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营口娘娘庙新探

明代营口娘娘庙新探

作者 李志远

明朝时期,营口称为梁房口。永乐年间,为了抵御倭寇的入侵,朝廷颁令在辽东沿海设立烟墩和兵堡,在我们营口城区设立了梁房口墩和梁房口堡。梁房口墩为沿海“边墩”,起着瞭望敌情和施放烽火的作用,而梁房口堡则是位于内陆的军队驻地。而在边墩和兵堡之间还有传递烽火信号的墩台,称作腹里接火墩。根据明代巨著《辽东志》及《全辽志》的介绍,每个墩台之间的距离为5里。每个墩台的守军为5名。梁房口墩在五台子,梁房口堡在大官屯。二者之间有三个墩台,分别是通惠门墩、光华路青堆子、火车站青堆子,总共五个墩台。这就是民间流传的“五台子”的来历。

明朝初年,营口还是一个人烟稀少的地方,当地驻军的后勤补给都是通过海运由东南沿海送抵。随着南方海船的到来,作为护佑海上生灵的妈祖文化也随之传播到了营口,它的具体体现就是妈祖娘娘庙的兴建。

在明代《辽东志》《盖州卫山川地理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位于梁房口墩和梁房口堡之间标有一座娘娘庙。而在明代的《筹海图编》中,也有相似的图文。有关娘娘庙设立的准确时间,现在还未见记载。它大约建于明永乐十三年朝廷颁令在辽东建边墩,即营口五个墩台修建后不久。至于娘娘庙的准确位置,由于该庙毁于明末的战事之中,因而也很难准确判定,只知道它位于五台子和大官屯之间。

由明代文学家陈子龙等人编篡的巨著《皇明经世文编》(1643年),汇集了明朝200多年理朝治国的方略大事。其中的卷四八二《熊经略集三》中的《与登莱道陶副史-海道运粮》一文中提到了梁房口的娘娘庙。

熊经略即明末将领熊廷弼(1569~1625年)。熊廷弼于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天启元年(1621年),三次受朝廷委任经略辽东。当时的辽东地区正遭受到以努尔哈赤为首的后金部落的侵扰。熊廷弼临危受命,施展方略,为稳定辽东局势做出了重要贡献。上文提及的《与登莱道陶副史-海道运粮》一文,即是熊廷弼对山东登莱道陶副史的重要指示。

文中讲述了对从山东运粮经停盖州,再到三汊河的注意事项。文中写到:“勒令山东运官将船尽赴三汊河交卸,当速为变置,不可以一朝留……且由盖套至河三百里,一路浅碍,向无船行,无人识路……自盖套至娘娘庙,由海汊中行,自庙入河宽五六里,深不可测。”文中的盖套即指盖州大清河口。套,即河流拐弯的地方,如黄河的河套。而三汊河即在牛庄附近。由盖州至牛庄,中间经过辽河口的娘娘庙之地。此地河宽五六里,深不可测,显然指明了当年辽河口的地理概貌。文中提及的娘娘庙,应是指明永乐初年,朝廷为抗击倭寇的入侵而在辽河口修建的五座烽火台堡,随后由民间修建的天妃娘娘庙。

有关娘娘庙的具体地址,早已无遗迹可考且文字资料匮乏。在《辽东志》的《盖州卫山川地理图》中和《筹海图编》的图文中我们可知,娘娘庙位于梁房口墩(五台子)和梁房口堡(大官屯)中间的位置。如果从5个墩台中间的一个即光华路青堆子所在地,并且还应临近港口来看,当年的娘娘庙就应在现今市委广场即清代的东营子附近,这个地方在明清时期就应是一个人口稠密区。当年此地的三义庙及元神庙等建筑早在营口开港(1861年)以前就存在。此地临近辽河,应是一个港口。

在《与登莱道陶副史-海道运粮》一文中提及的“由庙入河宽五六里,深不可测。”说明当时的辽河口要比现今宽阔得多。从营口五个墩台中的大官屯、火车站青堆子、光华路青堆子的位置及军事常识来说,它们距河岸的距离都不超过一公里。那么通惠门墩和五台子墩也应类似,当年辽河口南端的位置就应在今日的德胜市场处。如今西部渡口、西大庙一带的陆地应是在明末清初时期形成的。

至于娘娘庙的损毁,有历史小说提到了明末的明军和后金军的战争,当年明将毛文龙和后金部队在营口周边进行过几次战斗,娘娘庙在战争中遭到了损毁。虽是小说,也应有一定的历史依据。

以上,是对明代营口娘娘庙新线索的简单叙述及初步判断,有谬误者望与有关人士相互商榷。

本文选自《营口春秋》2015年第2期



明代营口娘娘庙新探


如果您对营口的历史文化感兴趣或是手中有相关资料,欢迎您投稿到营口市史志办编辑的《营口春秋》期刊,与我们共同讲述营口的历史故事! 

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