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發源於印度,為什麼印度人信印度教?它與佛教有何淵源?

才郎夜看書

一個是眾生平等,一個是嚴格等級劃分;一個是對另一個的反思而產生。

要理解佛教,就要理解佛教的起源和發展里程,以及佛教的形成。

雅利安人征服了印度河流域,統治了原有住民。為了穩定統治地位,使用了宗教這一形式來統治社會——印度教便應運而生了。

印度教的出現比佛教要早,印度教更像是奴隸社會的產物,印度教也稱為婆羅門教,最著名的就是種姓制度: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達利特。

梵天、毗溼奴和溼婆是印度教的三個神:梵天創造萬物,是第一位主神;毗溼奴是宇宙的維持者,能創造和降伏惡魔,為保護神;溼婆是第三位諸神,是破壞者,以男性的JJ為象徵,並不斷變化不同的形象,具有特殊性的一個教神。

婆羅門是第一等級,以僧侶貴族為主,他們擁有解釋宗教經典和祭神的特權。

剎帝利為第二等級,以軍事貴族和行政貴族為主,擁有徵收各種稅賦的特權。

吠舍為第三等級,為雅利安人自由平民,從事農、牧、漁、獵等,必須用佈施和納稅來供養剎帝利和婆羅門。

首陀羅為第四個等級,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智能從事農、牧、漁、獵等以及其他低賤的職業。

達特利就是最低等的,被排擠到社會邊緣的邊緣的人,跟奴隸差不多。

嚴格遵循龍為龍,鳳為鳳,老鼠後代只能打洞的規定。啥意思:階級固化——你是啥,你後代永遠是啥!也就說,生生世世子子孫孫沒有翻身的可能。比如婆羅門,就算弄一個蠢的不能再蠢的進去,他也是最高等級;最低等的達利特就算是聰明如神,也永遠是賤民。

印度教的利益十分的繁瑣,教徒崇拜各類型的神,有時候甚至把活人當作祭祀品。大家可以看看阿米爾汗的電影《我滴個神》。

印度教講究劃分等級,把人分成三六九等,而佛教的教義和它恰好相反。

後來產生了沙門思潮,沙門思潮的基本教義是和印度教對立的。沙門思潮對婆羅門(印度教)思想進行 反思。

佛教是沙門思潮的一個典型代表,王子釋迦牟尼對社會的生老病死各種痛苦的思考,最終再菩提樹下開悟。

佛教講究的是萬物平等。很明顯和婆羅門是對立的。

在阿育王時期,20%的印度人信奉了佛教,可是後來佛教產生了密宗,再小眾範圍內傳播,不進行大眾化傳播。而印度教趁機大力發展,所以現在印度佛教幾乎沒有,不僅僅是佛教自身的原因,還有就是社會利益統治者更喜歡印度教。

佛教也繼承了印度教的輪迴因果之說,在佛教裡有很多和印度教相同的地方,但是根本教義卻是相對立的。

直到後來佛教傳入中國,佛教的教義天然和中國的文化理念有共同點——平等。

戰國時期就提出了: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骨子裡是人人自由平等的理念。佛教在中國文化土壤上終於能夠生根,並且汲取到了中國文化的營養。

佛教起源於印度,但是興盛於中國,佛教傳入中國後經過了1000年的融合,大量的社會精英對佛教進行修正,融入了大量的儒家思想、道家文化等等,在中國才形成了儒釋道三者互融互通的局面,中國佛教(禪宗)巨大的影響力,像不殺生、不吃肉等也是在中國形成的,成為了全球佛教的一大基礎力量。


嘟嘟讀讀

佛教發源於印度,為什麼印度人信印度教?它與佛教有何淵源?


先來解釋一下印度,現在大多數中國人對印度的認知是南亞地區的一個國家。其實,這種對印度的認知是不全面的!

印度”一名的由來解釋有很多,廣義上的印度,涵蓋了南亞次大陸大多數地區。在英國殖民者來到南亞這片區域之前,歷史上的南亞地區從未真正的統一過。孔雀王朝和莫臥兒帝國時期在疆域上基本上做到了統一,但並不完全。是18世紀後,西方列強的侵入,主要是英國殖民者控制了南亞地區,今天的印度主要繼承了英屬印度的遺產,從印巴分治後獨立出來,成為今天的印度共和國,通稱印度。

歷史上,中國對印度的稱呼幾經改變。西漢譯為“羌獨”,東漢稱它為“天竺”。唐代玄奘則仔細探討了天竺的名稱,放棄了天竺、身毒、賢豆這些名稱,而根據當地發音,稱做印度。而“天竺”、“身毒”、“印度”等譯名皆源於印度河的梵語名(Sindhu),其波斯語變音為(Hindu)、希臘語變為ινδία(India),龜茲語Indaka。

佛教的發源地,更準確的說法是發源於南亞地區的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

佛教誕生於公元前六世紀,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由迦毗羅衛國淨飯王的兒子喬達摩.悉達多創立,因為他屬於釋迦(Sākya)族,人們又稱他為釋迦牟尼。

