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這些歷史名句都有關鍵性的下半句,看看你誤用名句有多久了!

在我們五千年的文化歷史中,出現了眾多璀璨奪目的大家才子,同時他們也留下了許多流傳千古的醒世名言。但是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在大大口口相傳的過程中有很多精華都被遺失,導致很多我們脫口而出的用語並不是人家本來的意思。今天就舉幾個例子,看看你誤解人家本意多久了呢?

原來這些歷史名句都有關鍵性的下半句,看看你誤用名句有多久了!

三思而後行

這句話本身並沒有什麼問題,我們從小便被教育在做任何事時都要“三思而後行”,也就是要想好了,想周到了再去做。但是殊不知這句話後面還有孔子的回答:“再,斯可矣!”孔聖人是告訴他沒有必要,兩次就夠了。

也就是說這句話的本意在於告訴我們凡事需要思考,但是不要想太多了,思前想後反而什麼事情都做不成。

原來這些歷史名句都有關鍵性的下半句,看看你誤用名句有多久了!

老來多健忘

這句話被如今很多老人掛在嘴邊,有的是對自己的調侃,我們也無可厚非。但是也有一部分人仗著這句話肆無忌憚,彷彿老了就是天。實則這句話還有後半句“唯不忘相思”。原作者旨在對妻子表白,告訴她無論什麼時候,都不會忘記對方的。

本是無比浪漫的情話,結果卻被人誤解本意不行正事。

原來這些歷史名句都有關鍵性的下半句,看看你誤用名句有多久了!

閉門造車

說來慚愧,前不久小編還用過這句話。直到看到原文,才知道自己又斷章取義了。宋朝朱熹所言“閉門造車,出門合轍”,意為只要我們能嚴格按照法度行事,即便關起門來製造車軌,出門也一定和路上的車轍是合拍的。

而我們今天在不學習不上進時卻都用這句話來諷刺,不得不說也是一種無知的表現,何嘗不是另一種對自己的諷刺呢?

原來這些歷史名句都有關鍵性的下半句,看看你誤用名句有多久了!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

《濟公》一劇也曾火遍大江南北,而劇中的活佛濟公口中時常有這樣一句話,他也是個吃肉喝酒的特殊和尚。但是你知道這句話的重點在後半句嗎?“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這是一個和尚為民請命時哭著說下的話,想要屠城的將軍跟和尚說:“不屠城也可以,只要你吃肉。”

名為破山的和尚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忍者淚水和痛苦,邊吃邊說留下了這千古名篇。本悲壯且令人感懷的故事,今天卻被很多人用來安慰自己犯錯。還是那句話:最怕你一生碌碌無為,還安慰自己平凡可貴!

原來這些歷史名句都有關鍵性的下半句,看看你誤用名句有多久了!

今天就先和朋友們分享到這裡,如果朋友們還有相似的知識不妨同大家一起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