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報背後的平安好醫生,從「生態圈」建設者到海外布道者

被利好政策所環繞的互聯網醫療,正在迎來“巨頭走上穩定快車道”的發展局面。

8月16日,剛剛上市三月有餘的平安好醫生髮布了中報。根據中報,今年上半年,平安好醫生營業收入11.23億元,同比增長150.3%;註冊用戶達2.28億,增長3520萬;月活躍用戶(MAU)數量達4860萬,同比增長50.9%。

中報背後的平安好醫生,從“生態圈”建設者到海外佈道者

中報背後的平安好醫生,從“生態圈”建設者到海外佈道者

從這些數據來看,平安好醫生各項業務都呈現了較好的增長勢態。但增長是表象,如果去仔細看家庭醫生、醫藥電商這些業務之間的關係,我們其實可以發現,平安好醫生在搭建的本質還是一個“醫療生態圈”。

目前來看,平安好醫生已穩居行業首位。知名互聯網大數據機構Trustdata於7月30日發佈的2018年上半年APP分析報告顯示,2018年6月互聯網醫療APP月活躍用戶數上,平安好醫生位居第一,並領先行業第二名App9倍之多。

可以看出,與一般的行業格局,比如“三足鼎立”、“兩強爭鋒”不同的是,平安好醫生與微醫、好大夫在線等平臺所形成的格局更像是“一超多強”。

這正是平安好醫生醫療生態化的最佳證據。因為,就目前整個行業來看,單一模式是不可能有這麼大的用戶體量的。當然,中報成了捷報,這對平安好醫生來說,是一個喜訊,對行業來說,亦是如此。

互聯網醫療走過的這些年,資本橫行、殘酷洗牌、巨頭逐鹿,都成為了階段性的發展關鍵詞,讓整個行業變得不平凡。更不可否認的一點是,互聯網醫療至今難以抹去的一個隱痛就是模式的可行性,由此也引申了盈利能力的問題。即使是身披巨頭光環的平臺,也都被這一“詛咒”折磨過。

但平安好醫生和它們有著本質上的不同,它是多個業務形成閉環的生態化平臺。如今平安好醫生中報所展示的良性發展現狀,其實一定程度上也說明平安好醫生正在成為擺脫“模式通病”的新突圍者。

中報背後的平安好醫生,從“生態圈”建設者到海外佈道者

平安好醫生正在佔領“醫療生態圈”高地

如今,互聯網醫療的後資本時代已經到來,經過幾輪洗牌的互聯網醫療正在迎來比較穩定的發展局面,在醫療資源長期的定點集合下,行業頭部化格局正在凸顯,一些企業正在擺脫掉上個時代的模式問題,走向生態化的發展軌道。

對已經上市的平安好醫生而言,走過前資本時代洗禮的它,正在為自己壘建一個“醫療生態圈”的高地。

與阿里健康、微醫、好大夫在線等平臺不同的是,平安好醫生的戰略打法是多模式集結,並形成閉環,從而構建一個一站式的醫療服務平臺。可以說,平安好醫生是他們的集合體。但僅僅只是多元化,同時做多個模式,平安好醫生也不一定能搞出生態化的東西。

所以問題的關鍵在於,平安好醫生的多模式聯接效力是否發揮了作用?這些單個模式的穩定性如何?單個模式的發展是否能帶動整個生態圈的發展?

不過,從中報的各項業務成績來看,平安好醫生已經很好地解決了這些比較棘手的問題。因為,各項單一業務以及融合性業務的規模和盈利能力提升,都已經說明眼前的這些業務已經走向成熟。

先來看在線家庭醫生業務,中報顯示其家庭醫生業務的收入達到1.86億元,同比上升91.4%。日均諮詢量達53.1萬,同比增長58%。這至少說明兩點,一個是平安好醫生的家庭醫生業務具備不錯的盈利能力,二個是家庭醫生業務的增長將進一步反哺這種盈利能力。

再來看O2O送藥業務,截至2018年6月30日,平安好醫生“1分鐘接診+1小時送藥”服務已覆蓋62個城市,合作藥店數達4150家,到7月底,更是已經覆蓋了全國80多個城市,包括了益豐、海王星辰、老百姓、國大等全國知名連鎖藥店品牌。從醫藥配送的線上線下協作來看,平安好醫生基於線上流量產生的龐大需求,正在不斷完善線下的實體服務站點生態。

再看B2C的電商業務,上半年,平安好醫生健康商城營業收入達到6.28億元,同比增長302.7%;截止6月30日,健康商城提供約26.5萬個SKU,相比2017年12月底增加約8.6萬個。可以看出,平安好醫生在電商上正在走向多元化的大健康式佈局,正如阿里京東的綜合電商化之路一樣,這也是電商提高天花板的必經之路。

在健康+保險的創新性融合業務生態上,平安好醫生的就醫360用戶數量穩步增加,目前已經服務1億用戶,日均在線問診服務近10萬人次。從用戶數來看,平安好醫生這一上線半年多的產品已經實現了比較不錯的用戶數覆蓋,而這也是其構建流量變現的一個新渠道。

在醫療資源(AI輔助的自有團隊+外部醫生和醫療網絡)的融合性業務上,上半年,平安好醫生自有醫療團隊達1037人,較2017年末增加149人,其組成的互聯網醫院涵蓋了20種科室;簽約合作外部醫生4650名。從這個數量來看,平安好醫生通過“自建+外招+AI”的佈局已經形成了比較規模化的醫療資源集結,而這些也是平安好醫生延伸更多業務的基礎。