在佛教創立的過程中,吸收了許多古印度宗教婆羅門教的內容。而婆羅門教隨著時代的發展成了印度教的前身。印度教與婆羅門教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其教義基本相同,都信奉梵天、毗溼奴、溼婆三大神,主張善惡有報,人生輪迴,輪迴的形態取決於現世的行為,只有達到“梵我同一”方可獲得解脫,修成正果。因此,印度教也稱為“新婆羅門教”,前期婆羅門教則稱為“古婆羅門教”。印度教是在二世紀從婆羅門教信仰產生出來的一個新教,並且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和當時印度上層人物王孫貴族的支持。

所謂“印度教”是存在於印度本土上的宗教、哲學、文化和社會習俗的綜合稱謂,它的信仰、哲學、倫理觀點等複雜多樣,甚至相互矛盾。印度的社會等級、集團和不同的文化階層有著各自相異的信仰和實踐。這種綜合性、多樣性使人們很難對印度教的信仰和特徵作出公認、明確的定義。

印度教與佛教等其他宗教最大的不同是,印度教直接宣揚世襲等級制度,把種姓制度作為核心教義,要求教徒嚴格遵守種姓制度。種姓制度是最典型、最森嚴的等級制度。四個等級在地位、權利、職業、義務等方面有嚴格的規定。

以僧侶貴族為主的第一等級婆羅門擁有解釋宗教經典和祭神的特權。
以軍事貴族和行政貴族為主的第二等級剎帝利擁有徵收各種賦稅的特權。
雅利安人自由平民是第三等級吠舍,從事農、牧、漁、獵等,必須以佈施和納稅的形式來供養前兩個等級。
被征服的土著居民是第四等級首陀羅,只能從事農、牧、漁、獵等以及其他低賤的職業。

種姓制度規定:各等級職業世襲,父子世代相傳;各等級實行內部同一等級通婚,嚴格禁止低等級之男與高等級之女通婚;首陀羅沒有參加宗教生活的權利。印度教就是印度剝削階級世襲地統治印度被剝削階段的工具。婆羅門和剎帝利是印度的剝削階級,吠舍和首陀羅是印度的被剝削階級。


至於印度人今天為什麼更多的信印度教而不是佛教,是有歷史原因的!

早期的印度民眾普遍信奉婆羅門教,後來在孔雀王朝時期(公元前322~前187),婆羅門教因佛教與耆那教等的廣泛傳播曾一度衰落。當時的孔雀王朝有一位著名的君主阿育王,阿育王是古代印度摩揭陀國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國王,阿育王的知名度在古印度帝王之中是無與倫比的,他對歷史的影響同樣也可居古印度帝王之首。阿育王時期,佛教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和傳播!

後來孔雀王朝末期的部將普舍耶密多羅,於公元前180年篡位建立巽伽王朝後,婆羅門教得到復興。據記載,普舍密多羅曾舉行過兩次規模盛大的婆羅門教的祭祀──馬祭。繼巽伽王朝的伽羅維拉王朝亦信奉婆羅門教,在印度“南北朝”分立時,南方的剎塔瓦漢王朝(前281)及案達羅王朝都奉婆羅門教為國教。他們編纂法典,推行種姓制度,舉行大規模的祭祀。4世紀笈多王朝崛起後,婆羅門教文化空前繁榮。在笈多諸王統治時,編纂了很多經書、吸收了大量的民間信仰,融合了佛教、耆那教甚至、的思想內容,崇拜“三神一體”的梵天、溼婆和毗溼奴,並且根據對主神的崇拜創立了各種教派,建立了寺廟等。這樣,婆羅門教就完成了向印度教即新婆羅門教的轉化。

印度教和佛教一段時間內在印度不分上下!可是印度的高種姓階層也就是雅利安人遊牧民族,為了奴役印度土著居民,繼續保持所謂的種族優越性;在印度教裡增加了所謂婆羅門剎帝利等幾大種姓是梵天所舒於的優越子民,大力炫耀印度教,而首坨羅賤民等是梵天腳裡生出的,天生就是為婆羅門,剎帝利服務的!由於推廣力度非常大信仰的人很多。而佛教則宣揚平等,當然是印度高種姓教徒所無法忍受的。所以會被排斥,逐漸被主流社會邊緣化!總之,印度教符合印度高種姓利益,而佛教則破壞這種利益分配,所以佛教就被抵制甚至逐漸的退出。

