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世界——佛教术语佛学辞典简释

世、界、世界——佛教术语佛学辞典简释

(一)汉语辞典释义

1、【世(丗、卋)】:读音shì,名词,指事字,金文字形。古人以三十年为一世。“止”上加三个圆点,表三十年。止,到此为止之意。

1)本义:三十年。如:世,三十年为一世。——《说文》;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论语·子路》;昔我先王世后稷。——《国语·周语》;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三国志·诸葛亮传》;父子相代为一世。——《字汇》;世室世世不毁也。——《公羊传·文公十三年》。又如:流芳百世;

2)一生;一辈子。如:负刍必以魏,殁(mò)世事秦。——《战国策·秦策》。注:“身也。”;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清·黄宗羲《原君》。又如:今生今世;尘世;来世;出世;入世;永世不忘。

3)指人类的生存空间,以与天上相区别。如: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唐·韩愈《马说》世间;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后汉书·张衡传》;此世所谓上下相孚也。——明·宗臣《报刘一丈书》;又如:世界;公之于世;浊世;世故;世尊(佛祖。佛教徒对释迦牟尼的尊称);世外桃源;世上;世俗(a.流俗;b.非宗教的);世故(a.处事待人圆滑,“故”读轻声;b.处世经验);世态炎凉。

4)时代;朝代。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晋·陶渊明《桃花源记》;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又如:近世;治世;盛世;乱世;先世;世屯(时世艰难);世务(当世有关国计民生的大事) ;世代(a.很多年代;b.好几辈子)。世纪(指一百年)。

5)岁;年。如:志国三世。——《礼记·曲礼》;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论积贮疏》;又如:世远事乖(年代久远,事情不顺)

6)地质年代的划分,短于一个纪而长于一个代的地质年代的分期。如:古新世。

7)后嗣;后人。如:卫瑞木叔者,子贡之世也。——《列子·杨朱》;又如:后世;官人以世(官人不以贤才而以父兄);又如:世族;

8)一辈一辈相传下来的家族。如:陵不引决,忝世灭姓。——《汉书》;以族论罪,以世举贵,虽欲无乱,得乎哉?——《荀子·君子》;又如:世族;世家子弟(泛指世代做官人家的子弟);世家军籍(世代都是军人);世胄(贵族后裔;泛指门第高、世代做官的人家)

9)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事物的总和;全地球;人间或宇宙;宇宙的一部分。如:世界;举世瞩目;举世闻名。

10)姓氏

2、【世(丗、卋)】:读音shì,形容词

1)一辈一辈相传的。如:世先生同在桑梓;一向有失亲近。——《儒林外史》。又如:世先生(对世交的尊称); 世袭;世交;世家(a.封建社会中门第高,世代做官的人家;b.《史记》中诸侯的传记)。世功(累代的功绩);世世(代代);世济(世代继承);世卿(指世代承袭的卿大夫);世职(父子相袭的官职);世爵(世代继承爵位);世谱(世系家谱);世将(世代为将);祖传世医;世侄;世台(对世交晚辈的尊称);世伯(对父辈朋友中年长于己父者的称呼);世叔(对父辈朋友中年小于己父者的称呼);世翁(对世代有交谊的长辈的尊称)

2)指嫡长。如:父之兄弟先生为世父。——《尔雅》;世父言为嫡统继世也。故世子亦曰大子。——《释名》;卫世叔仪。——《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3)通“太”、大的。如:滀乎进我色也,与乎止我德也;厉乎其似世乎!——《庄子·大宗师》

3、【世(丗、卋)】:读音shì,副词。

1)既然,已经。如:小子世来你家,大姐不要说闲话。——元·马致远《青衫泪》

2)从来;终归。如:我将这角门儿世不曾牢拴。——元·王实甫《西厢记》

3)永远。如:再休想那章台走马郎,度你到西方……,世脱下皮囊。——元·李寿卿《度翠柳》

世、界、世界——佛教术语佛学辞典简释

(二)佛学辞典释义总结

【世】:梵语loka。音译作路迦。(1)为“世间”之略称。指世俗、凡俗。具有可毁坏、有对治、隐覆真理等诸意。(2)“时”之异称。指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迁流。

