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街巷|北城脚下忆横河

我们的街巷|北城脚下忆横河

我们的街巷|北城脚下忆横河

我所熟悉的街巷——

北城脚下忆横河(节选)

我们的街巷|北城脚下忆横河

(录制:金秀丽)

我们的街巷|北城脚下忆横河

宁波的老城现在看来是很小的,但在千年之前,就不能算小。建城的历史只能在方志里找到只言片语。唐代长庆元年(821),刺史韩察把明州的州治由小溪鄞江桥迁至三江口,“城四周围四百二十丈,环以水”,官府在城里办公,老百姓住在父母官的脚下。过了六七十年,一个叫黄晟的刺史又造了一个外城,“周围长二千五百二十七丈许,计一十八里”,把老百姓的住所也围了起来。老百姓把内城叫作“子城”,外城则称作“罗城”。一千多年以后,子楼的城楼屡建屡废,但依然在。爬上鼓楼, “欲穷千里目”,登高望远的感觉早被现代的高楼大厦弄得支离破碎。老城墙在民国初年就拆了,改成了环城马路。先前的六个城楼门成了路名。在以前,花上三块钱,叫辆黄鱼车,可以做个环城游。车夫乐意,乘客也乐意。现在自然不会有这样的人了,而这类瞎逛不知回家的人,宁波人谓之“游六门”。

我们的街巷|北城脚下忆横河

横河街,就贴着北城脚下。据《鄞县通志》载:“横河街,旧名双池头、横河头。”清光绪《鄞县志》作黉河头巷。因旧街南侧有黉(hóng)河流经,故名。民国时,把这个许多人看了一下子反应不过来“黉”字,依其谐音改成“横”字。“黉”是古代的学校,黉门客,就是读书人。康熙《宁波府志》载:“黉河,府治西北百步,四周学宫。”在几百年前的黉河岸约莫可以看到这摇头晃脑念四书五经的孔门弟子的影子,渐渐地这河也听惯了书声,沾了书生的光,命之为“黉河”。然而河早就填塞了,现在唯一能做证的就是横河街上还有三五棵“溪口树”。这些树,大可合抱,每逢夏天,遮天蔽日,夏夜的凉风吹来,从树上会掉下类似毛毛虫的东西,不知是花还是果实,让乘凉的人多了几分惊奇。溪口树喜欢生长在多水的地方,人们经常用她的嫩枝皮做“叫子”,能发出很尖的声音。

我们的街巷|北城脚下忆横河

这条街像一条弯曲的小河,两边多是一些民国时的房子, 掺杂着一些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房子。 生活在这里的人大都是一些上了年纪的人,银发如雪,佝偻着腰,脸上都是岁月的痕迹。自然,他们也不知道啥时候自己成了这个样子,只是一天一天、慢慢地他们老了,跟房子一样老。他们不愿爬楼梯,他们喜欢老墙门,喜欢坐在一起,喜欢“乱话三千”地讲大道,他们觉得这样“落胃”。这里除了一些不愿爬楼梯的老年人,就是一些外地人。有时候走过这里,都是一些外地口音,什么地儿都有。横河街的安逸让他们多了许多随遇而安的自在。

我们的街巷|北城脚下忆横河

横河街虞宅

我们的街巷|北城脚下忆横河

横河街林宅

从西往东一百来米的地,有一个老宅, 是典型的民国时期砖混结构楼房。朝街的大门,北向,并不高大。据老人们说,那门楣上原先有“载庐”一一匾,而今不知所踪了。走进去,两进房子,都是坐西朝东。第一进房子面阔六开间,两层。在民国,这样考究的房子算是大户人家了。据说这个房子是虞洽卿所建。虞洽卿的故居在慈溪龙山,这宁波北城脚下,约莫也是一处别业吧! 虞洽卿,小名瑞岳,按虞氏宗谱排列行第,属“和”字辈。取名和德,乡人呼之“阿德哥”。上海有谚云: “龙山大泥螺,三北阿德哥。”虞氏的一生有说不完的传奇,经历洋务运动、辛亥革命、九一八事变、抗日战争等,从一个三北拾泥螺的男孩,变成闻名上海滩的达人,从一个颜料学徒成为中国近代航运界的巨擘。从清末到民国的六十年间,他与中央和地方政府要员都有密切接触,其政治影响极大,然而他从没有认认真真地做过官,而是以商人自居,一心创办实业,尤其在航运业和金融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爱国爱家,热心公益,为人传扬。而这老宅,或许他在这里住过一段时间,已不得知了。王维诗云: “来者复为谁,空悲昔人有?”大概就是感慨随着岁月的流逝,像房子这样的财产,一会儿属于你,一会儿属于他,看似人是房子的主人,但几十年间,主人都不知所踪,而房子却成了真正的主人。它迎接着每一位过客,迎接着深夜的月色,诉说着一个一个传奇故事。

我们的街巷|北城脚下忆横河

短短的横河街,没有什么显姓大户,就现存的房子来看也多建于民国。不足百年,就已物是人非了好几轮。当年陈子昂登幽州台,大放悲情,天地悠悠,人生须臾。想来悲怆也是有一些道理的。

综合:宁波记忆

更多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