再有一點,從社會經濟角度去看,佛教由於其自身的特點,在印度的發展傳播中受到了比較大的阻礙。由於佛教的廣泛傳播,供養系統出現了一個大問題。大量出家人成為一個社會階層很嚴重的社會問題。就是以當時的社會生產力條件看,無力承擔供養這麼多非生產人口。佛教成為印度社會的一個負擔,他就必然無法在印度維持下去,必然會被其他形式的宗教所取代。總的來說,由於佛教自身的原因,佛教在印度宗教發展史上就成為一個承前啟後的宗教階段。從整體上看,印度宗教興衰是經過婆羅門教--->佛教--->印度教這樣三個大的階段。佛教在這個發展過程中先是繼承和汲取了婆羅門教的合理部分,並在這個基礎上創立了自己的教義,由此奠定了佛教的地位。然後佛教的發展和自身的不足同時也為印度教的興起提供了基礎,佛教這些不完善和不足,導致了佛教在印度的消亡。所以,佛教雖然盛行於印度,但最終在印度沒有流行下來。從印度佛教史可以看出,伊斯蘭入侵是印度佛教滅亡的直接原因。

根據印度史的記載,入侵者對於原印度佛教徒,尤其是出家比丘,給予了“要麼改信要麼死”的對待,印度佛教才會被如此“一刀切”地滅亡。佛教的傳播,其實主要仰賴於僧團。而原有僧人既被殺滅,新人不敢出家做和尚,佛教遂漸漸在印度根絕。

四個印度佛教滅亡的原因:

一、支持佛教的政權崩潰倒臺,二、伊斯蘭教勢力大舉入侵,三、受得印度本地宗教——印度教的排遣,四、佛教的思想太出世化或太學術高層化、不能與社會底層人群結軌。

第一因素:印度佛教自從佛世就得到了頻婆娑羅等賢王的大力支持,後來的孔雀王朝的賢王——阿育王、貴霜王朝中的迦膩色迦王、笈多王朝的帝日王、還有戒日王及後來的波羅王朝的大力支持,讓佛教在印度得以發展於社會而無阻,曾經都達到頂盛時期。但是世事無常,一再支持佛教事業發展的波羅王朝經過幾百年的執政後,因國力軍力漸漸衰退,最後被入侵印度的伊斯蘭教軍隊勢力打敗而崩潰,隨著佛教就面臨著被反佛教的政權嚴重打擊、破壞,最終讓佛教在印度失去了生存的空間。

第二因素:伊斯蘭教軍隊大舉入侵印度,據歷料記載,公元12世紀末,伊斯蘭教大舉攻入印度的比哈爾(即佛教的中心地帶摩竭陀)和孟加拉一帶,以聖戰為由的伊薩教徒無惡不作,大舉肆意的破壞、洗劫、燒燬了當時印度佛教的四大寺等所有佛教寺院,此時的僧侶要麼被殺,要麼逃跑,要麼還俗。據明代西藏史學家多羅那他說:超巖寺最後的座主釋迦師利最後跑到了東孟加拉,經過三年後前往西藏;這標誌著在印度佛教在本土沒生存基地,並且導致佛教在印度消亡的最主要原因。

第三因素:由印度教學者商竭羅,重整《吠陀經》,大力宣說梵我合一之思想,反對佛教的無神論,並在當時印度建立起四個基地,和仿照佛教僧團成立了“十個教團”的印度教組織,勢力日長,漸漸普及印度全境,他們的思想被社會普遍人群所接受,從而形成了印度在民間流傳的主流文化,最終也成為佛教最有力的反對者和破壞者,他們主要是破壞佛教的再生資源,或佛教的社會資源。

第四因素:由於佛教身為出世間的宗教,擁有與社會一線割開的教團組織所致,佛教雖擁有如那蘭陀,超巖寺那樣巨大的僧院,封閉式的高級僧院學府只適合於僧人及當時社會名流學習之用,此法必然脫離於基層社會而得不到社會的愛戴與支持,形成佛教孤立無緣的局面,因此教團勢力縮小,對社會的影響力也日益減少,漸漸的被社會所淘汰。


印度教為什麼在很長的一個歷史階段中,在印度的影響超過任何宗教呢?除了吸收各教經驗、革新教義和有理論作指導外,還有如下幾個原因:

第一、種姓制度廣泛、有力地支持著它。印度教教義規定:教徒必須是一定種姓的成員並遵守有關種姓制度的規則和習慣,印度教維護種姓制度。因此,它自然得到堅持種姓制度的成員們的支持。

第二、印度教教義有很大的伸縮性,因此適應性很強。一些地區的地方神本來只有地方的獨特性,不屬於印度教,但一下子即可解釋為印度教一個主神的化身或僕從,就把它也歸入了印度教。

第三、支持各國統治集團,因而也得到各國統治集團的保護和支持。印度教教義宣揚,人的行為道德與否,要看與統治階級法律要求是否相合,宣稱每一個人都要按照法律對於不同人的要求行事,完成自己的社會職責。這對維護各國統治集團是有極大幫助的,所以它也就得到了統治集團的支持。

第四、印度教把自己植根於印度封建社會之中,容易被人們接受。印度教除社會既成關係外,對其信徒幾乎並無其它宗教束縛。


由於國內對印度教介紹和傳播的內容不多,更多的信息需要更多的人去關注和分享!

不管怎樣,都要對別人信仰的宗教報以尊敬和包容,宗教信仰是每個人的自由!



