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我的爸爸

懷念我的爸爸

爸爸61歲那年,告別了他摯愛的親人匆匆離去。爸爸過世後,我經常愛一種思念中徘徊,今日伏案疾書,多少往事,點點滴滴,歷歷在目......,爸爸的音容笑貌一次又一次地浮現在我腦海中,每每想起心中就有一種痛楚的感覺。撰此文以示悼念,獻給過世近五週年的爸爸。

媽媽說九十年代,在我們的老房子裡,每週都有爸爸三五志同道合的朋友來家裡談書論畫,環境艱辛,但樂意融融,媽媽就忙著負責後勤,每每會有人搖頭晃腦唱詩,爸爸歌唱得好聽,是醇厚的男中音,一首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深情投入,相當精彩。這些朋友中也有日後有大成者,這段歲月是非常值得回味的。也有定時每年過年索要書法作品者,每次爸爸都是來者不拒,樂在其中。

爸爸的刻苦是從我懂事以來就知道的,書房是他呆得最長的地方,他對我說,書法是需要紮實的基本功的,任何投機取巧都不能學到書法藝術的真諦。他先手受到拱德領先生,沙孟海先生,沈尹默先生授業,但凡只要是說到寫字,特別是談到書法藝術和近代,古代名手大家時更是興致勃勃。以後逐漸形成自己的吳門風格,爸爸的字清逸峻拔,奇肆豪放,被稱為滬上用筆高手。

爸爸耿直的秉性在家裡是大家熟知的,遇到不平直言不諱,毫不留情,雖然這樣很容易得罪人,但卻體現出一名藝術家的品德與良知。

懷念我的爸爸

在事業上的成功也沒能改了他淡泊的性格,在家裡大廳裡,懸掛著爸爸自書的四個字:淡泊明志。這應是他一生所追求的境界了,爸爸的精力全部投入書法創作,他安於平淡,不慕名利,專心學問,熟悉爸爸的人都知道,他平日衣著以休閒為主,身著西裝革履還是為了前往日本舉辦書法展和學術交流,這是他一生之中僅有的一次非常帥氣的豪華包裝。在我幼小時,爸爸教我背毛澤東詩詞,我坐在爸爸肩上,出口成詩。長夜難明赤縣天,百年魔怪舞翩躚,人民五億不團圓......無論到哪裡,只要爸爸一聲令下,小喇叭就開始廣播,直到今天,有些詩詞還能朗朗上口。

2001年,可愛的悅悅降生了,當外公了,爸爸開心得了不得,恨不能將悅悅寵上天去,有一天,爸爸帶悅悅去東方商廈玩,孩子天性頑皮,滿地跑怎麼都不聽話,妹妹就很生氣地打了她一下,結果,外公幾乎是漲紅了臉,聲音調到高八度斥責“你怎麼可以打孩子”!寵溺之情溢於言表。

懷念我的爸爸

爸爸,你可知道,悅悅現在長成大孩子了,是個聰明美麗可人兒呢!

“百事孝為先”。奶奶住院數年,爸爸幾乎兩天要跑一次閔行福利院,風雨無阻,每次要到了才露出安心的笑容,每週,我們去看望奶奶,抱她曬太陽,跟她聊聊天,直到2004年9月,一天,爸爸打電話給我:“大君,你快來啊,阿孃沒了”,聲音哽咽沙啞。奶奶從小就寶貝我們,有時坐在她的房間,也只是開心地看我們,因為曾經經歷過艱難的時代,在我的記憶力,奶奶的性格堅忍頑強,以致幾次從死神的手中掙脫,爸爸骨子裡就是這樣的人,他將所有的困苦留給自己,從來都不給女兒任何的負擔,而是不斷給予。

奶奶去世後的三年,我能深深感覺到爸爸全心投入書法創作中了,2005年11月《楷書三字經》由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2006年10赴北京參加第八屆全國文化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2007年1月初,參加《上海普京書法展》,展出作品受到首都各界人士隆重讚美,好評如潮。確不知生命無常,又奈何天妒英才,命運之神總會在我們不為意時襲擊,爸爸還是駕鶴西去。

小時候看到子欲孝而親不在這個句子,並不是很在意的,因為在我的人生中,從未想過會失去我摯愛的親人。

我在爸爸的照片後寫下“無論您身處何方,您永遠活在女兒心中”。回憶真的很殘酷,是一把鋒利的刀,想起爸爸在尚有意識握住我的手對護士說:“我要保護我女兒”時,鑽心的痛一整整襲來。

懷念我的爸爸

本月,接到陸叔叔的來電,告知在展覽中心有書法展,週末,我陪著媽媽就去了,人並不是很多,是靜謐的,在如此紛紛擾擾的世間,花點時間去欣賞藝術本來就是很奢侈的事情,當看到爸爸的作品靜靜的掛在展示窗裡,上書:大鵬六月有閒意,仙鶴千年無倦容“時,彷彿又看到爸爸在他的書房,左手拿著他的茶盞,右手執筆,細細品味著的樣子,猶如楊永平先生撰文:一筆一墨一茶一酒,怡然書道,不復其他。雖聞達於書藝,卻無半日之懈慢,斤斤其善,廢紙三千以求其至佳,我笑了,可是眼角卻溼潤了。

