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世界——佛教術語佛學辭典簡釋

世、界、世界——佛教術語佛學辭典簡釋

(一)漢語辭典釋義

1、【世(丗、卋)】:讀音shì,名詞,指事字,金文字形。古人以三十年為一世。“止”上加三個圓點,表三十年。止,到此為止之意。

1)本義:三十年。如:世,三十年為一世。——《說文》;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論語·子路》;昔我先王世后稷。——《國語·周語》;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唐·柳宗元《捕蛇者說》;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三國志·諸葛亮傳》;父子相代為一世。——《字彙》;世室世世不毀也。——《公羊傳·文公十三年》。又如:流芳百世;

2)一生;一輩子。如:負芻必以魏,歿(mò)世事秦。——《戰國策·秦策》。注:“身也。”;凡君之所畢世而經營者,為天下也。——清·黃宗羲《原君》。又如:今生今世;塵世;來世;出世;入世;永世不忘。

3)指人類的生存空間,以與天上相區別。如: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唐·韓愈《馬說》世間;雖才高於世,而無驕尚之情。——《後漢書·張衡傳》;此世所謂上下相孚也。——明·宗臣《報劉一丈書》;又如:世界;公之於世;濁世;世故;世尊(佛祖。佛教徒對釋迦牟尼的尊稱);世外桃源;世上;世俗(a.流俗;b.非宗教的);世故(a.處事待人圓滑,“故”讀輕聲;b.處世經驗);世態炎涼。

4)時代;朝代。如: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晉·陶淵明《桃花源記》;而聖君治國累世而不見者。——《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又如:近世;治世;盛世;亂世;先世;世屯(時世艱難);世務(當世有關國計民生的大事) ;世代(a.很多年代;b.好幾輩子)。世紀(指一百年)。

5)歲;年。如:志國三世。——《禮記·曲禮》;世之有飢穰,天之行也。——《論積貯疏》;又如:世遠事乖(年代久遠,事情不順)

6)地質年代的劃分,短於一個紀而長於一個代的地質年代的分期。如:古新世。

7)後嗣;後人。如:衛瑞木叔者,子貢之世也。——《列子·楊朱》;又如:後世;官人以世(官人不以賢才而以父兄);又如:世族;

8)一輩一輩相傳下來的家族。如:陵不引決,忝世滅姓。——《漢書》;以族論罪,以世舉貴,雖欲無亂,得乎哉?——《荀子·君子》;又如:世族;世家子弟(泛指世代做官人家的子弟);世家軍籍(世代都是軍人);世胄(貴族後裔;泛指門第高、世代做官的人家)

9)指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一切事物的總和;全地球;人間或宇宙;宇宙的一部分。如:世界;舉世矚目;舉世聞名。

10)姓氏

2、【世(丗、卋)】:讀音shì,形容詞

1)一輩一輩相傳的。如:世先生同在桑梓;一向有失親近。——《儒林外史》。又如:世先生(對世交的尊稱); 世襲;世交;世家(a.封建社會中門第高,世代做官的人家;b.《史記》中諸侯的傳記)。世功(累代的功績);世世(代代);世濟(世代繼承);世卿(指世代承襲的卿大夫);世職(父子相襲的官職);世爵(世代繼承爵位);世譜(世系家譜);世將(世代為將);祖傳世醫;世侄;世臺(對世交晚輩的尊稱);世伯(對父輩朋友中年長於己父者的稱呼);世叔(對父輩朋友中年小於己父者的稱呼);世翁(對世代有交誼的長輩的尊稱)

2)指嫡長。如:父之兄弟先生為世父。——《爾雅》;世父言為嫡統繼世也。故世子亦曰大子。——《釋名》;衛世叔儀。——《左傳·襄公二十九年》

3)通“太”、大的。如:滀乎進我色也,與乎止我德也;厲乎其似世乎!——《莊子·大宗師》

3、【世(丗、卋)】:讀音shì,副詞。

1)既然,已經。如:小子世來你家,大姐不要說閒話。——元·馬致遠《青衫淚》

2)從來;終歸。如:我將這角門兒世不曾牢拴。——元·王實甫《西廂記》

3)永遠。如:再休想那章臺走馬郎,度你到西方……,世脫下皮囊。——元·李壽卿《度翠柳》

世、界、世界——佛教術語佛學辭典簡釋

(二)佛學辭典釋義總結

【世】:梵語loka。音譯作路迦。(1)為“世間”之略稱。指世俗、凡俗。具有可毀壞、有對治、隱覆真理等諸意。(2)“時”之異稱。指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遷流。