鏡頭下的世界觀

這個問題實際上包含三個內容,第一是佛教在印度的衰落,第二是印度目前的宗教信仰狀況,第三是印度教和佛教的關係。

佛教在印度的衰落,要從內外兩個方面來看。內部的原因主要有兩個。第一是僧團的分裂。佛陀去世100年之後,僧團分裂為上座和大眾兩部。之後兩部進一步分裂,形成了數十個大大小小的部派。公元前後,大乘佛教興起,將之前的佛教貶稱為小乘佛教。分裂導致佛教的勢力分散,為之後的衰落埋下了種子。第二是在發展過程當中,佛教為了迎合統治者和民眾需求,日益婆羅門化。但並沒有扭轉衰落的趨勢,反而導致信徒最後被婆羅門教吸收。

外部的原因有三個。第一,沒有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佛教在印度的發展,非常依賴政府的支持。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和貴霜王朝的迦膩色伽王,對佛教早期的發展有重要貢獻。但是之後,再沒有出現這樣能夠以強大國力為基礎推動佛教發展的國王。第二,婆羅門教的復興。婆羅門教是印度最傳統的宗教,歷史比佛教更為悠久。在民間的基礎最為深厚。公元八世紀左右,著名婆羅門教學者商羯羅系統化地批判了佛教思想。此舉振興了婆羅門教,也沉重打擊了佛教在印度的發展。婆羅門教由此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後來被稱為印度教。第三,伊斯蘭教化的北方遊牧民族入侵。這是對佛教發展的最後一擊。此時印度佛教發展已經式微,在政府的宗教圍剿政策下很快滅亡。

印度目前的宗教信仰狀況是比較駁雜的。印度教是主體宗教,信眾約佔印度總人口的七成左右。伊斯蘭教是第二大宗教,信眾約佔總人口的兩成左右。其他各大宗教合起來約佔一成。其中佛教徒的數量不到1%,且大部分兼信印度教。這些佛教徒都是近代以來,周邊國家佛教回傳至印度收攏的信徒。

佛教和印度教淵源很深。首先,兩者文化同源。都是古代印度文化的產物。兩者的經典當中有很多同樣的概念和事物。其次,佛教最開始是作為婆羅門教的反對者而形成的。比如佛教的眾生平等觀念,實際上是對婆羅門教種姓制度的批判。最後,兩者在發展過程中,既相互鬥爭,也相互借鑑。佛教發展的中後期,大乘佛教,尤其是密教,吸收了大量的婆羅門教的儀式儀軌。而婆羅門教的復興人商羯羅,也吸收了大乘佛教代表人物龍樹的思想。


zyb38537240

首先糾正一點,佛教起源於尼泊爾,從印度開始盛行。

對這個問題我的看法是: 第一,佛教的特有的修行方式應該是佛教在印度消亡的一個重要原因 釋迦牟尼佛規定出家人不得從事生產活動,只能靠乞討維持生命.這當然是出於如何更好地進行佛家修行的的考慮.有他的合理性.但是從社會經濟角度去看,隨著佛教的廣泛傳播,出家人成為一個龐大的社會階層時就會出現嚴重的社會問題.就是以當時的社會生產力條件看,無力承擔供養這麼多非生產人口.佛教成為印度社會的一個負擔,他就必然無法在印度維持下去,必然會被其他形式的宗教所取代. 實際上佛教在中國的傳播同樣也遇到了這個問題.佛教在唐朝的傳播相當廣泛,但也遇到幾次朝廷主動發起的大規模的"滅佛".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和佛教隨著佛教信徒增加而社會負擔也在增加,同時社會矛盾也在激化有直接關係.朝廷為了化解社會矛盾,只能限制佛教的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的佛教在以後的發展中,主動廢除了釋迦牟尼佛的這個規定.現在任何一個佛教寺院都把僧侶從事勞動作為必須的功課,而且設立在偏僻地區的寺院,僧侶則必須從事農業勞動.這在印度佛教是不可能的. 中國佛教以自食其力為生存之道,是中國佛教傳承下來並融合於中國社會的一個重要原因.而印度佛教則沒有改變,最終為印度社會所排斥. 實際上還可以舉有一個現實的例子.我國西藏地區為佛教密宗的傳播地區.密宗的僧侶是不從事生產的.而根據歷史統計,西藏地區在唐朝時人口為一千多萬,而到上個世紀初,人口只有一百多萬.而且與這一百多萬人口相對的是一個龐大的僧侶階層和一個停滯在農奴社會的社會形態. 第二,早期佛教的教義是不完善的,印度對待這個不完善的方法是將佛教淘汰,而中國則將佛教教義完善. 這個實際不用更多解釋了.一般宗教學者都公認這樣一個觀點,那就是中國佛教的禪宗的思想,完成了佛教的最高發展階段.換句話說,也就是中國禪宗的思想代表著佛教的最高階段. 但在印度,實際上是沒有人從事對佛教理論的發展工作.無論是大乘佛教或者是小乘佛教,都停留在對佛經的解釋上.這種在理論上停滯的狀態必然無法抵禦新的宗教的產生. 佛教教義中這些不完善的問題至今也沒有完全解決.比如佛教的六道輪迴理論無法回答為什麼現在人口越來越多的現象.人們無法理解今天這麼多增加的人口是從哪道輪迴來的.再比如出家人與贍養父母義務之間的矛盾問題.出家人以化緣乞討為生,如何贍養父母呢? 總的來說,由於佛教自身的原因,佛教在印度宗教發展史上就成為一個承前啟後的宗教階段. 從整體上看,印度宗教是經過婆羅門教--->佛教--->印度教這樣三個大的階段.佛教在這個發展過程中先是繼承和汲取了婆羅門教的合理部分,並在這個基礎上創立了自己的教義,由此奠定了佛教的地位.然後佛教的發展和自身的不足同時也為印度教的興起提供了基礎. 佛教這些不完善和不足,導致了佛教在印度的消亡.所以,佛教雖然盛行於印度,但最終在印度沒有流行下來.而這些不完善和不足在中國則是在同中華文明的相互融合中得到了彌補,並獲得了進一步發展的動力.


