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個望娘灘(外一篇)——瀘州民間故事集叢(第二季)

二十四個望娘灘——瀘州民間故事集叢(第二季)

二十四個望娘灘(外一篇)——瀘州民間故事集叢(第二季)

引言:

自從第一季民間故事推出,沒想到一路收穫了那麼多粉絲,看來大家對老的傳統文化及故事還是非常喜歡的,很多朋友問我什麼時候推出第二季,由於筆者工作繁忙,一直是晚上擠出時間來整理編寫,現在終於整理完了,今天我開始陸續為大家推出新一季的故事,喜歡的朋友趕緊圍觀,還是那句老話多轉發多關注多評論點贊,就是我持續的動力。

二十四個望娘灘(外一篇)

二十四個望娘灘(外一篇)——瀘州民間故事集叢(第二季)

連環畫封面

如果說有什麼民間故事版本和流出地最多,那麼我個人覺得二十四個望娘灘絕對算的上。

廣東,湖南,湖北,四川,重慶都有它的起源,尤其是四川和重慶,起源之地就有好幾個,包括瀘州瀘縣,富順,都江堰等。而川劇也有它的劇目,據說還有其他劇種,李明璋於1953年創作川劇《望娘灘》(高腔),使這一神話在人民性和藝術性、傳奇性和歷史性的統一上得到昇華。

“望娘灘”作為後世民間流傳的神話,偶有古書記載作憑依,至今在長江流域、淮河流域的許多地方,都將這個神話作為很久以前、發生在本地的故事來加以演繹,幾至於有水就有灘,有灘就有“望娘灘”的境界。在各地以“望娘灘”命名的河道,多不勝數,如岷江有“二十四個望娘灘”,大寧河有“四十八道望娘灘”,浙江嵊州有“九十九道望娘灘”……另有傳說,孽龍一次次回首望娘,每抬頭一回,河心便出現一個龍潭,又稱“望娘潭”。

“望娘灘”作為民間神話故事,在民間影響較大,幾乎是家家戶戶閒暇時擺龍門陣常有的內容。60年代香港還拍過一部《望娘灘》的黑白電影。故事內容雖然改編較多,但是大體是類似的。其他連環畫和電視劇也曾出過不少。筆者是這樣認為,民間故事是勞動人民日常口耳相傳的文學,它或許很長時間不能見於史書和文字,但是一代一代總是能被傳頌,而且隨著各地遷徙和交流,也可能被最初的人帶到不同地方,有相近的環境又被講述,一代一代的講述者又不斷的添加自己的內容和結合當地的情況,就造成我們看到一些民間故事有很多不同地方又雷同的橋段,今天我們無法也不必去追述它到底發生在哪裡,故事不就是讓大家一聽一樂,可以交流的嘛。

好,今天筆者就給大家講講,我小時候從老一輩哪裡聽來的關於瀘州的版本。

在瀘州的瀘縣有條龍溪河,瀘縣因為龍腦橋而聞名又稱為龍城,而龍溪河譜寫了瀘縣今日的繁榮,這一方水土民風淳樸、景色優美,同時也流淌著許多優美動人的民間傳說。其中,二十四個望娘灘的傳說仍在瀘縣境內流傳,據說這二十四個河灘,灘灘回望孃親:蛟龍修成正果後,在投奔大海的途中,24次回望母親,每望一次就留下一個痕跡,這些跡痕就是今天龍溪河上的白銀灘、白木灘、馬足灘、銅鼓灘、玉灘、吉灘、么灘、牛灘等24灘

龍溪河的水很清,從表面上看非常平靜,沒有一點波紋,也沒有一點流動的痕跡。河面上乾淨異常,沒有雜質,所以,站在岸邊,肉眼看去,河面完全是靜止不動的。偶爾有魚蝦悠閒遊走,尋覓食物。一旦暴雨過後,山洪來臨,事情就完全不是這個樣子了。