世、界、世界——佛教術語佛學辭典簡釋

(三)佛學辭典釋義

FROM:《佛學大詞典》

【世】:梵語loka。音譯作路迦。(1)為“世間”之略稱。指世俗、凡俗。具有可毀壞、有對治、隱覆真理等諸意。[《成唯識論述記》卷一本](參閱“世界”1517、“世間”1524)(2)為“時”之異稱。據《楞嚴經》卷四載,世,乃遷流之義。即於時間上有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之遷流。(參閱“三世”536)

FROM:《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編

【世】:(術語)梵語曰路迦Loka,世俗也。可破毀者,墮於生滅者,覆真理者。義林章二末曰:“世謂隱覆可毀壞義。”又曰:“性墮起盡,名之為世。”唯識述記一本曰:“可毀壞故,有對治故。隱真理故,名之為世。”又,時之異名。遷流之義。楞嚴經曰:“世為遷流。……(中略)過去未來現在為世。”《十地義記》一本曰:“世名為時。”

FROM:《佛學常見辭彙》(陳義孝 編)

【世】:1、世界的簡稱。2、時的別名,如過去、現在、未來,都叫做“世”。

世、界、世界——佛教術語佛學辭典簡釋

(一)漢語辭典釋義

1、【界】:讀音jiè,名詞。會意字,從田,介聲。

1)本義:田的邊緣;邊垂;邊境;一個區域的邊限。如:界,境也。——《說文》。按:田畔也。界,垂也。——《爾雅》;田邊謂之界。——《急就篇·頃町界畝》顏注;諸吏卒民非其部界而擅入他部界。——《墨子·號令》;去門十里以為界。——《韓非子·五蠹》;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孟子·公孫丑下》;至燕南界。——《戰國策·燕策》;境界危惡。——宋·文天祥《指南錄後序》;又如:界石(標誌地界的石碑或石塊);界標;界址;界線;不同事物的分界;界限;地界;界分;分界處;地界;界賊(擾亂國境的盜賊);界至(指邊界)

2)指一定的範圍、某一特殊的境域。如:是非之封界,分職名象之所起。——《荀子·正議》;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不爭。——《荀子·禮論》;奢儉之中,以禮為界。——《後漢書·馬融傳》;蓬萊仙界海門通。——劉滄《宿題天霽寺詩》;又如:界說(邏輯名詞。即定義);界程(界限和範圍);界牆(作為分界的牆壁);境界;上界;下界;外界;租界;現象界;意識界;眼界;世界;自然界。

3)職業、工作或性別等相同的一些社會成員的總體。如:社會各界;知識界;新聞界;教育界;科學界;各界人士。

4)指大自然中動物、植物、礦物三大最基本的類別之一。如:植物界;動物界;無機界;有機界。

5)地層系統分類的最高一級,相當於地質年代中的“代”。“界”以下為“系”。如:古生界。

6)書紙上的行格,上下框為欄,直行為界。如:界方(用以壓紙的條狀文具,也叫“界尺”);界行(紙或絹上的直行格);界筆(一種用於劃直線的畫筆)

2、【界】:讀音jiè,動詞。

1)毗鄰,毗連。如:三國之與秦壤界而患急。——《戰國策·秦策》;又如:接界;邊界

2)劃分。如:瀑布飛流以界道。——孫卓《遊天台山賦》;又如:界破(劃破);界別(劃分、區別);界朱(用紅筆劃成行格);界路(交叉路口);界斷(劃斷、分開)

3)離間。如:〖范雎〗界涇陽,抵穰侯而代之。——揚雄《解嘲》

4)隔開。如:界斷(分隔開);界稻(農曆十一月播種,次年四月收穫的一種界於兩年之間的稻);界隔(隔開);界障(界隔的屏障)