孤狼嘯月31600808

或許很多人並不知道,佛教固然發源於印度,但時至今日,佛教在印度本土的影響已然可以忽略不計。首先,咱們回顧到吳承恩那個時代,西天的佛世界,也就是印度本土的佛教,已然衰微。

為什麼會這樣呢?原來在玄奘取經歸來之後,一種嶄新的宗教從西北方向傳入,佛教,成為他們的大敵!

這全新的宗教,便是伊斯蘭教。

在唐朝中後期,一個叫做大食的國度,攻入佛教世界,大唐曾經戰無不勝的遠征軍翻越蔥嶺,深入七百餘里,在一個叫做怛羅斯遭遇慘敗!自然唐朝還能捲土重來可是安史之亂的發生令大唐天子再無西顧的可能此時,抵禦大食人東進的,是青藏高原的吐蕃。

據說吐蕃曾三戰三勝,最終卻分崩離析。而西域的舞臺之上,繼續變換著角色西遼、花剌子模,蒙古的西征演員上來又下去,佛教卻在此消失。

印度河這邊,入侵來得稍微晚一些,來自阿富汗的蘇丹王,屠殺僧人 掠奪財物 將寺院夷為平地直到旁遮普完全綠化佛教徹底絕跡。

當南宋與金對峙,恆河世界也遭遇入侵,玄奘曾經留學的那爛陀寺以及其他所有的寺廟都被摧毀,連寺廟石塊都被拋入河中僧侶,要麼被屠殺、要麼逃亡尼泊爾、緬甸、柬埔寨和中國,是他們的歸宿。

到14世紀,佛教的痕跡,已然在南亞大陸被基本抹除。印度佛像,全部被斷頭、斷手、斷腳、斷鼻、斷耳……征服者屠戮一切逃亡的和尚,縱然想返回故土,也無力重振而此時,西遊記正在中國寫成,吳承恩說,有隻神通廣大的猴子,護送虔誠的和尚去西天取經。對此,印度人的回答只能是:別逗了,西天早就沒佛啦!

當然,印度人還是保留了自己的宗教,那便是原來的婆羅門教,演變之後以印度教的面目重新出現,與伊斯蘭教一起,成為南亞的兩大主流宗教。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嚴格意義上佛教起源於尼泊爾。古印度文明和華夏文明一樣曾向外輻射,最鼎盛時期的古印度文明一度覆蓋了南亞次大陸絕大部分地區,這其中也包括佛祖釋迦牟尼的誕生地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換句話說:佛祖誕生地屬於古印度文明覆蓋的地區,但不屬於今天的印度共和國,這就好比韓國、日本、越南屬於東亞漢字文化圈,但不屬於中國。

雖然佛教發源於今天的尼泊爾境內,但畢竟這裡在當時屬於古印度文明覆蓋地區,所以佛教很快在全印度獲得了廣泛的傳播。我國著名的西行求法僧人玄奘求取真經的那爛陀寺就在今天的印度境內,這意味著印度的確曾一度是佛法昌盛的國家。那麼如今的印度有多少人信仰佛教呢?根據1991年的人口普查數據:82%左右的人口信奉印度教,12%左右信奉伊斯蘭教。此外還有基督教徒,占人口的2.32%;錫克教徒佔1 .99%;佛教徒佔0.77%;耆那教徒佔0.41%,其他宗教如拜火教、猶太教的信仰者約佔0.43% 。為什麼曾一度佛法昌盛的印度如今信佛的人連1%都不到?