世、界、世界——佛教术语佛学辞典简释

(三)佛学辞典释义

FROM:《佛学大词典》

【世】:梵语loka。音译作路迦。(1)为“世间”之略称。指世俗、凡俗。具有可毁坏、有对治、隐覆真理等诸意。[《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本](参阅“世界”1517、“世间”1524)(2)为“时”之异称。据《楞严经》卷四载,世,乃迁流之义。即于时间上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之迁流。(参阅“三世”536)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编

【世】:(术语)梵语曰路迦Loka,世俗也。可破毁者,堕于生灭者,覆真理者。义林章二末曰:“世谓隐覆可毁坏义。”又曰:“性堕起尽,名之为世。”唯识述记一本曰:“可毁坏故,有对治故。隐真理故,名之为世。”又,时之异名。迁流之义。楞严经曰:“世为迁流。……(中略)过去未来现在为世。”《十地义记》一本曰:“世名为时。”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 编)

【世】:1、世界的简称。2、时的别名,如过去、现在、未来,都叫做“世”。

世、界、世界——佛教术语佛学辞典简释

(一)汉语辞典释义

1、【界】:读音jiè,名词。会意字,从田,介声。

1)本义:田的边缘;边垂;边境;一个区域的边限。如:界,境也。——《说文》。按:田畔也。界,垂也。——《尔雅》;田边谓之界。——《急就篇·顷町界亩》颜注;诸吏卒民非其部界而擅入他部界。——《墨子·号令》;去门十里以为界。——《韩非子·五蠹》;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孟子·公孙丑下》;至燕南界。——《战国策·燕策》;境界危恶。——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又如:界石(标志地界的石碑或石块);界标;界址;界线;不同事物的分界;界限;地界;界分;分界处;地界;界贼(扰乱国境的盗贼);界至(指边界)

2)指一定的范围、某一特殊的境域。如:是非之封界,分职名象之所起。——《荀子·正议》;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荀子·礼论》;奢俭之中,以礼为界。——《后汉书·马融传》;蓬莱仙界海门通。——刘沧《宿题天霁寺诗》;又如:界说(逻辑名词。即定义);界程(界限和范围);界墙(作为分界的墙壁);境界;上界;下界;外界;租界;现象界;意识界;眼界;世界;自然界。

3)职业、工作或性别等相同的一些社会成员的总体。如:社会各界;知识界;新闻界;教育界;科学界;各界人士。

4)指大自然中动物、植物、矿物三大最基本的类别之一。如:植物界;动物界;无机界;有机界。

5)地层系统分类的最高一级,相当于地质年代中的“代”。“界”以下为“系”。如:古生界。

6)书纸上的行格,上下框为栏,直行为界。如:界方(用以压纸的条状文具,也叫“界尺”);界行(纸或绢上的直行格);界笔(一种用于划直线的画笔)

2、【界】:读音jiè,动词。

1)毗邻,毗连。如:三国之与秦壤界而患急。——《战国策·秦策》;又如:接界;边界

2)划分。如:瀑布飞流以界道。——孙卓《游天台山赋》;又如:界破(划破);界别(划分、区别);界朱(用红笔划成行格);界路(交叉路口);界断(划断、分开)

3)离间。如:〖范雎〗界泾阳,抵穰侯而代之。——扬雄《解嘲》

4)隔开。如:界断(分隔开);界稻(农历十一月播种,次年四月收获的一种界于两年之间的稻);界隔(隔开);界障(界隔的屏障)

世、界、世界——佛教术语佛学辞典简释

(二)佛学辞典释义总结

【界】:术语。梵语驮都Dh&amacron;tu,巴dha^tu,音译为驮都,汉译为界。含有层、根基、成分、要素、基础、领域、种族、边界、分界、差别诸义,亦为各种分类范畴之称呼。在印度及中国汉族佛教界,用法可分下列几种:

1)根基、要素之义。梵语动词之语根,称为字界。指梵语文法内的语根与接尾辞。字界在梵语内称为驮都(dha^tu),又译作字元、字体,是动词的语根。字缘又称为语缘,是接尾辞(pratyaya),为形容词、名词的语基构成音,或称为接头辞(upasarga)。

2)表示要素、成分,用以表示人、宇宙、世界的构成要素之种类者。如“十八界”: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对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而产生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等六识,合称为十八界。“六界”:地、水、火、风、空、识。

3)用以表示领域(或境界)者。如“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如同“界”字义所显示,意味着一个领域。凡是时间性的存在,无论是身体或木石,只要具有坚性就属于地界;只要具有湿性、暖性、动性就分别属于水、火、风界。虽然“界”经常用来代替“大”,但二者是有差异的。“大”是表示普遍性的。例如,“地”大的坚性。对单个物体而言,坚性等是时间性的存在状态,而就坚性的本身而言则是非时间性的普遍者。这种普遍者与被认为是时间性的存在的物质要素必须严密地加以区别。若是如此,所谓四大,是将感觉的直观的一切分成四个领域,依据四大的注释,可知不应将“色”释为物质性的要素,它不含有具有自然科学意味的“物质”的意思。

4)差别义,诸法性之差别名界,使彼此事物相区别,无混滥。指类别、区别、界限,类似于汉语诸义。

5)性之义,谓事物固有之体性、特征、特性、本质、质素。《大乘义章》八末曰:“经名为界,亦名为性。”

6)因之义,生他物之原因,唯识宗、华严宗将一切法之种子称为“界”。“地、水、火、风、空、识”六界、“六根、六尘、六识”十八界,皆是出生宇宙万法、构成有情自体生命所不可或缺的因素,是万法的种子,因而“界”又被解说为“因性”。《唯识论》十曰:“界是藏义,或是因义。”《百法疏》曰:“界是因义,中间六识,藉六根发。六境牵生,为识为因,故名为界。”《起信论义记》中本曰:“《中边论》云:法界者,圣法因为义故,是故名法界。此中因义,是界义故也。”

7)种族之义。任何事物都有种族,都由是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特性的集合体中的一员。《俱舍论》一曰:“法种族义,是界义,如一山中有多铜铁金银等族说名多界。如是一身或一相续有十八类诸法种族,名十八界。”案此义可解为三界十八界等多界之界,不可释为法界之界。

8)持之义,谓事物各维持自相也,指事物皆具有维持自身特征、特性、本质、质素的属性。《俱舍论》八曰:“能持自相,故名为界。”《俱舍光记》一曰:“持义为界。”用白话释之,即是指任何事物都具有的其自身与他事物相区别的本质、质素、特征、特性,称之为界。由于本质、质素共同,而特性与特性共同,此界又被转释为事物的“通性”,即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所称的“共性”。如:水有水的特性,火有火的特性,即分为水界、火界。此水与彼水的特性相同,所以水界即等于水类的别名。

9)用以表示分界者。如律宗为避尘俗干扰修道,而在衣食住方面等所作的“结界”。

世、界、世界——佛教术语佛学辞典简释

(三)佛学辞典释义

FROM:《佛学大词典》

【界】:梵语dha^tu 之意译。音译为驮都,含有层、根基、要素、基础、种族诸义。(一)界为各种分类范畴之称呼,如: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对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而产生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等六识,合称为十八界。又如地、水、火、风、空、识称为六界。此外,欲界、色界、无色界称为三界;此“界”有接近于“境界”之意。唯识宗即将一切法之种子称为“界”,有要素、因之意。[《杂阿含经》卷十二、《相应部因缘篇》第一、《六十华严经卷》五十八、《法苑义林章》卷五本](二)梵语动词之语根,称为字界。

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界】:梵dha^tu,巴dha^tu,音译驮都。具有层、根基、成分、要素、领域、种族、分界诸义。在印度及中国汉族佛教界,此语之用法可分为下列几种:

(1)用以表示人、宇宙、世界的构成要素之种类者。如“十八界”: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等六识。“六界”:地、水、火、风、空、识。

(2)用以表示领域(或境界)者。如“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

(3)用以表示要素、因者。如唯识学、华严学将一切法之种子称为界。

(4)用以表示分界者。如律宗为避尘俗干扰修道,而在衣食住方面等所作的“结界”。

在西藏,dha^tu一语也有三种译语,即:

(1)khams,用于四大界、十八界,以表现本质、要素之义。

(2)rigs,用于阿赖耶识思想或如来藏思想,以表示性、种子、因之义。

(3)dbyin%s,用于金刚界、不可思议界,表示领域、场所之义。例如法界(dharma-dha^tu)译为藏语时,若是“法之本质”之义则译为chos-kyi khams,“生法之因”之义则译为chos-kyi rigs,“法之世界”之义则译为chos-kyi dbyin%s。

又,梵语isma^或vis!aya也均译为界,但isma^为领域,vis!aya则为根识之对象。

◎附一:印顺《佛法概论》第四章第一节(摘录)

界有“特性”的意义,古译为“持”,即一般说的“自相不失”。由于特性与特性的共同,此界又被转释为“通性”。如:水有水的特性,火有火的特性,即分为水界、火界。此水与彼水的特性相同,所以水界即等于水类的别名。此六界,无论为通性,为特性,都是构成有情自体的因素,一切有情所不可缺的,所以界又被解说为“因性”。

◎附二:和哲郎《原始佛教的实践哲学》第一章(摘录)

界(dha^tu,region),如同字义所显示,它意味着一个领域;凡是时间性的存在,无论是身体或木石,只要具有坚性就属于地界;只要具有湿性、暖性、动性就分别属于水、火、风界。从“界”经常用来代替“大”来看,“大”是表示普遍性的。坚性等是时间性的存在的个个物体的状态,它本身是非时间性的普遍者。这种普遍者与被认为是时间性的存在的物质要素必须严密地加以区别。若是如此,所谓四大,是将感觉的直观的一切分成四个领域,依据四大的注释,可知不应将“色”释为物质性的要素。总而言之,它不含有具有自然科学意味的“物质”的意思。

◎附三:印顺《如来藏之研究》第二章第二节(摘录)

如来界(tatha^gata-dha^tu),是如来与界的结合词。在如来藏(tatha^gata-garbha)说成立以前,“初期大乘”经中,已有“如来界”一词;而原始佛教中,“界”是极重要的术语。在佛法的发展中,界是怎样的成立如来界,又进而与如来藏合流呢?这是非常有意义而值得探究的!在原始结集中,界与界相应而组成一类──“界相应”(dha^tu-sampra-yukta)。“界相应”中,十八界、七界、六界等,数量是很多的。《中阿含经》有《多界经》,共立六十二界,是说一切有部(Sarva^-stiva^dina^h!)所传的。南传《中部》立四十一界,是铜鍱部(Tamras/a^t!i^ya^h!)所传的。赵宋·法贤的异译本,名《四品法门经》,立五十六界。在早期的经典中,界是重于“多界”──种种界的。如《杂阿含经》说:“当知诸界,其数无量”,界是无量无数的。界的重要意义:

(1)“众生常与界俱,与界和合”。如善心与善界俱,不善心与不善界俱;如善行者与善行者共俱,恶行者与恶行者共俱。众生与界和合,如“胶漆得其素,火得风炽然,珂乳则同色;众生与界俱,相似共和合,增长亦复然”。界不是现行心,也不是众生,而是与(心)众生相对应、相和合,而助增势力的。