中報背後的平安好醫生,從“生態圈”建設者到海外佈道者

業務高速增長背後的邏輯源於生態圈三大法則

一方面可以從互聯網醫療的屬性來看,它往往不只包括一項醫療行為,問診、處方、買藥、送藥、複診等等,絕大多數用戶的需求都是一套完整的醫療服務,比如問診+處方+藥品配送。因而,聚焦於單個醫療行為的業務往往只能滿足用戶的部分需求,而不是全部需求。

另一方面可以從互聯網醫療業務的天花板來看。單個業務的天花板其實一般是可以看得見的, 比如在線問診,它的盈利來源幾乎都由諮詢費組成,如果是在線問診+醫藥配送,其實這個想象空間就比較大了,因為兩者的客單價差別還是比較明顯的。簡單來說,服務範圍的擴充是突破天花板的關鍵。

所以說,這些業務增長背後的邏輯要歸功於平安好醫生所構建的醫療生態圈。從業務佈局和創新來看,平安好醫生構建的醫療生態圈有三個特徵。

中報背後的平安好醫生,從“生態圈”建設者到海外佈道者

第一,有效閉環。阿里健康、微醫、好大夫在線在單一業務上深耕,但他們沒有形成閉環。而平安好醫生不同,從在線諮詢到電子處方再到醫藥配送,從在線諮詢到線下問診再到醫藥配送,這些業務的無縫銜接已經形成了非常有效的閉環效應。

第二,有互相導流的能力。生態的好處是,不論用戶是從哪一個入口進的,他都能看到並享受到整個生態的服務。就平安好醫生來看,用戶如果先用的是在線問診服務,那麼他可以使用電子處方、醫藥配送、線下問診等其他服務,如果他先用的是醫藥配送服務,那麼自然也可以根據需求選擇其他服務。這就是生態的一個最大好處,業務之間可以導流,用戶的細分需求不會被忽視。

第三,造血能力。從“健康+保險”、“AI技術”的業務以及技術創新(據悉其AI智能輔助診療系統上半年有26項專利申請)可以看出,平安好醫生為整個生態注入了兩類造血能力,一個是服務融合,可以滿足用戶更個性化和多元化的醫療需求;一個是技術加成,可以升級整個生態的資源質量和輸出效率,比如AI輔助診療系統的不斷優化,使在線諮詢的效率和準確率大幅提升。

以上來看,平安好醫生構建的這個生態圈,與中報所展示的各項業務增長,有著非常確切的因果關係。如果沒有這個生態圈,業務沒有形成閉環,那平安好醫生或許也就只是一個普通的醫療平臺,而不能一站式服務用戶的醫療需求。從行業競爭來看,平安好醫生這麼做可能也不只是要打出差異化,更重要是打通業務邏輯的“任督二脈”,然後好佔領互聯網醫療的一席高地,朝著巨頭的目標前進。

中報背後的平安好醫生,從“生態圈”建設者到海外佈道者

從建設者到佈道者:平安好醫生海外佈道“醫療生態圈”

不止是整個生態圈正在向好發展,平安好醫生還把這種模式複製到了國外。近日,平安好醫生與東南亞移動互聯網巨頭Grab就成立東南亞合資公司簽訂認購協議。據悉該合資公司主要將通過移動平臺在東南亞從事一站式醫療健康服務,包括在線醫療、消費型醫療、健康商城以及健康管理與互動等服務。

一邊是中國互聯網醫療巨頭,一邊是東南亞最大的移動O2O巨頭,正如阿里和星巴克、騰訊和永輝一樣,自古以來,這種強強合作都被冠以了兩個積極意義。

一個是巨頭之間的“惺惺相惜”,平安好醫生認可Grab的資源和地位,而Grab也認可平安好醫生的模式和前景。另一個則是巨頭合作的互補效應,平安好醫生和Grab可以相互輸送用戶、技術資源,為對方帶來更多的發展利好,正如合作中提到的“將平安好醫生先進的AI醫療科技與Grab在東南亞龐大的用戶基礎和運營經驗相結合”,具體來看這些利好有海外市場的增量空間、醫療生態資源的進一步擴充等。

中報背後的平安好醫生,從“生態圈”建設者到海外佈道者

不過最具討論性的一點可能是,在海外佈道“生態圈”,平安好醫生的這一模式顯然已經具備了可複製性。為什麼說這一點值得討論,因為從整個中國互聯網醫療行業的發展來看,模式是最大的痛點,也是最大的機會。一個可行、有增長潛力的生態圈模式是此前整個行業都不曾看見的。

如此,平安好醫生既為模式的創立者,那麼其在模式進化和輸出上就有很大的主動權,如同和Grab的合作一樣,平安好醫生完全可以將整個生態圈複製過去,然後進行本土化的改造,因為互聯網醫療生態圈是具備共性化的基因的,它的構架並不會受到醫療資源差異的影響。簡單來說,平安好醫生這個生態圈模式是可以進行非標準化改造的。

從“業務閉環”到“生態圈”成熟再到海外佈道,平安好醫生無疑正在從一個自學者變成一個佈道者。

對平安好醫生來說,它需要為未來做好足夠的心理準備,因為自身“一站式”的生態圈模式還在不斷擴容,而整個市場對這種模式的需求反饋會加快到來,所以整個生態圈的需求匹配和處理能力也會不斷提高。未來,平安好醫生靠著“生態圈”的延伸與迭代,也將有望為行業樹立一個可行的模式範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