世、界、世界——佛教術語佛學辭典簡釋

(二)佛學辭典釋義總結

【界】:術語。梵語馱都Dh&amacron;tu,巴dha^tu,音譯為馱都,漢譯為界。含有層、根基、成分、要素、基礎、領域、種族、邊界、分界、差別諸義,亦為各種分類範疇之稱呼。在印度及中國漢族佛教界,用法可分下列幾種:

1)根基、要素之義。梵語動詞之語根,稱為字界。指梵語文法內的語根與接尾辭。字界在梵語內稱為馱都(dha^tu),又譯作字元、字體,是動詞的語根。字緣又稱為語緣,是接尾辭(pratyaya),為形容詞、名詞的語基構成音,或稱為接頭辭(upasarga)。

2)表示要素、成分,用以表示人、宇宙、世界的構成要素之種類者。如“十八界”: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對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境,而產生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等六識,合稱為十八界。“六界”:地、水、火、風、空、識。

3)用以表示領域(或境界)者。如“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如同“界”字義所顯示,意味著一個領域。凡是時間性的存在,無論是身體或木石,只要具有堅性就屬於地界;只要具有溼性、暖性、動性就分別屬於水、火、風界。雖然“界”經常用來代替“大”,但二者是有差異的。“大”是表示普遍性的。例如,“地”大的堅性。對單個物體而言,堅性等是時間性的存在狀態,而就堅性的本身而言則是非時間性的普遍者。這種普遍者與被認為是時間性的存在的物質要素必須嚴密地加以區別。若是如此,所謂四大,是將感覺的直觀的一切分成四個領域,依據四大的註釋,可知不應將“色”釋為物質性的要素,它不含有具有自然科學意味的“物質”的意思。

4)差別義,諸法性之差別名界,使彼此事物相區別,無混濫。指類別、區別、界限,類似於漢語諸義。

5)性之義,謂事物固有之體性、特徵、特性、本質、質素。《大乘義章》八末曰:“經名為界,亦名為性。”

6)因之義,生他物之原因,唯識宗、華嚴宗將一切法之種子稱為“界”。“地、水、火、風、空、識”六界、“六根、六塵、六識”十八界,皆是出生宇宙萬法、構成有情自體生命所不可或缺的因素,是萬法的種子,因而“界”又被解說為“因性”。《唯識論》十曰:“界是藏義,或是因義。”《百法疏》曰:“界是因義,中間六識,藉六根發。六境牽生,為識為因,故名為界。”《起信論義記》中本曰:“《中邊論》雲:法界者,聖法因為義故,是故名法界。此中因義,是界義故也。”

7)種族之義。任何事物都有種族,都由是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徵、特性的集合體中的一員。《俱舍論》一曰:“法種族義,是界義,如一山中有多銅鐵金銀等族說名多界。如是一身或一相續有十八類諸法種族,名十八界。”案此義可解為三界十八界等多界之界,不可釋為法界之界。

8)持之義,謂事物各維持自相也,指事物皆具有維持自身特徵、特性、本質、質素的屬性。《俱舍論》八曰:“能持自相,故名為界。”《俱舍光記》一曰:“持義為界。”用白話釋之,即是指任何事物都具有的其自身與他事物相區別的本質、質素、特徵、特性,稱之為界。由於本質、質素共同,而特性與特性共同,此界又被轉釋為事物的“通性”,即馬克思主義哲學中所稱的“共性”。如:水有水的特性,火有火的特性,即分為水界、火界。此水與彼水的特性相同,所以水界即等於水類的別名。

9)用以表示分界者。如律宗為避塵俗干擾修道,而在衣食住方面等所作的“結界”。

世、界、世界——佛教術語佛學辭典簡釋

(三)佛學辭典釋義

FROM:《佛學大詞典》

【界】:梵語dha^tu 之意譯。音譯為馱都,含有層、根基、要素、基礎、種族諸義。(一)界為各種分類範疇之稱呼,如: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對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境,而產生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等六識,合稱為十八界。又如地、水、火、風、空、識稱為六界。此外,欲界、色界、無色界稱為三界;此“界”有接近於“境界”之意。唯識宗即將一切法之種子稱為“界”,有要素、因之意。[《雜阿含經》卷十二、《相應部因緣篇》第一、《六十華嚴經卷》五十八、《法苑義林章》卷五本](二)梵語動詞之語根,稱為字界。

