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17 Pro步入4500價位段,OPPO爲何主動放棄「舒適區」?

R17 Pro步入4500價位段,OPPO為何主動放棄“舒適區”?

10月22日,OPPO官微宣佈R17 Pro將於11月11日全面開售,與此同時,OPPO R17 Pro的售價也在OPPO官網、京東、蘇寧等平臺曝光:6G+128G版本售價3999元,8G+128G版本則為4299元。

R17 Pro步入4500價位段,OPPO為何主動放棄“舒適區”?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OPPO R系列中首款觸及4000+價位段的新機。

主動放棄舒適區?

給力的配置和高成本的科技落地,是推動R17 Pro走入4000+價位段的核心原因。

與以往以時尚設計立身不同,R17 Pro在時尚之外更多了一層科技內涵:一、從配置上,OPPO R17 Pro首發高通驍龍710,並在運存上選擇了6G+128G、8G+128G的大配置;二、R17 Pro上搶先業界量產了與3D結構光齊名的另一項3D視覺技術——TOF技術,使得R17 Pro的後置攝像頭成為業界首個具備3D立體識別能力的後置攝像頭;三、R17 Pro上再現了很多5000+機型才有的科技配置,例如F1.5/F2.4的動態光圈,這種配置僅僅在三星galaxy 9和note 9中見過,與此同時,R17 Pro繼承了5000+價位段的Find X身上的SuperVOOC,半小時即可充進99%的電量。

如今R17 Pro步入4000+、R17售價也在3500左右,這點依舊讓人困惑:因為R17系列雙雙升階背後,意味著OPPO R系列放棄了最具競爭力的2000-3000價位段,而在這一價位段中,R系列一直是當仁不讓的暢銷冠軍。

R系列在3000元左右的霸主地位,早在2016年就落定了。當年R9以高顏值、輕薄設計、快充和拍照,售價分別在2799元、2999元,一舉俘獲2000-3000元檔位用戶的多方需求,發售僅88天就突破了700萬臺銷量,並最終以1700萬臺的年銷量成功打破了iPhone在國內市場連續4年獲得最暢銷機型的記錄,對於國內手機市場來說具有歷史性意義。

而於今年年初發布的R15可以看作是OPPO價位上探的首次嘗試,但即便以2999元起定價,陶瓷黑版上探3499元,R15在市場影響力上依舊不遑多讓。據第一手機界數據,直至今年7月,OPPO R15不止主掌著2000-2999元暢銷機型冠軍位置,更霸佔全價位段銷量冠軍。

R17 Pro步入4500價位段,OPPO為何主動放棄“舒適區”?

R17 Pro步入4500價位段,OPPO為何主動放棄“舒適區”?

實際上,2000-3000元價格段正是國產手機廠商必爭之地,來自ZDC的2018年上半年數據就顯示,從用戶關注比例分佈來看,2001-3000元價格段機型獲得的用戶關注度最為集中,佔比30.5%。

R17 Pro步入4500價位段,OPPO為何主動放棄“舒適區”?

ZDC數據:2018上半年中國手機市場不同價格段產品關注比例對比

與此同時,據第一手機界數據分析,2500-3000價位段也是TOP20暢銷機型的平均價位,2000-3999元價位段更佔到暢銷手機的34%。

那麼,捨棄兵家必爭的2000-3000價位段,走入高端,OPPO的“舍”值得嗎?

大勢“危”、“機”共存

對於國產手機行業來說,2018年,可能是最壞的時候,但也可能是最好的時候。

無可置疑的是,全球手機行業正遭遇一次嚴峻的增長停滯。根據著名市場調研公司IDC發佈的數據顯示,2018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整體減少1.8%。而來自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9月,國內手機市場出貨量3902.2萬部,同比下降11.7%,環比增長19.7%; 2018年1-9月,國內手機市場出貨量3.05億部,同比下降17.0%。

可以說,經過10多年高速發展,全球市場以及中國市場的手機滲透已經接近飽和,而我國在2016年,手機普及率已經超過96部/100人。

與此同時不斷加劇的“馬太效應”,也讓“如何生存”成為懸在國產手機廠商頭上一個不得不考慮的問題。從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數據來看,今年前三季度排名前十的廠商合計出貨量份額達到92%,較上年同期相比提高8個百分點。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科技創新正成為出貨量“止跌回暖”的一劑良藥。從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數據即可看出,隨著6月OPPO Find X等創新產品的發佈,手機市場重新活躍起來,6-9月四個月的市場銷量遠高於2-5月。

大盤的走勢對個股的影響是必然的,更何況OPPO已經從一支潛力股,成長為一支妥妥的“藍籌股”——從市場盤子來看,OPPO 2017年出貨量已達1.118億,已連續兩年保持全球前五的位置;從保有率來看,2018年Q2 OPPO手機保留率佔19.4%,這一保有率超過iPhone的18.9%,位列第二(極光大數據);從穩定性來講,OPPO同比增長率已持續多個季度維持在5%-10%之間。

這意味著短期紅利難以對OPPO造成較大的刺激,唯有長遠發展才能推動OPPO上揚。

而OPPO的策略正在今年快速調整著,面對已經被“瓜分殆盡”的市場,從用戶覆蓋、用戶粘性,轉向用戶價值開發似乎是一個正確選擇。兩個字以概括——“高端”正成為OPPO近幾個月持續發力的方向。

