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事网区域政策|福建晋江经济开发区

福建晋江经济开发区

福建晋江经济开发区于2000年正式动工建设,2003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2005年被列入省级开发区示范区,2006年经省政府批准、国家发改委正式审核公告更名为“福建晋江经济开发区”。开发区下辖五里园、安东园、东海垵园三个组团,建成区面积12平方公里。

地区成就

入区投产及在建企业141家,预约未建企业175家,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0亿元。2008年开发区工业产值120亿元,发展综合指数位居全国县辖开发区前列。

企事网区域政策|福建晋江经济开发区

地理区位

中国“品牌之都”晋江是台湾汉族同胞主要祖籍地,介于福建省会福州、厦门特区和泉州古城三大城市之间,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经济腹地,与台湾、金门隔海相望,毗邻港澳,连接东南亚。开发区座落在晋江市的中部,北靠旅游名胜景区的灵源 山脉,晋江两条南北主干道泉安公路、佘马快速通道贯穿整区。晋江机场、福厦铁路、沈海高速公路、万吨级码头深沪港及围头港等交通要素均在3-10公里服务区域内。

企事网区域政策|福建晋江经济开发区

产业集群

经过十年发展,开发区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同步发展,纺织服装、鞋业制造、食品、纸制品、伞具等传统产业已具规模,2007年产值达110.8亿元。随着晋江产业升级、结构调整,电子新材料、精细化工、精密机械、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迅速发展,核心企业有如金保利能源、晶蓝光电、三力机车、灵源药业等。目前,入区项目投资规模均在5000万元以上,规模以上企业90家,产值超亿元22家,5000万元以上39家。其中上市企业4家,预备上市5家,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5家,获全国驰名商标8家,获国家免检产品称号5家,获中华老字号1家,福建省著名商标、省名牌产品10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3家。2008年被列入省市级以上重点企业(包括预备项目)的有17家。世界500强美国宝洁公司、意大利满誉集团以及知名企业金保利、晶蓝光电等一批高科技项目和规模企业落户开发区,推动晋江产业结构调整。

科技创新

开发区以留学人员创业园服务中心、晋江市博士后工作站为依托,积极推动入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挂钩,加强产学研合作,成功引进清华大学等高科技项目16个,拥有国家火炬计划项目等国家级高科技项目3个。区内三力机车等4家企业成立了省级技术研发中心;华清科技、亲亲公司、菲莉集团、兴泰无纺布等企业与清华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依托开发区创业园,引进了氮化铝粉体等5个具有国内外尖端水平的高科技项目,并积极推进中小型科技企业科研成果产业化,7家科技企业入驻留学人员创业园孵化。

企事网区域政策|福建晋江经济开发区

投资环境

晋江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坚持“小政府、大服务”的原则,奉行“创新高效、孵小扶强”的服务理念,致力于打造服务企业的“保姆式”软硬平台。在行政服务方面,开发区实行一站式全程跟踪的高效简洁管理服务体制,为企业提供立项申报、工商税务、金融信贷、信息咨询及物业管理等公共服务;在基础配套方面,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环保型”配套,通过ISO14001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园区道路、供水、排污、排水、电力、电讯、有线电视、燃气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达到“八通一平”配套水平。其中区内开闭所和11万伏、22万伏、50万伏变电站已建成并投入使用,首期日处理污水3万吨的污水处理厂、日供水8万吨的自来水厂以及垃圾转运站、排洪沟等基础设施配套工程相继建设、运营;在社会稳定方面,推行“百厂联防”、“平安园区”建设,区内建设有履盖整区的电子眼100多个、治安岗亭6个、社区巡逻队10支、专业巡逻队1支,消防队1支,实现“全天候、全覆盖、全过程”的交叉、网络化巡逻,确保区域生产、生活安全;同时努力维护劳动关系双方合法权益,规范企业用工行为,营造良好用工环境, 2007年开发区通过省级“和谐园区”验收。

企事网区域政策|福建晋江经济开发区

蓄势未来

经过10年发展,晋江经济开发区初具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新一轮跨越的基础。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秉承“务实、高效、创新”理念,把开发区建设成为以现代工业为主、兴旺商贸为辅、第三产业协调发展、社会事业繁荣进步、群众生活连年提高的晋江最具活力的现代化工业新城区、海峡西岸产业集聚新高地。

福建晋江经济开发区,一方新兴产业迅速崛起的投资热土,一座兴起于海峡西岸的工业新城,热忱欢迎海内外宾朋莅临指导、投资兴业!

未来发展

近日获悉,今年晋江经济开发区将确保80个项目落地,投资额预计将超过50亿元,成为晋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晋江市日前召开经济开发区工作会,明确了加快晋江经济开发区的开发建设是当前晋江经济工作重心,与城市建设两翼并重。

去年底,晋江先后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晋江经济开发区建设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及《晋江经济开发区运行机制实施意见》,进一步理顺了开发区运行机制,管理模式由原来的开发区独家经营调整为由开发区牵头、统筹和所涉及的镇(街道)共同负责,其经营模式也走向市场化,实行公司化运作,各个园区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新机制调动了各方共同推进开发区新一轮建设的积极性。

· 点击下列的“了解更多”登录企事网

向当地服务商了解:有关当地公司注册企业服务等详细情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