FROM:《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界】:梵dha^tu,巴dha^tu,音譯馱都。具有層、根基、成分、要素、領域、種族、分界諸義。在印度及中國漢族佛教界,此語之用法可分為下列幾種:

(1)用以表示人、宇宙、世界的構成要素之種類者。如“十八界”: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境,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等六識。“六界”:地、水、火、風、空、識。

(2)用以表示領域(或境界)者。如“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

(3)用以表示要素、因者。如唯識學、華嚴學將一切法之種子稱為界。

(4)用以表示分界者。如律宗為避塵俗干擾修道,而在衣食住方面等所作的“結界”。

在西藏,dha^tu一語也有三種譯語,即:

(1)khams,用於四大界、十八界,以表現本質、要素之義。

(2)rigs,用於阿賴耶識思想或如來藏思想,以表示性、種子、因之義。

(3)dbyin%s,用於金剛界、不可思議界,表示領域、場所之義。例如法界(dharma-dha^tu)譯為藏語時,若是“法之本質”之義則譯為chos-kyi khams,“生法之因”之義則譯為chos-kyi rigs,“法之世界”之義則譯為chos-kyi dbyin%s。

又,梵語isma^或vis!aya也均譯為界,但isma^為領域,vis!aya則為根識之對象。

◎附一:印順《佛法概論》第四章第一節(摘錄)

界有“特性”的意義,古譯為“持”,即一般說的“自相不失”。由於特性與特性的共同,此界又被轉釋為“通性”。如:水有水的特性,火有火的特性,即分為水界、火界。此水與彼水的特性相同,所以水界即等於水類的別名。此六界,無論為通性,為特性,都是構成有情自體的因素,一切有情所不可缺的,所以界又被解說為“因性”。

◎附二:和哲郎《原始佛教的實踐哲學》第一章(摘錄)

界(dha^tu,region),如同字義所顯示,它意味著一個領域;凡是時間性的存在,無論是身體或木石,只要具有堅性就屬於地界;只要具有溼性、暖性、動性就分別屬於水、火、風界。從“界”經常用來代替“大”來看,“大”是表示普遍性的。堅性等是時間性的存在的個個物體的狀態,它本身是非時間性的普遍者。這種普遍者與被認為是時間性的存在的物質要素必須嚴密地加以區別。若是如此,所謂四大,是將感覺的直觀的一切分成四個領域,依據四大的註釋,可知不應將“色”釋為物質性的要素。總而言之,它不含有具有自然科學意味的“物質”的意思。

◎附三:印順《如來藏之研究》第二章第二節(摘錄)

如來界(tatha^gata-dha^tu),是如來與界的結合詞。在如來藏(tatha^gata-garbha)說成立以前,“初期大乘”經中,已有“如來界”一詞;而原始佛教中,“界”是極重要的術語。在佛法的發展中,界是怎樣的成立如來界,又進而與如來藏合流呢?這是非常有意義而值得探究的!在原始結集中,界與界相應而組成一類──“界相應”(dha^tu-sampra-yukta)。“界相應”中,十八界、七界、六界等,數量是很多的。《中阿含經》有《多界經》,共立六十二界,是說一切有部(Sarva^-stiva^dina^h!)所傳的。南傳《中部》立四十一界,是銅鍱部(Tamras/a^t!i^ya^h!)所傳的。趙宋·法賢的異譯本,名《四品法門經》,立五十六界。在早期的經典中,界是重於“多界”──種種界的。如《雜阿含經》說:“當知諸界,其數無量”,界是無量無數的。界的重要意義:

(1)“眾生常與界俱,與界和合”。如善心與善界俱,不善心與不善界俱;如善行者與善行者共俱,惡行者與惡行者共俱。眾生與界和合,如“膠漆得其素,火得風熾然,珂乳則同色;眾生與界俱,相似共和合,增長亦復然”。界不是現行心,也不是眾生,而是與(心)眾生相對應、相和合,而助增勢力的。

