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先生:教育孩子和種花一樣,肥料太多反而害了好苗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很多小孩子,看起來非常聰明,等到讀大學的時候就差了。

我教大學的時候,教得連我也煩起來了,因為發現學生比我還笨。打聽之下,這些學生在兒童時期,都是聰明絕頂,長大卻有問題,實在顛倒了。所以我現在發現,“大器”未必“晚成”,這在教育上一定要正當才對。

南懷瑾先生:教育孩子和種花一樣,肥料太多反而害了好苗

我經常告訴朋友們,你的孩子太聰明瞭,教育上要小心。現在許多家庭的父母,看見自己的孩子聰明,便高興得很,拼命去培養。實際上,教育孩子和種一棵好花一樣,一棵好的花苗,如果肥料用得太多,澆水過勤,反而害了這個好花苗。教育的道理,也和用兵一樣,“置之死地而後生”,要經過艱難困苦,他才能站得起來;好的環境長大,成績單上的分數非常好看,但這在將來的事業上等於零。幼年的聰明和成績單,並不等於能做事,能創業。所以千萬要注意,大器固然晚成,到底成個什麼,就看小時候的教育了。

你要曉得,很壞的人都是很聰明的人。夏桀他武功之高,老虎、豹子到他手裡一撕就開了,又聰明又能幹,文武雙全。這就犯了《列子》所講的以自我為中心,那樣就壞了。由此我們也要懂得教育的問題,孩子又聰明又能幹,功課樣樣好,注意!不一定好。尤其老師和父母一寵,前途就斷送了。你看歷史上的人物,失敗的英雄都很聰明,文的武的樣樣好,因為太聰明,遭遇太好,寵壞了,結果都變成失敗英雄。

所以我們常講歷史上劉邦跟項羽兩個人,項羽又年輕又漂亮,力能拔山扛鼎,像電影裡少林寺那個爐鼎,他輕輕一拿就丟開了,那個本事多大啊!力氣多大啊!二十八歲統一了天下。漢高祖都已經四十了,站在他前面還要聽命令,受封為王。項羽就是脾氣壞,但是很仁慈,不肯隨便殺人。比起來,漢高祖那個酒鬼昏頭昏腦那個樣子,比項羽差得遠了,可是項羽失敗了,因為他太自我、太傲慢。

——《列子臆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