瀘縣這個龍溪河旁在很早以前住著一戶貧困的人家,姓聶的一家三口,聶老漢,聶大娘和他們的兒子聶娃,

因為家裡貧困,聶老漢積勞成疾而早逝,聶娃與母親相依為命,靠給地主幹長工養活母親。地主刻薄,聶娃家裡窮得吃不飽飯,因為太餓,聶娃就喜歡看到什麼東西都要撿回去,讓母親看看能不能吃。要是能吃,他就讓給母親先吃,相當有孝心。

有一天,幹完農活,太陽還沒下山,地主又讓他去放牛。直到天黑盡了,聶娃才牽著牛往回走。走到河邊,牛就怎麼也不走了,還“嗡昂、嗡昂”地叫個不停,拼命掙著去吃河邊一株野草。不一會兒,野草就被牛吃乾淨,但牛還在拱地,並且拱出一個鴨蛋大小的東西,亮晶晶的,發著光亮。

聶娃見了,真以為是野鴨蛋,便拾回去想著給母親改善生活。母親一見捨不得吃,就放在米缸裡,免得被老鼠偷去了。米缸裡原本只有幾顆米粒,誰知第二天卻滿滿一缸米。母親感到奇怪,將米缸裡的米送給和她一樣窮的人後,第三天米缸又滿了。

連續多日,母親都將米缸裡的米送給了窮人。聶娃又把野鴨蛋放到其他地方,這些厲害,放衣櫃,新衣服滿歸,放水缸甘甜的泉水滿崗,這哪裡是 野鴨蛋,簡直是個聚寶蛋啊。聶娃家裡從此變得比較充裕,但是他並不貪心,天性的善良總是把好東西給大家分享。他母親也非常同意。因為不愁吃穿了,聶娃不再去地主家做事了,這個土財主感覺奇怪,就派人打聽原因,這樣的事讓地主知道了,知道聶娃得了寶貝,起了歹心想佔為己有。

於是帶人來到聶娃家,發現了那個野鴨蛋,知道是一個寶貝,就命人搶奪。聶娃搶不過地主打手,只好放進嘴裡,抓扯中,野鴨蛋被聶娃一囫圇吞了下去。

瞬間,聶娃感覺得很渴,就在水缸裡舀水喝。不一會兒,水缸裡的水被他喝完了,還是很渴。母親只好提著水桶,去水井裡艱難地挑水回來給他喝。可是,母親挑水趕不及,只好一個人跑到井臺上去喝水。聶娃身體也開始發生變化,皮膚開始硬化,彷彿生出魚鱗一樣的東西,血淋淋的。

地主見到這種奇怪現象,也不敢再打野鴨蛋主意,又害怕聶娃母親要他們幫忙挑水,甚至找什麼別的麻煩,就灰溜溜地跑了。

到第二天天亮,水井的水也被聶娃喝乾了,還是很渴。母親陪著兒子經過一夜奔波,已經累得再也動彈不得,就說,兒啊,為娘累得實在動不了啦,你自己到河裡去喝吧。這時,聶娃身上幾乎遍佈魚鱗,早已站不起來,只好爬到河邊去喝水。兒子一去大半天沒有回來,母親只好去找他,來到河邊,看到兒子還在河裡喝水,一條河都快讓他給喝乾了。

母親見狀,覺得兒子一定是平時太餓,就傷心地大哭起來。母親一哭,天上就電閃雷鳴,立刻下起傾盆大雨。聶娃還在一個勁兒地喝水,母親還在一個勁兒地哭。母親的淚水和暴雨一樣下個不停,聚集到河水裡,河水漲上來,很快就被聶娃喝了下去。到傍晚的時候,母親說,兒啊,你真變成龍了嗎,怎麼要喝恁多水?