(2)“緣種種界,生種種觸”等,界是十八界。言說、見、想、思、欲、願、士夫、所作、施設、建立、部分、顯示、受生,這都是緣(根、境、識)界而生起的。

(3)眾生生死流轉,都緣界而起;出離方面,解脫界──“斷界、無慾界、滅界”,是修止觀而得的。光界……滅界──七界,是正受(三摩跋提)所得的。

從上來所說,界的含義,是相當複雜的!《瑜伽論》說︰“因義、……本性義,……是界義”。界(dhatu),從d ha而來,有“根基”、“成素”的意義。構成事物的元素,對成果說,是“因義”;約自體說,是“不失自性”的本質、質素(性)。界是種種不同的,所以《俱舍論》說:“有說界聲表種類義。”如地是堅性,水是溼性,立為“地界”、“水界”。對他,是不同的別類(別性);對同一性的,是共同的通類(通性)。不過遍通一切的大通性(界),在原始的教典中,似乎還沒有說到。界有“性”義,“類”義,“因”義,但因是依止因,如“無明緣行”,“根境識緣觸”,與後代的種子因不合。

[參考資料] 《勝鬘經》;《寶性論》;《佛性論》;《大毗婆沙論》卷七十一;《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二;《中邊分別論》捲上;《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中(本);《俱舍論光記》卷一。

FROM:《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編

【界】:(術語)梵語馱都Dh&amacron;tu,譯曰界。差別之義。彼此之事物,差別而無混濫也。《大乘義章》八末曰:“界別為界,諸法性別,故名為界。”《止觀》五上曰:“界名界別。”又,性之義。謂事物固有之體性。《大乘義章》八末曰:“經名為界,亦名為性。”《止觀》五上曰:“界名界別,亦名性分。”《俱舍光記》一曰:“族義持義性義為界。”又:因之義。生他物之原因也。《唯識論》十曰:“界是藏義,或是因義。”《起信論義記》中本曰:“《中邊論》雲:法界者,聖法因為義故,是故名法界。此中因義,是界義故也。”《百法疏》曰:“界是因義,中間六識,藉六根發。六境牽生,為識為因,故名為界。”;又,種族之義。於事物有種族也。《俱舍論》一曰:“法種族義,是界義,如一山中有多銅鐵金銀等族說名多界。如是一身或一相續有十八類諸法種族,名十八界。”案此義可解為三界十八界等多界之界,不可釋為法界之界。又,持之義。謂事物各維持自相也。《俱舍論》八曰:“能持自相,故名為界。”《俱舍光記》一曰:“持義為界。”又,語根之義。總稱語根語幹謂之界。

FROM:《佛學常見辭彙》(陳義孝 編)

【界】:1、差別的意思,亦即事物彼此差別,不相混雜。2、性的意思,亦即事物固有的自性、本體。

FROM:《唯識名詞白話新解》(於凌波居士 著)

【界】:意謂事物之間的區別,也可以解釋為產生其他事物的原因。例如: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對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境,而產生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等六識,合稱為十八界。又如地、水、火、風、空、識稱為六界。此外,欲界、色界、無色界稱為三界;此“界”有接近於“境界”之意。唯識宗即將一切法的種子稱為“界”,有要素、因之意。如《阿毗達磨經》偈子:“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六界,及涅槃證得。”此中的“界”,即作因解。

FROM:《阿毗達磨辭典》(中華佛典寶庫 編)

【界】:1、界有十八,謂眼界、色界、眼識界、耳界、聲界、耳識界、鼻界、香界、鼻識界、舌界、味界、舌識界、身界、觸界、身識界、意界、法界、意識界。問何因界唯十八?答由身具等能持過現六行受用性故。身者,謂眼等六根。具者,謂色等六境。過現六行受用者,謂六識。能持者,謂六根六境能持六識。所依所緣故。過現六識能持受用者,不捨自相故,當知十八以能持義故說名界。