事實上在佛教興起前印度次大陸就已經衍化誕生了一種強勢宗教——婆羅門教。說起婆羅門教的來歷其實和史前印度的人口變化有關:事實上目前印度境內的主體民族並不是印度次大陸的土著居民,而是來自中亞的雅利安人。古印度文明的最早發源地是印度河流域的達羅毗荼文明,但雅利安人翻越興都庫什山從西北征服了印度,被征服的達羅毗荼成為雅利安人的奴隸,與此同時雅利安人內部的階級分化也日益嚴重——大量貧困者被迫賣身為奴,於是逐漸形成了奴隸主和奴隸兩大階級。雅利安貴族為維持對奴隸的統治發明了吠陀教,這一宗教以等級森嚴著稱——把人分為4大種姓:最高級的婆羅門由教士和學者構成,次一等的剎帝利有貴族和戰士組成,吠舍主要由農民、工匠、商販構成,最低賤的奴隸則被稱為首陀羅,這就是印度種姓制的由來。之後吠陀教逐漸演變為婆羅門教,但森嚴的等級制一直未能改變。

公元4世紀佛祖釋迦牟尼誕生,因有感於人世艱難而苦心求法,最終在菩提樹下頓悟,於是開宗立派創立佛教。但嚴格意義上此時的佛教可能像我國的儒家學派、道家學派一樣稱之為佛家更合適,因為此時的佛家弟子實際上是無神論信仰者——此時的釋迦牟尼只是被作為佛家創始人而尊崇,並沒被神化。他們所要推翻的是婆羅門教的階級觀念,提倡眾生平等,這時的佛教思想還很難稱之為宗教,事實上佛家和道家一樣經歷了一段從學派思想向宗教過渡的過程。甚至有人至今堅稱佛教不是宗教,而是一種追求眾生平等的世界觀,至於佛教是不是宗教專業的佛學家會為我們解答,在此我不做過多的闡述。

佛教在孔雀王朝和貴霜王朝時期得到發揚光大,一度力壓婆羅門教而成為印度國教,至今印度國旗中間那個法輪其實就是指的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弘揚佛法的功績。孔雀王朝和貴霜王朝大力弘揚佛法其實有很現實的政治目的:孔雀王朝的祖先是給前朝國王飼養孔雀的奴隸出身(大致可以理解為印度的朱元璋),從奴隸到一國之君的經歷固然傳奇,但在婆羅門教的思想體系中孔雀王朝皇室屬於首陀羅種姓,屬於受歧視對象,為了穩固自己的江山孔雀王朝需要一種足以和婆羅門教分庭抗禮的思想工具,提倡眾生平等的佛教自然符合孔雀王朝的需要;貴霜王朝的祖先原本是居住在甘肅祁連山一帶的大月氏部族,因為被匈奴擊敗而西遷中亞,和亞歷山大大帝東征留在當地的希臘人、馬其頓人通婚逐漸形成一個混血民族,這個民族後來征服了印度北部絕大部分地區,作為外來民族的貴霜王朝同樣希望淡化國內民族、階級之間的矛盾,於是也選擇大力弘揚佛法

然而孔雀王朝和貴霜王朝的做法其實是損害了雅利安貴族(也就是婆羅門教體系中的婆羅門和剎帝利兩大種姓)的利益的,當王朝處於鼎盛階段這些貴族不敢造次,可一旦王朝進入動亂時期貴族們就再也壓抑不住恢復自己昔日特權階級地位的衝動。公元8、9世紀婆羅門教吸收了佛教和耆那教的一些教義,結合印度民間的信仰,經商羯羅改革,逐漸發展成為印度教。印度教的橫空出世令貴族們看到了制衡佛教眾生平等觀念的思想利器,於是很快開始大力提倡。

與此同時由於佛教身為出世間的宗教,擁有與社會一線割開的教團組織——佛教雖擁有如那蘭陀,超巖寺那樣巨大的僧院,但封閉式的高級僧院學府只適合於僧人及當時社會名流學習之用,此法必然脫離於基層社會而得不到社會的愛戴與支持,形成佛教孤立無緣的局面,因此教團勢力縮小,對社會的影響力也日益減少,漸漸的被社會所淘汰。

事實上印度教與婆羅門教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其教義基本相同——都信奉梵天、毗溼奴、溼婆三大神,主張善惡有報,人生輪迴,輪迴的形態取決於現世的行為,只有達到“梵我同一”方可獲得解脫,修成正果。因此印度教也稱為“新婆羅門教”,前期婆羅門教則稱為“古婆羅門教”。印度教是在二世紀從婆羅門教信仰產生出來的一個新教並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和當時印度上層人物王孫貴族的支持。