話音剛落,天上突然打了一個炸雷,“卡察”一聲,聶娃向河裡撲去,掙扎幾下,果真變成了一條龍,順著河流遊走了。母親見狀,便大聲呼喊,兒啊,你真的變成龍了?兒子回頭望母親一眼,母子雙雙淚水長流。

母子淚水流進河裡,河水暴漲。母親跟著河邊走一段,又大喊一聲,兒啊,你就這樣走啦?兒子又回頭望一眼流淚的母親……母親實在追不上兒子了,就爬到一座山上去,大聲喊叫,兒啊,你這一走,要什麼時候才能回來?兒子又回頭望一眼母親……

母親呼喊了二十四聲,爬上山就再沒有力氣了。最後使出僅有的一點力氣,大喊道,兒啊,你真的就這樣走了?喊完,身體失去重心,向山崖下倒去,跌進龍溪河裡。

兒子回頭望見母親凌空飄下,想轉身接住母親,卻被一道水浪擋住,根本近不得母親。母親從高處摔下,將兒子身後的河灘給砸斷了,露出一個大洞。母親終究沒有留住兒子,兒子還是順著河流遊走,沿著長江遊進了大海。

等到天晴,人們發現,龍溪河裡出現了大大小小的河灘,一數,足足有二十四個。母親摔下的地方,形成一道瀑布,人們叫它高洞,就在龍溪河下游,現在的百和鎮管轄地盤上,距離玉龍湖約三十公里。

後來人們便說,這些河灘是那個變成龍的小夥子,回頭望他母親時,拱動河床形成的。而淚流不止的母親,則長眠於高洞,與大地融為一體。母親流淚的雙眼,經年風化,化為溫泉,滋潤著這一帶百姓健康成長。高洞溫泉,實際上就是龍母的熱淚。聶娃也被後人叫做聶龍。

二十四個望娘灘(外一篇)——瀘州民間故事集叢(第二季)

瀘縣高洞瀑布

外一篇——真龍傳說

據說,泡過高洞溫泉的人,就如接受過聖母淨水洗禮一般,身心都會得到一次淨化。無貪念,無雜欲,更無病痛,不僅身體輕鬆康健,靈魂也恍若得到一次昇華。還有人說得更加離譜,說泡了高洞溫泉,可以長生不老。現在就有很多城裡人去高洞泡溫泉,聽說他們的靈魂果真得到了昇華。

據說,聶娃撿到那顆貌似野鴨蛋的東西,其實就是當年西海龍王三太子玉龍毀壞的那顆夜明珠其中一部分,遺落到龍溪河裡。這個吞下殘缺夜明珠的小夥子,就是胡家祖與玉珠公主的大兒子後代胡興國。

後來的後來,聽說龍溪河裡,一直都有真龍出沒,或者是回來看望被西海龍王封閉在玉龍湖的玉珠公主。每逢暴雨,龍溪河就會漲水,每次漲大水,都會有一人看到類似龍一般的怪魚。

原先村裡有位叫程子華的蓋匠,就說他親自看到過,並且在那條龍背上砍了一刀。程蓋匠之所以激動,是因為從古至今,龍溪河一直就有真龍游弋的傳說,不過,每次只有一人看到。能看到真龍者,一定是前世修來的福氣。為了證實自己是一個有福氣的人,程蓋匠經常給當地人講起了他的真實經過。

程蓋匠說那一年,他夜裡收工回家,路過程橋,看到洪水中有一條十多米長的巨大黃鱔,兩個眼睛就像燈籠那麼大,透亮。黃鱔穿過程橋橋洞時,他隨手揮起篾刀,趴在橋板上,在黃鱔背上砍了一刀,篾刀陷在魚背上,差一點將他帶入洪水中。

一篾刀砍下去才知道,黃鱔背上有很厚一層甲殼,讓他感覺根本不是黃鱔。可是,這時已經沒有時間害怕了,一個大浪從上游打來,老遠就能聽到巨大聲響,他顧不得怪魚背上的篾刀,趕緊起身跑過石橋,這才躲過一劫。說罷還拿出一把新篾刀,試圖證實所言不虛。

第二天他就患了一場大病,十多天臥床不起,他懷疑自己冒犯了真龍。後來還到程橋去,向真龍走過的地方燒香磕頭賠罪,病才得以痊癒。

那時候的老天,就像那時候的人一樣,經常發怒,龍溪河幾乎每年都要發一次大水。幾乎每次發大水,都會有人說看到過十多米長的大黃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