六月,OPPO發佈Find X,領先業界的“雙軌潛望結構”、3D結構光等技術帶來了高品牌溢價,這使得Find X起步價為4999元,與蘭博基尼合作並擁有SuperVOOC技術的定製版更飆升至9999元。

而此次R17系列的高端上探,則以走量“主力機型”的姿態,表明了OPPO全面高端化的決心。從R15的嘗試到R17 Pro穩穩走入4500+,可見這種“定位提檔”將是一個持續戰略,而OPPO一個全新系列K系列的補位也例證了OPPO這一戰略的不可逆——雖然目前K系列仍位於2000元以下價位段,但可以預知的是未來K也將持續上探,全面繼承R系列的2000-3000價位段河山。

實際上,這正是國產手機價格提檔的好時機。根據GFK市場調研機構最新數據表明,從2016年到2017年,智能手機的價格總體上漲了6%,而2017年又持續上漲了10%,這是迄今為止價格漲幅最快的一次。蘋果和三星聯手推高了消費者對手機價格的接受能力,如今,國產手機陣營陸續以創新衝擊消費者感官,正拉昇著消費者對國產手機的價格預期。

舍“近”求“遠”

如今OPPO一個明顯地戰略圖謀是,放棄短期利益,著眼長遠。而實際上,這也在OPPO高層講話中被反覆提及。

早在Find X國內發佈會的群訪中,OPPO助理副總裁、中國大陸市場營銷負責人沈義人就向媒體表示,“我們從來都沒說過希望一年賺多少錢,一年賣多少臺,做成多大規模的企業。反而永遠都是有吸引的東西長期存在。”

他提到,壓力永遠存在,但不是來自經營和銷量方面,“我們背後真正的壓力在於怎樣把我們的品牌和產品打造得越來越好,為用戶打造怦然心動的產品。”

今年年初,OPPO創始人陳明永也曾提到,“任何技術其實都沒有那麼神秘,都是為用戶需求服務的,包括AI 技術。”

可見,OPPO的戰略落點,已經明確於以技術引領的極致產品,以及用戶體驗提升。

從這種角度來看,價格的調整僅僅是OPPO拔升科技力、落點用戶體驗的一個剪影,OPPO終歸要實現的,是業界以及消費者對於OPPO印象的全面改變。

Find X的雙軌潛望結構、3D結構光、COP封裝等技術,說到底,勝在為用戶提供了一個前後渾然一體93.8%屏佔比的極致美感,以及更接近未來的技術體驗。但可能更讓OPPO自豪的是,Find X直接引發了一眾旗艦機型的跟隨,一樣以“升降結構”為賣點的小米小米MIX 3、榮耀Magic2正在路上。

Find X令“OPPO的創新”一炮而紅,而R17 Pro正成為“創新力”的接棒者。TOF技術商用量產當仁不讓,而指紋識別、靈動光圈、SuperVOOC都讓R17 Pro的接力如魚得水。

可以說,R17 Pro是OPPO在科技創新力上的再一次卡位。

實際上,OPPO在消費者中的印象正在逐漸改變。據ZDC數據顯示,1-6月OPPO關注度呈穩步上升走勢,6月在OPPO Find X的助力下,關注度達到上半年最高,為13.26%。以來自中關村在線的品牌資訊平均閱讀市場來看,2018年第三季度中,OPPO品牌與Find X的用戶粘性僅次於蘋果。

R17 Pro步入4500價位段,OPPO為何主動放棄“舒適區”?

R17 Pro步入4500價位段,OPPO為何主動放棄“舒適區”?

一個驚喜的數據是,雖然R17 Pro尚未發佈,R17已經憑藉水滴屏和光感屏幕指紋,強勢新晉上榜第一手機界的《2018年8月全球手機3000-3999元暢銷機型TOP10榜單》。

OPPO種種高端探索透露出的另一個信號是,可能OPPO正在對競爭對手與競爭市場進一步精準鎖定。

事實上,從數據來看,4000元以下各檔區間的暢銷機型均為國產手機,可以說這一價位段上的競爭,只是國產手機力量之間的角逐。而這種“內耗”其實一直是OPPO企圖避開的,自創立以來,OPPO從不參與國產手機的性價比之爭,而是堅持“至美”與“極致”走一條年輕時尚的差異化路線。

此次R17 Pro的4500+上探,將與5000+的Find X一起,鎖定海外品牌如蘋果、三星,角逐引領者戰場。而在海外市場上,OPPO也已將目光投向了三星、蘋果更擅長的歐洲,通過Find X,OPPO已經在法國、意大利、西班牙、荷蘭四國參與競爭。

總結

看來,選擇“正確的發力點”、“正確的市場”、“正確的對手”,似乎正成為OPPO戰略調整的重中之重。

在第一個十年之中,OPPO已收穫了很多,如年輕用戶的絕對俘獲、至美理念的深入人心、銷量的位列全球前五,如今OPPO在以上三個方面的戰略調整與落地,將預示著OPPO在下一個十年競爭中的成敗,讓我們拭目以待。

【壹觀察】—————————————

☞本文作者系《壹觀察》,轉載請務必註明作者。

☞《壹觀察》網站為:guanchacn.com ,同時入駐《百家號》、《今日頭條》、搜狐、新浪、網易、鳳凰、《虎嗅》、《鈦媒體》、《界面》、《一點資訊》、《天天快報》、《大魚號》等平臺。

☞歡迎關注我的《壹觀察》微信公眾號:guancha01,如果覺得本文不錯,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