爸爸離開了,沒有留下什麼隻言片語,很長時間,我都會談道六道輪迴,講講生與死的問題:般若菠蘿蜜多心經爸爸寫了不下百次,突然閃過一陣悲涼,所有的人總有這麼一天,永生畢竟只是一個唯心的概念,但我仍堅信他去了極樂世界,在遙遠的天堂一切都很好。

懷念我的爸爸

在陸玉柱叔叔,車鵬飛叔叔,在爸爸眾多好友們的鼎力幫助下,2007年10月《吳建賢書法集》在爸爸辭世後五個月出版了,在此寄託了大家的一份深深的思念。

之後,車鵬飛叔叔的《剛健中正 質直好義----紀念書法大家吳建賢先生》中寫到:“他是一位真正意義上的大書法家,是一位書法藝術的殉道者。毫不誇張地說,他就是為了書法而來到人世的,建賢兄的人格,書格都是不同凡響的,耐人尋味的。"戴小京叔叔寫《與書法同在-----獻給難以忘懷的師友吳建賢先生》中:建賢鍾情書法,他的學術之路,一條由他的心血澆鑄而成地艱辛之路。及其自覺,則與書法同為一體,日夜相伴,書在心中,身在書中,遨遊墨海,魂牽夢繞。他的聰明才智,都透露在其中的字裡行間中,其他世間百事,人間萬象與他而言均不知為何物。與他的嶙峋傲骨形成強烈對比的是他善良的內心世界。在書法界和熟識他的人中,他傲上憐下,同情弱者的俠義心腸是有口皆碑的。他病重期間,每天有數十個學生,晝夜守護,師生情深,可見一斑。”與陸玉柱叔叔的往來信件中“人生若白駒過隙,快得很!我要奮鬥,發憤,學古人。創新是水到渠成的事,不可胡來,亦不必急於求成。一滴汗水一份收穫。虛假不得。與陸玉柱信”在這些文字裡,已經鮮明闡述了爸爸的一生,我卻是無法寫出的這些文字裡,因為只有與他相知相投的朋友們,才可以字字發自肺腑,才可以做到無私的付出。

爸爸走後,我和媽媽,妹妹一起整理爸爸的遺物,在抽屜裡,倒有不少我和妹妹小時候的東西,五歲時臨摹的第一頁字帖,小學裡的第一張優秀學生獎狀,三根槓的大隊委員臂章,小學畢業的成績報告單,可愛的嬰兒照片,許多媽媽怎麼都找不到的老照片,林林總總,全是爸爸的收藏。

也找到很多已經泛黃的了珍貴照片,那是他在全中國各個地方組稿時,出國講學,參展時的照片,不管冰天雪地,酷熱炎暑,他對書法的熱愛是無法阻擋的,因為貧困與磨難,因為異於常人的努力與拼搏,才成就了他。

懷念我的爸爸

爸爸走後的幾年,爸爸的好友,學生時時來看看媽媽,在家中坐坐,感謝你們,在我們生命中最艱難的時候,以不同方式陪伴著我們一起度過。

陪媽媽在外散步時,一陣寒風捲著一些枯葉旋轉了幾下落在了我和媽媽的腳下,媽媽不禁輕輕地說:“我覺得你爸爸從來沒有離開過我們,他一直在守護著我們。”其實媽媽才是那個付出最多,卻得到最少的人。爸爸不在的這些日子裡,我真的不能看到,甚至不能聽到爸爸這兩個字,每個有子女的人都可以稱之為父親,但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稱之為爸爸。因為失去了,我才深深明白“爸爸”這兩個字包含了無限的父女情深,包含了多少女兒對父親無限的依戀,包含了多少父親對女兒深深的牽掛。

我們始終不忍動爸爸的任何東西,書房的擺設一如既往,幾年來只是好好地整理了他的書籍,似乎這樣可以循著他熱愛書法的軌跡,感受他依然在我們左右,爸爸沒能留給兒女們很多的作品,但是他留給我們做人做事的道理,他要我們成為正直善良的人,做個無愧於一生的人。

喜歡這首《逝者的聲音》

不要在我碑前哭泣 我沒有安睡在哪裡

我已化作千縷清風 升騰在廣闊的天際

我是秋日裡的陽光 普照在豐收的大地

我是冬日裡的白雪 鑽石般的晶瑩剔透

清晨我是一隻小鳥 悄悄飛過來喚醒你

夜晚我是閃爍星辰 在天空裡為你祈冀

爸爸離開的五年,記憶依然清晰,在夢中很多的呼喚和擁抱。

幸福和平安,是天底下父母最樸素的心願。慧君寫於爸爸的書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