給個甜棗吃吧。有的時候,給這類副職安排一個常務副職,加一個括號(享受正職待遇)。本來年薪60萬,加這個括號就是年薪100萬,其他副職還沒脾氣,這是上級批准的。

關於主持工作和分管日常工作,完全是兩個不同份量的事情。比如,正職分工,一般寫主持部門行政全面工作。比如,沒有正職的副職,一般寫(主持工作),就是臨時行使正職職權,考察合格了,可以提拔為正職。分管日常工作,就是一項分工而已。比如大單位的正職,一般分管辦公室、人事處、審計處,抓住人權和財權就可以了。有的正職懶得管日常雜事,就讓一名副職分管日常工作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