(2)“缘种种界,生种种触”等,界是十八界。言说、见、想、思、欲、愿、士夫、所作、施设、建立、部分、显示、受生,这都是缘(根、境、识)界而生起的。

(3)众生生死流转,都缘界而起;出离方面,解脱界──“断界、无欲界、灭界”,是修止观而得的。光界……灭界──七界,是正受(三摩跋提)所得的。

从上来所说,界的含义,是相当复杂的!《瑜伽论》说︰“因义、……本性义,……是界义”。界(dhatu),从d ha而来,有“根基”、“成素”的意义。构成事物的元素,对成果说,是“因义”;约自体说,是“不失自性”的本质、质素(性)。界是种种不同的,所以《俱舍论》说:“有说界声表种类义。”如地是坚性,水是湿性,立为“地界”、“水界”。对他,是不同的别类(别性);对同一性的,是共同的通类(通性)。不过遍通一切的大通性(界),在原始的教典中,似乎还没有说到。界有“性”义,“类”义,“因”义,但因是依止因,如“无明缘行”,“根境识缘触”,与后代的种子因不合。

[参考资料] 《胜鬘经》;《宝性论》;《佛性论》;《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一;《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二;《中边分别论》卷上;《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中(本);《俱舍论光记》卷一。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编

【界】:(术语)梵语驮都Dh&amacron;tu,译曰界。差别之义。彼此之事物,差别而无混滥也。《大乘义章》八末曰:“界别为界,诸法性别,故名为界。”《止观》五上曰:“界名界别。”又,性之义。谓事物固有之体性。《大乘义章》八末曰:“经名为界,亦名为性。”《止观》五上曰:“界名界别,亦名性分。”《俱舍光记》一曰:“族义持义性义为界。”又:因之义。生他物之原因也。《唯识论》十曰:“界是藏义,或是因义。”《起信论义记》中本曰:“《中边论》云:法界者,圣法因为义故,是故名法界。此中因义,是界义故也。”《百法疏》曰:“界是因义,中间六识,藉六根发。六境牵生,为识为因,故名为界。”;又,种族之义。于事物有种族也。《俱舍论》一曰:“法种族义,是界义,如一山中有多铜铁金银等族说名多界。如是一身或一相续有十八类诸法种族,名十八界。”案此义可解为三界十八界等多界之界,不可释为法界之界。又,持之义。谓事物各维持自相也。《俱舍论》八曰:“能持自相,故名为界。”《俱舍光记》一曰:“持义为界。”又,语根之义。总称语根语干谓之界。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 编)

【界】:1、差别的意思,亦即事物彼此差别,不相混杂。2、性的意思,亦即事物固有的自性、本体。

FROM:《唯识名词白话新解》(于凌波居士 著)

【界】:意谓事物之间的区别,也可以解释为产生其他事物的原因。例如: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对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而产生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等六识,合称为十八界。又如地、水、火、风、空、识称为六界。此外,欲界、色界、无色界称为三界;此“界”有接近于“境界”之意。唯识宗即将一切法的种子称为“界”,有要素、因之意。如《阿毗达磨经》偈子:“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六界,及涅槃证得。”此中的“界”,即作因解。

FROM:《阿毗达磨辞典》(中华佛典宝库 编)

【界】:1、界有十八,谓眼界、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香界、鼻识界、舌界、味界、舌识界、身界、触界、身识界、意界、法界、意识界。问何因界唯十八?答由身具等能持过现六行受用性故。身者,谓眼等六根。具者,谓色等六境。过现六行受用者,谓六识。能持者,谓六根六境能持六识。所依所缘故。过现六识能持受用者,不舍自相故,当知十八以能持义故说名界。