2、界云何?謂除瞋餘一切通三界系,瞋唯欲界系,緣違損境生故。又貪於欲界與樂喜舍相應,如於欲界於初二靜慮亦爾,於第三靜慮與樂舍相應,已上唯與舍相應。貪於欲界與樂相應者,謂在五識身,與喜相應者在意識身,與舍相應者在一切處,於相續末位所以不與憂苦相應者,由此欣行轉故,瞋與苦憂舍相應,苦相應者在五識身,憂相應者在第六識,所以不與喜樂相應者。由此戚行轉故瞋能逼惱自相續故名戚行,與舍相應者於一切處。如前說,慢於欲界與喜舍相應,於初二靜慮與樂喜舍相應,於第三靜慮與樂舍相應,已上唯舍相應,慢於欲界樂不相應者以五識無故,若爾於初二靜慮。云何與樂相應?與意地樂相應故無過。云何於彼有意地樂?由說彼地有喜樂故,如經言。云何為喜?謂已轉依者依於轉識,心悅心踴心適心調心安適受受所攝,依於轉識者即依意識,於三摩呬多位餘識無故。云何為樂?謂已轉依者依阿賴耶識,攝受所依所依怡悅安適受受所攝此經意說,樂受依初二靜慮生時,與如是心心法聚相應,由欣踴行還令此聚皆得踴悅。又令所依阿賴耶識,自體安樂怡適,由此樂受作二事故,體雖是一建立二種,若喜若樂,是故說此相應慢與樂喜相應,如慢薩迦耶見邊執見見取戒禁取亦爾,邪見於欲界與憂喜舍相應,於色無色界隨所有受皆與相應。云何邪見於欲界與憂喜相應?謂先造妙行惡行者,見此無果生欣戚故。所以不與苦樂相應者,由一切見皆在意地故,疑於欲界與憂舍相應,於色無色界隨所有受皆與相應,所以欲界非喜相應者,不決定心若未息滅喜不生故,色界中疑疑上靜慮者,由喜樂定力所引持故,亦得隨轉,是故於彼亦與喜樂相應。無明有二種,謂相應不共相應無明,一切煩惱相應故,若於是處隨所有受皆得相應,不共無明於欲界與憂舍相應,於上界隨所有受皆得相應,喜樂相應不相應理應如疑說。何故諸煩惱皆與舍相應?以一切煩惱墮中庸位方息沒故,所以者何?煩惱生起展轉相續漸漸微薄,勢力將盡墮處中位,於此位中必與舍受相應。

又貪於欲界在六識身,如貪瞋無明亦爾,貪於色界在四識身,彼無鼻舌識故,於無色界唯在意識身,如貪無明亦爾。慢見疑於一切處唯在意識身,由彼於稱量等門轉故,又貪瞋慢於欲界緣一分事轉,如於欲界於色無色界亦爾。慢緣一分事轉者,隨於一分高舉生故,所餘煩惱於一切處遍緣一切事轉。

FROM:《釋氏要覽》(北宋·釋道誠集)

【界】:界。謂三界。趣。謂六趣

○祐法師序雲。夫三界定位。六道區分。粗妙異容。苦樂殊跡。觀其源始。不離色心。撿其會歸。莫非生滅。生滅輪迴。是曰無常。色心影幻。斯為苦本。故涅槃喻之大河。法華方之火宅聖人超悟。息駕反源。拔出三界。然後為道。

FROM:《藏傳佛教辭典》(中華佛典寶庫編)

  【界】:元素,本質。佛經譯為大、大種,亦譯為界。《湧蓮藏真》

六識、六根、六塵等共為十八界。 《藏傳佛教格魯派史略》

梵音馱都。因及種屬之義。如於金銀銅鐵等眾多種類分別,名為金界、金屬等。《佛學名相》

世、界、世界——佛教術語佛學辭典簡釋

世界

(一)漢語辭典釋義:

【世界】:①指自然社會和人類社會一切事物的總和。如: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有自身發展的規律。 ②指地球上一切地方和國家。如:周遊世界;世界冠軍。 ③指一定的範圍、領域。如:動物世界;音樂世界;量子世界;原子世界;內心世界寬廣無比。 ④指世道、時代。如:如今的世界人心過於浮躁;又如:在是什麼世界了,你還死守著老觀念不放。 ⑤佛教指宇宙:大千世界。


(二)佛學辭典釋義總結

【世界】:梵語loka-dha^tu,巴利語loka-dhatu,藏h!jig-rten-khams。音譯路迦馱睹。意謂可毀壞之處所,略稱界,指三界眾生居住之所依。世間的含義如下:

1、“世”,即遷流之義;即於時間上有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之遷流。“界”,指方位。即空間上有東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場所之意。由此可見,“世界”成為一個偏義複詞,側重於“界”的含義,即指眾生居住之所依(國土)在“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過去、未來、現在”的時間空間定位。因此,有情眾生所居住的國土,不但有東西南北上下之分界,而且是有生滅的,不是永恆的存在。