正當印度教日益壯大,佛教日漸式微之際一股新的勢力來到了印度次大陸:皈依了伊斯蘭教的中亞突厥人像當年的雅利安人和大月氏人一樣湧入印度次大陸。公元12世紀末伊斯蘭教大舉攻入印度的比哈爾(即佛教的中心地帶摩竭陀)和孟加拉一帶,以聖戰為由的伊斯蘭教徒出於宗教原因大舉肆意的破壞、洗劫、燒燬了當時印度佛教的四大寺等所有佛教寺院,此時的僧侶要麼被殺,要麼逃跑,要麼還俗。據明代西藏史學家多羅那他說:超巖寺最後的座主釋迦師利最後跑到了東孟加拉,經過三年後前往西藏;這標誌著在印度佛教在本土沒生存基地,並且導致佛教在印度消亡的最主要原因。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佛教衰落的原因主要是印度教的興起。印度教形成於8世紀,它綜合了婆羅門教和佛教等各種宗教,是一個綜合性新教,一出現就得到了印度上層人物和王孫貴族們的支持。它繼承了婆羅門教的教義,也有造業、因果和輪迴的觀點。印度教發明了一套新的神靈系統,也就是三大主神“溼婆、梵天、毗溼奴”,並把他們和印度本土形形色色的神靈和英雄聯繫在一起。

印度佛教允許教徒在信仰佛教的基礎上同時也可以信仰本地的神靈,只要不把本地的神靈放在中心位置就行。而印度教相反,他們認為這些本地神靈和英雄歸根結底是印度教三大主神的兒子或者是化身或者是變形,總之是另一種存在,這種說法極大地擴大了印度教在底層人民中的影響力。印度教區別於佛教的還有一點,就是相對於佛教的眾生平等,印度教更契合種姓制度和世襲的職業分工。印度教的精英婆羅門階層比起相對出世的佛教,不僅不需要民眾的佈施即可自給自足,這是佛教在教義上失去對民眾的吸引力後,印度教能夠迅速取而代之的主要原因。


國家人文歷史

印度教的核心理論是神創論、種姓制度以及輪迴,這種觀念的歷史是非常悠久的,在佛教誕生前的古印度的婆羅門教義就已經有了。若按此而論,印度教的歷史是大大早於佛教的。

佛教誕生於古印度,在核心理論上是反對神創論與種姓制度的,強調眾生皆有佛性、眾生平等,在輪迴觀念上則與印度教相似但也有不少不同的地方。

佛教當初能夠在古印度一度盛行,是少不了像阿育王這樣的開明君主以政權之力反對婆羅門特權,大力推行有關。然而根深蒂固的種姓制度文化,使得佛教一誕生就天然與上等種姓婆羅門的利益有較大沖突。印度的種姓歧視文化土壤始終過於強大,可以說就是佛教逐漸在印度走向消亡的原因。

也就是說,佛教只能在反對種姓制度的土壤裡才能真正成長起來。我們看如今的東南亞佛教興盛的地方以及中國、日本與韓國,我們會發現一個奇特的現象:除了斯里蘭卡(可以認為是最後一塊古印度地區主流還堅持佛教的國家),其他佛教盛行的國家,全部都是深受中國影響的國家。其實即便是斯里蘭卡,也是歷史上與中國交往最頻繁的古印度地區。

為什麼會是這樣?原因很簡單,因為中國文化自古及今倡導的都是更偉大的民本主義思想。無論是在先秦世家分封制度,還是漢時舉孝廉,魏晉時九品中正制,以及後來的科舉制,中國的人才選拔從來就不是主要依賴於血緣,寒門是始終有機會的。乃至不幸為奴為婢,在中國古代,都不意味著徹底沒有機會。所謂“王侯將相樂寧有種乎?”這才是中國人根子裡的思想。這種思想才是佛教所適合生存的土壤。

反觀印度,種姓之間是不可流動的,如果一旦生為賤民更是子子孫孫永不得翻身。在古印度地區,其實賤民的唯一像樣的出路幾乎可以說只有一條:皈依佛教團體。這導致了古印度地區,在西邊的伊斯蘭教力量入侵之後,逐漸分成了三大聚居板塊:伊斯蘭教、印度教與佛教。相對來講,伊斯蘭教與印度教還稍可混居,但也是矛盾重重,否則最後也不會產生印巴分家的結果。而佛教團體更難以與伊斯蘭教團體及印度教團體混居。最後的結果是古印度地區佛教還保留的地區都是靠近東南亞的。

而目前印度存在的佛教,事實上主要是一百多年前從斯里蘭卡重新傳入的。能重新傳入的原因很簡單,印度被殘酷壓迫的賤民產生了追求解放運動。他們的解放運動的最重要的一條舉措是:集體皈依為佛教徒。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就不難理解佛教內部為何將印度教的各類教派統統稱為外道(所謂心外求法,不求根本),並將外道與邪魔並稱以貶低之,所謂外道邪魔,指的就是其根本教義上的錯謬與荒唐。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應當才會明白佛教文化本質上已經與印度沒有多大關係了;其根本反而是在中國及中國文化強勢影響所及的地區。也才能理解為什麼儒釋道三家會天然融合在一起。這是根子上的民本主義或人道主義使然。沒有這一點,談所謂文明其實只是奢侈而已。