2、界云何?谓除瞋余一切通三界系,瞋唯欲界系,缘违损境生故。又贪于欲界与乐喜舍相应,如于欲界于初二静虑亦尔,于第三静虑与乐舍相应,已上唯与舍相应。贪于欲界与乐相应者,谓在五识身,与喜相应者在意识身,与舍相应者在一切处,于相续末位所以不与忧苦相应者,由此欣行转故,瞋与苦忧舍相应,苦相应者在五识身,忧相应者在第六识,所以不与喜乐相应者。由此戚行转故瞋能逼恼自相续故名戚行,与舍相应者于一切处。如前说,慢于欲界与喜舍相应,于初二静虑与乐喜舍相应,于第三静虑与乐舍相应,已上唯舍相应,慢于欲界乐不相应者以五识无故,若尔于初二静虑。云何与乐相应?与意地乐相应故无过。云何于彼有意地乐?由说彼地有喜乐故,如经言。云何为喜?谓已转依者依于转识,心悦心踊心适心调心安适受受所摄,依于转识者即依意识,于三摩呬多位余识无故。云何为乐?谓已转依者依阿赖耶识,摄受所依所依怡悦安适受受所摄此经意说,乐受依初二静虑生时,与如是心心法聚相应,由欣踊行还令此聚皆得踊悦。又令所依阿赖耶识,自体安乐怡适,由此乐受作二事故,体虽是一建立二种,若喜若乐,是故说此相应慢与乐喜相应,如慢萨迦耶见边执见见取戒禁取亦尔,邪见于欲界与忧喜舍相应,于色无色界随所有受皆与相应。云何邪见于欲界与忧喜相应?谓先造妙行恶行者,见此无果生欣戚故。所以不与苦乐相应者,由一切见皆在意地故,疑于欲界与忧舍相应,于色无色界随所有受皆与相应,所以欲界非喜相应者,不决定心若未息灭喜不生故,色界中疑疑上静虑者,由喜乐定力所引持故,亦得随转,是故于彼亦与喜乐相应。无明有二种,谓相应不共相应无明,一切烦恼相应故,若于是处随所有受皆得相应,不共无明于欲界与忧舍相应,于上界随所有受皆得相应,喜乐相应不相应理应如疑说。何故诸烦恼皆与舍相应?以一切烦恼堕中庸位方息没故,所以者何?烦恼生起展转相续渐渐微薄,势力将尽堕处中位,于此位中必与舍受相应。

又贪于欲界在六识身,如贪瞋无明亦尔,贪于色界在四识身,彼无鼻舌识故,于无色界唯在意识身,如贪无明亦尔。慢见疑于一切处唯在意识身,由彼于称量等门转故,又贪瞋慢于欲界缘一分事转,如于欲界于色无色界亦尔。慢缘一分事转者,随于一分高举生故,所余烦恼于一切处遍缘一切事转。

FROM:《释氏要览》(北宋·释道诚集)

【界】:界。谓三界。趣。谓六趣

○祐法师序云。夫三界定位。六道区分。粗妙异容。苦乐殊迹。观其源始。不离色心。捡其会归。莫非生灭。生灭轮回。是曰无常。色心影幻。斯为苦本。故涅槃喻之大河。法华方之火宅圣人超悟。息驾反源。拔出三界。然后为道。

FROM:《藏传佛教辞典》(中华佛典宝库编)

  【界】:元素,本质。佛经译为大、大种,亦译为界。《涌莲藏真》

六识、六根、六尘等共为十八界。 《藏传佛教格鲁派史略》

梵音驮都。因及种属之义。如于金银铜铁等众多种类分别,名为金界、金属等。《佛学名相》

世、界、世界——佛教术语佛学辞典简释

世界

(一)汉语辞典释义:

【世界】:①指自然社会和人类社会一切事物的总和。如: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有自身发展的规律。 ②指地球上一切地方和国家。如:周游世界;世界冠军。 ③指一定的范围、领域。如:动物世界;音乐世界;量子世界;原子世界;内心世界宽广无比。 ④指世道、时代。如:如今的世界人心过于浮躁;又如:在是什么世界了,你还死守着老观念不放。 ⑤佛教指宇宙:大千世界。


(二)佛学辞典释义总结

【世界】:梵语loka-dha^tu,巴利语loka-dhatu,藏h!jig-rten-khams。音译路迦驮睹。意谓可毁坏之处所,略称界,指三界众生居住之所依。世间的含义如下:

1、“世”,即迁流之义;即于时间上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之迁流。“界”,指方位。即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由此可见,“世界”成为一个偏义复词,侧重于“界”的含义,即指众生居住之所依(国土)在“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过去、未来、现在”的时间空间定位。因此,有情众生所居住的国土,不但有东西南北上下之分界,而且是有生灭的,不是永恒的存在。