在大乘佛教中,世界也指蓮華藏世界(華嚴宗所說佛之境界)、彌陀淨土等,即包含超越相對世界之絕對世界、無為世界。

2、佛教的世界說,指以須彌山為中心,加上圍繞須彌山四方的九山八海、四大部洲(四天下),以及日月,合為一單位,稱為一世界。合千個一世界,為一小千世界;合千個小千世界,為一中千世界;合一千個中千世界,為一大千世界(大千界、大千)。一個大千世界包含小、中、大三種“千世界”,故大千世界又稱為三千大千世界(三千世界)。此為一佛所化之土。宇宙由無數個三千大千世界所構成。

世、界、世界——佛教術語佛學辭典簡釋

世、界、世界——佛教術語佛學辭典簡釋

3、“世界”一語本與“世間”同義,包含有情世間、器世間,一般慣指器世間(山河大地)而言。《大智度論》卷五十所載,指一佛施行教化的範圍(即一佛土),或為一世界,或一“三千大千世界”,或為更廣大之世界。該論謂一佛世界有五重之別。第一重:三千世界之數如十方恆河沙,即一佛世界。第二重:佛世界之數如恆河沙,名一佛世界海。第三重:佛世界海之數如十方恆河沙,即一佛世界種。第四重:十方無量佛世界種,名一佛世界。第五重:於一切世界中如是取分,名一佛所度分。

4、住於一世界中之有情眾生,可分類為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等六道之別。其中,前五道所住之世界,稱為欲界;而天道之中,有色天所住之世界,稱為色界;無色天所住之世界,稱為無色界。大乘諸經論中則載有諸佛淨土存在於上述三界以外之說。《摩訶止觀》卷五(上)於六道外,另立聲聞、緣覺、菩薩及佛等四聖,總稱十界,此十界各有其所居之國土。又如《華嚴五教章》卷三依據《華嚴經》而舉出十佛境界之所依為國土海、世界海二種。即:(一)國土海,乃十佛自體之所居,為不可說圓融自在之依報。(二)世界海,乃舍那十身攝化之處,又分為蓮華藏莊嚴世界海、十重世界海、無量雜類世界海三類。

(二)佛學辭典釋義

FROM:《佛學大詞典》

【世界】:梵語loka-dha^tu,巴利語同。音譯路迦馱睹。意謂可毀壞之處所。略稱界。據《楞嚴經》卷四載,世,即遷流之義;界,指方位。即於時間上有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之遷流,空間上有東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場所之意。亦即指眾生居住之所依處,如山川、國土等。由上所述,可知世界原指三界之有為世界;然大乘佛教亦指蓮華藏世界(華嚴宗所說佛之境界)、彌陀淨土等,即包含超越相對世界之絕對世界、無為世界。

古代印度依須彌山之說成立宇宙論,即以須彌山為中心,加上圍繞其四方之九山八海、四洲(四天下)及日月,合為一單位,稱為一世界。合千個一世界,為一小千世界;合千個小千世界,為一中千世界;合千個中千世界,為一大千世界(大千界、大千)。一個大千世界包含小、中、大三種‘千世界’,故大千世界又稱為三千大千世界(三千世界)。宇宙即由無數個三千大千世界所構成,由此可見世界之廣大無邊。

一佛施行教化之範圍(即一佛土),或為一世界,或一三千大千世界,或為更廣大之世界。“世界”一語本與“世間”同義,包含有情世間、器世間,然一般慣指器世間(山河大地)而言。

此外,住於一世界中之有情眾生,可分類為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等六道之別。其中,前五道所住之世界,稱為欲界;而天道之中,有色天所住之世界,稱為色界;無色天所住之世界,稱為無色界。然於大乘諸經論中,則載有諸佛淨土存在於上述三界以外之說。如《摩訶止觀》卷五上載,於六道之外另立聲聞、緣覺、菩薩、佛等四聖,總稱十界,此十界各有其所居之國土。又如《華嚴五教章》卷三依據《華嚴經》而舉出十佛境界之所依為國土海、世界海二種。即:(一)國土海,乃十佛自體之所居,為不可說圓融自在之依報。(二)世界海,乃舍那十身攝化之處,又分為蓮華藏莊嚴世界海、十重世界海、無量雜類世界海三類。

