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頭鎮 「一村一品牌」助力鄉村振興發展

橋頭鎮 “一村一品牌”助力鄉村振興發展

亞婆石村大棚蔬菜基地的農產品品質得到外界的好評。

“飯香菜美,手藝巧,這都是老陳自己搞啊……”10月17日,悠悠的山歌從英德市橋頭鎮坪山小學的廚房傳出,坪山村上樓村小組組長陳結坤正在攪拌熬製黑米粥,聞到鍋中的香氣,他不禁唱起山歌來。當天,碧桂園·橋頭鎮首屆黑米產業扶貧項目豐收品嚐節在此地舉行,吸引周邊不少村民來嚐鮮。

黑米種植項目是橋頭鎮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該鎮結合當地實際,實施“一村一品牌”發展戰略,通過引進技術、資金和加強農戶之間合作等多種手段,增強品牌效應和擴大規模經營,切實提高效益,從而帶動當地農民增產增收,助力鄉村振興發展。

●文/圖:南方日報記者 陳詠懷通訊員 張秀春

“政企結合”打造黑米扶貧項目

據介紹,坪山村作為省定貧困村,是橋頭鎮精準扶貧項目的試點村,也是橋頭黨委政府和碧桂園公司創新以“公司+專業合作社+村小組+農戶”進行推廣的新型扶貧模式試點。2018年6月,碧桂園在坪山村啟動了黑米產業扶貧項目。

橋頭鎮副鎮長林偉人表示,黑米種植項目面積達300多畝,通過“租金+就業+分紅”相結合的模式,一方面,讓有勞動能力的農戶可以直接參與獲得收入;另一方面,讓沒有勞動能力的農戶通過項目分成的形式獲得分紅,切實保障了農戶和貧困戶的利益。該項目直接惠及坪山村17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共47人,間接幫扶了橋頭社區94戶貧困戶共244人。

貧困戶張群玉在黑米種植基地務工已有4個多月,這些日子所獲得的工錢大大緩解了她家中的生活壓力。目前,張群玉是家裡唯一的勞動力,兩個小孩正在讀書,丈夫在前段時間上山務工不慎受傷斷了腿,不到40歲的她成了家中的頂樑柱。“不談全家日常生活開支,兩個小孩每月的生活費就需要1700元。”張群玉說,此前家裡僅靠丈夫外出打散工和自己種植1畝多的水稻、花生維持生活,但丈夫喪失勞動力後,一家人頓時陷入了生活困境,“種一畝多地,能有得吃就不錯了,更別談賺錢”。

這時,黑米種植項目的出現讓張群玉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我在基地工作了4個多月,掙了近1萬元的工錢,這是以前完全不敢想象的。”張群玉說,現在孩子每個月的生活費基本得到保障,夫妻兩人省吃儉用也能過日子,再也不用愁下一頓的飯錢從何而來。

“黑米項目不僅帶動了貧困戶就業,還解決村裡土地零碎化的問題。”坪山村上樓村小組長陳結坤告訴記者,以前村裡的土地東一塊西一塊,耕作十分不方便,而且由於機耕路、灌溉水渠等基礎設施落後,村民只能進行一些小規模的種植。“黑米種植項目啟動後,黨委政府和碧桂園集團為我們平整了土地,修復了機耕路和水渠,大大提高了土地價值,十分感謝他們的幫助。”陳結坤感慨道,目前,300多畝的黑米基本收割完,下一步打算種植油菜花,發展農業觀光旅遊,進一步為村裡增收。

林偉人表示,橋頭鎮黨委政府始終把精準扶貧和鄉村產業振興戰略、黨建工作緊密結合,抓黨建促扶貧,積極構建“黨建+扶貧”工作模式,深入探索黨建與扶貧工作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的機制。碧桂園·橋頭鎮黑米產業扶貧項目,為橋頭鎮坪山村探索了一條以種植黑米帶動產業扶貧的脫貧致富道路,“我們希望有更多企業勇擔社會責任,通過產業脫貧的模式,積極加入到扶貧攻堅的隊伍中來,為更多需要幫助的農戶實現脫貧致富”。

鄉村新聞官網上推銷當地農產品

在坪山村村民慶祝黑米獲得豐收的同時,橋頭鎮亞婆石村的村民也在大力推銷自家種植的農產品。

“我們亞婆石村種出來的茄子皮脆肉滑,營養豐富,外界反饋特別好。”最近,橋頭鎮亞婆石村鄉村新聞官廖沾應錄製了一段視頻,在網上推銷當地大棚種植的農作物。

據介紹,亞婆石村位於橋頭鎮東北部,是省定貧困村。該村大部分農戶從事農田耕種,部分勞動力外出務工,由於農業生產規模小、生產水平較低,大多數農戶的經濟基礎薄弱。

2017年,該村在幫扶單位的幫助下,以黨建為引領,積極探索“黨建+扶貧+互聯網+x”模式,開展名優農產品種植養殖項目,利用清遠市下撥的貧困村專項資金成立了專業種植合作社,奮力打造名優農產品“一村一品牌”。

“我們村作為橋頭鎮美麗鄉村建設之一,山清水秀,土質肥沃,汙染少,耕地面積廣,非常適合種植名優農產品。”廖沾應說,大棚蔬菜種植項目從2017年開始籌劃,投入資金60萬元,計劃以“分紅+工資”雙保障模式帶動100多名貧困人口實現脫貧。2018年起,菜心、番薯、茄子等各類農產品相繼收成,產後所得收益可觀,為亞婆石村貧困戶實現脫貧致富奠定了經濟基礎。

實施“一村一品牌”發展戰略

林偉人告訴記者,近年橋頭鎮黨委政府通過考察學習,借鑑其他鎮先試先行村的成功經驗,計劃實施“一村一品牌”發展戰略。

他指出,“一村一品牌”發展戰略是基於當地農業實際,通過引進技術、資金和加強農戶之間合作等多種手段,增強品牌效應和擴大規模經營,切實提高效益,從而帶動當地農民增產增收,也是增強目前農業農民抗風險能力的重要舉措。如該鎮借碧桂園集團在英德市開展精準扶貧、鄉村振興工作,引進碧桂園集團開展坪山300畝黑米、油菜花種植產業幫扶項目;引進英德市農家人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在亞婆石村進行20畝大棚蔬菜種植;利用白雲區引導資金與廣州東弘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在紅橋村和五石村分別投入40萬元和90萬元建設55.575kw和124.8KW分佈式光伏扶貧電站,現項目主體工程已全部完工。

“下一步,我們著重破解農業經濟組織融資難和貧困農戶貸款難、貸款貴的問題。”林偉人表示,該鎮將密切聯繫金融機構對農村貧困人口開展免擔保小額貸款,充分發揮財政扶貧資金撬動信貸資金的槓桿作用,促進本地貧困戶創業創新,增強貧困戶脫貧的內生動力和發展活力。

此外,抓好農業產業入股項目,堅持實行長效產業幫扶機制,積極與本市知名農業企業加強扶貧合作,長效帶動貧困戶脫貧;跟蹤服務好已入股的立興木業有限公司、佳納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兩個產業項目,關心支持入股的企業在當地的經營發展,營造企業項目良好的社會生產環境,跟蹤落實企業按時返股分紅給貧困戶,確保入股項目順利實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