在大乘佛教中,世界也指莲华藏世界(华严宗所说佛之境界)、弥陀净土等,即包含超越相对世界之绝对世界、无为世界。

2、佛教的世界说,指以须弥山为中心,加上围绕须弥山四方的九山八海、四大部洲(四天下),以及日月,合为一单位,称为一世界。合千个一世界,为一小千世界;合千个小千世界,为一中千世界;合一千个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大千界、大千)。一个大千世界包含小、中、大三种“千世界”,故大千世界又称为三千大千世界(三千世界)。此为一佛所化之土。宇宙由无数个三千大千世界所构成。

世、界、世界——佛教术语佛学辞典简释

世、界、世界——佛教术语佛学辞典简释

3、“世界”一语本与“世间”同义,包含有情世间、器世间,一般惯指器世间(山河大地)而言。《大智度论》卷五十所载,指一佛施行教化的范围(即一佛土),或为一世界,或一“三千大千世界”,或为更广大之世界。该论谓一佛世界有五重之别。第一重:三千世界之数如十方恒河沙,即一佛世界。第二重:佛世界之数如恒河沙,名一佛世界海。第三重:佛世界海之数如十方恒河沙,即一佛世界种。第四重:十方无量佛世界种,名一佛世界。第五重:于一切世界中如是取分,名一佛所度分。

4、住于一世界中之有情众生,可分类为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等六道之别。其中,前五道所住之世界,称为欲界;而天道之中,有色天所住之世界,称为色界;无色天所住之世界,称为无色界。大乘诸经论中则载有诸佛净土存在于上述三界以外之说。《摩诃止观》卷五(上)于六道外,另立声闻、缘觉、菩萨及佛等四圣,总称十界,此十界各有其所居之国土。又如《华严五教章》卷三依据《华严经》而举出十佛境界之所依为国土海、世界海二种。即:(一)国土海,乃十佛自体之所居,为不可说圆融自在之依报。(二)世界海,乃舍那十身摄化之处,又分为莲华藏庄严世界海、十重世界海、无量杂类世界海三类。

(二)佛学辞典释义

FROM:《佛学大词典》

【世界】:梵语loka-dha^tu,巴利语同。音译路迦驮睹。意谓可毁坏之处所。略称界。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亦即指众生居住之所依处,如山川、国土等。由上所述,可知世界原指三界之有为世界;然大乘佛教亦指莲华藏世界(华严宗所说佛之境界)、弥陀净土等,即包含超越相对世界之绝对世界、无为世界。

古代印度依须弥山之说成立宇宙论,即以须弥山为中心,加上围绕其四方之九山八海、四洲(四天下)及日月,合为一单位,称为一世界。合千个一世界,为一小千世界;合千个小千世界,为一中千世界;合千个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大千界、大千)。一个大千世界包含小、中、大三种‘千世界’,故大千世界又称为三千大千世界(三千世界)。宇宙即由无数个三千大千世界所构成,由此可见世界之广大无边。

一佛施行教化之范围(即一佛土),或为一世界,或一三千大千世界,或为更广大之世界。“世界”一语本与“世间”同义,包含有情世间、器世间,然一般惯指器世间(山河大地)而言。

此外,住于一世界中之有情众生,可分类为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等六道之别。其中,前五道所住之世界,称为欲界;而天道之中,有色天所住之世界,称为色界;无色天所住之世界,称为无色界。然于大乘诸经论中,则载有诸佛净土存在于上述三界以外之说。如《摩诃止观》卷五上载,于六道之外另立声闻、缘觉、菩萨、佛等四圣,总称十界,此十界各有其所居之国土。又如《华严五教章》卷三依据《华严经》而举出十佛境界之所依为国土海、世界海二种。即:(一)国土海,乃十佛自体之所居,为不可说圆融自在之依报。(二)世界海,乃舍那十身摄化之处,又分为莲华藏庄严世界海、十重世界海、无量杂类世界海三类。