參考資料:[《起世因本經》卷一;《舊華嚴經》卷三十七離;《大樓炭經》卷一;《大智度論》卷五十、卷九十三;《瑜伽師地論》卷二、卷九十三](參閱“一佛世界”45、“世間”1524、“國土海世界海”4431)

FROM:《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世界】:梵loka-dha^tu,巴loka-dhatu,藏h!jig-rten-khams。音譯路迦馱睹。意謂可毀壞的處所。略稱為界。即眾生居住所依處,如山川國土等。依《大樓炭經》卷一〈閻浮利品〉、《長阿含》卷十八〈閻浮提洲品〉、《起世經》卷一〈閻浮州品〉等所說,一日月所照的四天下,即一世界;一千個一世界為一小千世界;一千個一小千世界為一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為一大千世界;此為一佛所化之土。

佛教的世界說,乃以一須彌山世界為單位,合聚建立為一大千世界(因包含小、中、大等三種千世界,故又稱三千世界),宇宙中存在無數個三千世界。由《大智度論》卷五十所載,更可看出佛教世界說之廣大無邊。該論謂一佛世界有五重之別。第一重:三千世界之數如十方恆河沙,即一佛世界。第二重︰佛世界之數如恆河沙,名一佛世界海。第三重:佛世界海之數如十方恆河沙,即一佛世界種。第四重:十方無量佛世界種,名一佛世界。第五重:於一切世界中如是取分,名一佛所度分。

住於一世界之有情,可類別為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間、天界等六道。此中,地獄等五道有情所住的世界,名欲界。天界之中,有色天所住的世界為色界,無色天所住的世界名無色界。依大乘經論所載,三界外另有諸佛淨土。如《大智度論》卷九十三雲(大正25·714a):“有淨佛土出於三界,乃至無煩惱之名。”

此外,《摩訶止觀》卷五(上)於六道外,另立聲聞、緣覺、菩薩及佛等四聖,合稱為十界,並論各界所居國土之別。又,《華嚴五教章》卷三依據《華嚴經》所說,謂十佛境界之所依可別為國土海、世界海兩種。國土海,即十佛自體之所居,為不可說圓融自在之依報。世界海,乃舍那十身攝化之處。又可分為蓮華藏莊嚴世界海、十重世界海、無量雜類世界等三類。

[參考資料]:《楞嚴經》卷四;《雜阿含經》卷三十四;《別譯雜阿含經》卷十六;《起世因本經》卷一;舊譯《華嚴經》卷三十七〈離世間品〉;《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四;《大毗婆沙論》卷一三四;《立世阿毗曇論》卷二;《雜阿毗曇心論》卷八;《俱舍論》卷八、卷十二;《瑜伽師地論》卷二。

FROM:《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編

【世界】:(術語)梵語曰路迦Loka,世為遷流之義。謂過現未時之遷行也。界謂具東西南北之界畔。即有情依止之國土也。又曰世間。間為間隔之義,故與界之義同。此二者雖通用於有情與國土。而常言者為國土也。楞嚴經四曰:“世為遷流,界為方位。汝今當知:東西南北,東南西北,上下為界,過去未來現在為世。”名義集三曰:“間之與界名異義同,間是隔別間差,界是界畔分齊。”

FROM:《佛學常見辭彙》(陳義孝 編)

【世界】:又名世間,即有情眾生所住的國土。佛經以過去現在未來為“世”,東西南北上下為“界”,由此可見有情眾生所居住的國土,不但有東西南北上下之分界,而且是有生滅的,不是永恆存在的東西。

FROM:《俗語佛源》(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編)

【世界】:梵語謂路迦馱都(lokadhatu),原意為日月照臨的範圍,即佛教中以須彌山為中心的四大洲,名為一小世界(亦含有地獄、天上等領域)又泛指宇宙,如三千大千世界和華藏世界。世含流遷意,指過去、現在、未來的時間。界含方位意,指十方(東西南北、四維、上下)的空間。《楞嚴經》卷四:“世為遷流,界為方位。汝今當知,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為界,過去、未來、現在為世。”後“世界”成為一個偏義複詞,側重於“界”的含義。現在常用時一般指地球所有的地方。(無名氏)

世、界、世界——佛教術語佛學辭典簡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