建章看世界
  1. 瑜伽在古印度源遠流長,據傳有7000多年了,一個叫希瓦的人發明了瑜伽術。

    公元前30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的土著居民中己有瑜伽流行。古印度婆羅門教的經典《奧義書》中,就有過一些瑜伽的理倫和方法。就在婆羅門教的一些派別和婆羅門宗教觀念衰落的時期出現了佛教,耆那教等興新宗教。都以修煉瑜伽為達到解脫為途徑。佛教從創立到在印度衰絕,始終與印度婆羅門教瑜伽派等,和瑜伽學相互影響發展。


    據佛教有關釋迦牟尼生平的記敘,釋迦牟尼出家之前,就受過婆羅門教的文化教育。釋迦牟尼是在古印度傳統的,或古數論派瑜伽行的基礎上禪思,而創立了佛教。

    佛教在印度的發展,大到經歷了小乘盛行期,大乘盛行期,密乘盛行期,第一階級小乘佛教盛行期(從公元前五世紀至公元一世紀)佛教基本上墨守釋迦遺訓,受其他教派影響不大。第二階段大乘佛教盛行期(公元一世紀至七世紀),佛教教義有了革命性發展。主要是受到當時正在復興的婆羅門教哲學的刺激,為適應時潮,思潮,佛教教義在這一時段有了深化長足的發展,繼承發揚了小乘佛教外,還發展建立了更為精緻成熟化的佛教哲學體系。這對印度婆羅門教及其餘諸家都有深刻影響,刺激推動了婆羅門教的改革,復興。第三階段密乘盛行期(公元七世紀至十三世紀)。印度婆羅門教復興,婆羅門教諸派漸融合。對已呈衰落之勢的佛教形成強大壓力。

  2. (八世紀印度佛教情勢大不如前,一方面受伊斯蘭文化入侵阻擾。另一方面婆羅門教進入印度教時期,日益強大,對佛教產生了巨大沖擊,佛教在衰落和被邊緣化的同時只能迅速密乘化。十一世紀後為佛教密乘晚期,是印度佛教密乘的最後階段,佛教體現了要聯手印度教對抗伊斯蘭教的願望,但無果。十二世紀伊斯蘭軍隊不斷入侵偏安一域的印度東部佛教,所到之處屠僧毀寺,印度佛教滅亡。然而有證據表明印度佛教在印度東部還殘喘了一個多世紀,此後便是印度佛教的空白時期。至到1891斯里蘭卡的達摩波羅在科倫坡創立了大菩提會,並於1920在加爾各答建立寺院作為協會總部,成為印度佛教復傳的象徵。印度現有佛教徒約佔印總人口的百分之零點八)。

    印度教因適應印度傳統的民間信仰及統治階層為了維持種姓制度的需要,大力扶持盛行於世。對當時以呈衰落之勢的佛教形成了強大壓力,促使佛教進一步吸收,融合,改造印度教的密宗,瑜伽,形成佛教密乘。後佛教密乘又被印度教大量吸收,使兩教在瑜伽理論上不斷接近,面目相似。但佛教瑜伽和印度教瑜伽但還是各為一家,其主要區別在於,佛教瑜伽始終未離緣起無我論的根本立場,而印度教瑜伽則始終未離其有神論和神我論(有我論)的立場。


Xc173629171

首先,這個問題就有問題。佛教發源於尼泊爾而非印度。佛陀的家鄉伽毗羅衛國遺址在尼泊爾首都西南郊區被發現。這個國說是個國其實很小,只能算個村。存在時間也很短,佛陀還在世的時候就被滅國滅族了。而且在尼泊爾還發現了佛陀的墓,出土了佛陀的屍骨塔。

其次,印度人也不是都信仰印度教,只有印度南部信仰印度教比較多,還有大量的伊斯蘭教信徒,其它宗教五花八門,有信猴的,信樹的,還有信石頭的……印度號稱宗教博物館各種類型宗教都有。

然後,佛教與印度教的淵源,佛教大量借鑑了印度教的概念,傳說,思想。這樣方便其在印度地區傳播。

佛教為了方便在中國傳播也是這樣做的。首先借鑑大量道教的傳說,把關武大帝說成是佛教護法。解籤、命理、奇門遁甲、太乙神術、四柱八字……這些廟裡的東西哪一個不是道教的?

佛教在西藏雜交了苯教,在日本雜交了神道教,在東南亞佛寺裡面還搞“古曼童”這種邪門的玩意。這些都是為了佛教的傳播。

而原始宗教早已失落在大雪山,現在已經沒有人信仰了。僅有少數學者有所研究。現在比較接近原始佛教教義的是南傳小乘佛教上座部,除了《雜阿含經》其它浩如煙海的經卷都跟佛陀沒有關係,都是偽經。

印度古代佛教興盛於阿育王時期,那爛陀寺是其巔峰,可惜這座寺院被入侵的伊斯蘭教徒摧毀的渣都不剩。從此以後佛教和那爛陀寺都被印度人遺忘。現在印度的佛教還是百年前從斯里蘭卡重新傳入的。幸運的是唐三藏去過那爛陀寺並且記錄了下來,現代人通過其記錄位置準確的挖出了那爛陀寺的遺址,印度人才知道他們曾有有這麼個佛教聖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