参考资料:[《起世因本经》卷一;《旧华严经》卷三十七离;《大楼炭经》卷一;《大智度论》卷五十、卷九十三;《瑜伽师地论》卷二、卷九十三](参阅“一佛世界”45、“世间”1524、“国土海世界海”4431)

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世界】:梵loka-dha^tu,巴loka-dhatu,藏h!jig-rten-khams。音译路迦驮睹。意谓可毁坏的处所。略称为界。即众生居住所依处,如山川国土等。依《大楼炭经》卷一〈阎浮利品〉、《长阿含》卷十八〈阎浮提洲品〉、《起世经》卷一〈阎浮州品〉等所说,一日月所照的四天下,即一世界;一千个一世界为一小千世界;一千个一小千世界为一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此为一佛所化之土。

佛教的世界说,乃以一须弥山世界为单位,合聚建立为一大千世界(因包含小、中、大等三种千世界,故又称三千世界),宇宙中存在无数个三千世界。由《大智度论》卷五十所载,更可看出佛教世界说之广大无边。该论谓一佛世界有五重之别。第一重:三千世界之数如十方恒河沙,即一佛世界。第二重︰佛世界之数如恒河沙,名一佛世界海。第三重:佛世界海之数如十方恒河沙,即一佛世界种。第四重:十方无量佛世界种,名一佛世界。第五重:于一切世界中如是取分,名一佛所度分。

住于一世界之有情,可类别为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间、天界等六道。此中,地狱等五道有情所住的世界,名欲界。天界之中,有色天所住的世界为色界,无色天所住的世界名无色界。依大乘经论所载,三界外另有诸佛净土。如《大智度论》卷九十三云(大正25·714a):“有净佛土出于三界,乃至无烦恼之名。”

此外,《摩诃止观》卷五(上)于六道外,另立声闻、缘觉、菩萨及佛等四圣,合称为十界,并论各界所居国土之别。又,《华严五教章》卷三依据《华严经》所说,谓十佛境界之所依可别为国土海、世界海两种。国土海,即十佛自体之所居,为不可说圆融自在之依报。世界海,乃舍那十身摄化之处。又可分为莲华藏庄严世界海、十重世界海、无量杂类世界等三类。

[参考资料]:《楞严经》卷四;《杂阿含经》卷三十四;《别译杂阿含经》卷十六;《起世因本经》卷一;旧译《华严经》卷三十七〈离世间品〉;《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四;《大毗婆沙论》卷一三四;《立世阿毗昙论》卷二;《杂阿毗昙心论》卷八;《俱舍论》卷八、卷十二;《瑜伽师地论》卷二。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编

【世界】:(术语)梵语曰路迦Loka,世为迁流之义。谓过现未时之迁行也。界谓具东西南北之界畔。即有情依止之国土也。又曰世间。间为间隔之义,故与界之义同。此二者虽通用于有情与国土。而常言者为国土也。楞严经四曰:“世为迁流,界为方位。汝今当知:东西南北,东南西北,上下为界,过去未来现在为世。”名义集三曰:“间之与界名异义同,间是隔别间差,界是界畔分齐。”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 编)

【世界】:又名世间,即有情众生所住的国土。佛经以过去现在未来为“世”,东西南北上下为“界”,由此可见有情众生所居住的国土,不但有东西南北上下之分界,而且是有生灭的,不是永恒存在的东西。

FROM:《俗语佛源》(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编)

【世界】:梵语谓路迦驮都(lokadhatu),原意为日月照临的范围,即佛教中以须弥山为中心的四大洲,名为一小世界(亦含有地狱、天上等领域)又泛指宇宙,如三千大千世界和华藏世界。世含流迁意,指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界含方位意,指十方(东西南北、四维、上下)的空间。《楞严经》卷四:“世为迁流,界为方位。汝今当知,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界,过去、未来、现在为世。”后“世界”成为一个偏义复词,侧重于“界”的含义。现在常用时一般指地球所有的地方。(无名氏)

世、界、世界——佛教术语佛学辞典简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