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感情傷害最大的不是出軌,是不能好好說話

“為什麼明明相愛,

到最後還是要分開。”

這是多年前很火的歌手迪克牛仔唱的一首歌裡的歌詞,唱盡了感情中的無奈和唏噓。

很多人都有類似的感受,但為什麼會有這麼矛盾的事情出現呢?

心理學的調查研究發現,很多感情出現問題,並不是因為在是否相愛這些核心的問題上出現了分歧,相反,情感裂紋更多是從一些容易被忽略的小事開始的,比如不能好好說話。

很多人在感情中付出了很多,但是在和愛人說話的時候,要麼喜歡抱怨,要麼喜歡吹毛求疵,指責別人,要麼是因為脾氣急,說話容易傷到別人。

美國的心理諮詢專家帕雷夏·伊文斯把以上這些情況稱為語言虐待。我們都知道身體虐待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情,但實際上,語言虐待引起的精神上的創傷一點也不必身體虐待帶來的傷害更小。

譬如, 因為覺得不好好說話是一件很小很小的事,很多人在意識上就不會太在意,更不會花時間和精力去解決。這樣,這一點點的負面情緒和不滿就會積累下來。它會通過逐漸消磨兩個人情感的方式,使得兩個人的情感“免疫力”出現問題,一旦遇到稍微大點的問題,感情很容易面臨破裂的危險。

對感情傷害最大的不是出軌,是不能好好說話

02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越是親密的人可能說話的時候越容易“相互傷害”?

簡單的說,我們可以把原因分為兩種:

一是不想好好說;

二是不會好好說。

1.不想好好說。

很多人在與外人溝通的時候,能做到理性,溫和和包容,但是在和家人溝通的時候,要麼經常顯得不耐煩,要麼就是沉默和冷暴力

為什麼會這樣呢?

這其實和溝通的情境不同有關。

在與陌生人、普通朋友等非親密關係的人交往時,因為不夠了解,同時溝通中會存在很多不確定性,為了溝通的順利,人們會調動自己所有的心理資源,包括理性和感性,來確保溝通的順暢。

這樣的溝通表面上可能很放鬆,但是內心往往處在一種緊張的狀態,因而不自覺的會承受一定的壓力。

但是回到家中,我們的心理會調整到一種徹底放鬆的狀態,希望可以放下心理上的防禦和麵具,真正的做自己。當兩個人都想做自己,都在用感性的心理狀態進行交流時,遇到分歧時變的情緒化就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了。

當然,可能也有的人會有疑問: 為什麼兩個人剛墜入愛河的時候,在一起時也很放鬆,但很少爭吵呢?

原因是,在認識初期,兩個人都想展示自己最好的一面。當兩個人都展示自己好的一面時,一方的付出會引來另一方更多的付出,於是溝通就會進入到一種良性循環狀態中。但是隨著感情的深入,各自的缺點和不足開始暴露。當兩個人開始向對方表達不滿時,爭吵和指責就會引發激烈的反擊,這時溝通就更容易陷進惡性的循環狀態中。

因此,愛多深,取決於兩個人溝通中的良性循環能有多深;而愛能持續多久,則取決於他們在溝通處於惡性循環的時候,能否及時的制止並扭轉溝通的方向。

2.不會好好說

只要我們身體健康,那麼說話就不是一件多難的事。但會說話和會表達還不是一回事,很多人就如何更好的表達自己這方面栽了跟頭。例如:

不能清晰的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

當我們不高興,有情緒的時候,一般很少會清楚明白的說出自己為什麼不高興。相反,我們可能更善於通過模稜兩可,甚至雜亂無章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感受,同時扯出其他很多相關問題甚至不相關的問題,讓問題變的更加複雜。

結果,溝通的話題常常偏離主題,從當前的問題扯到很多舊賬中去,溝通完全失去了解決問題的本意,變成了情緒上宣洩和對抗。

很多人只想表達自己,而不善於傾聽對方的真實想法。

溝通在本質上,是雙方交流各自的想法和感受,然後達成共識。但是要達到這點並不容易,因為只有兩個人都足夠剋制,心態上也足夠平衡,並且把注意力都放在解決問題上面時,才能夠實現。

但是在現實的感情生活中,相處的久了會讓兩個人都感受到不滿甚至委屈,並且認為自己的委屈對方是看不見的。因此當遇到問題的時候,人們會本能的急於表達自己,用情緒化的語言刺激對方,讓對方真正瞭解自己的感受(雖然客觀上這個目的很難實現)。

在這種情況下,很少人能安靜下來,認真傾聽對方的想法和感受。當兩個人都在說,而沒有人願意聽時,想好好說話也會變的很困難。

對感情傷害最大的不是出軌,是不能好好說話

04

那麼我們怎樣做,才能做到好好說話呢?

首先,要認識到好好說話的重要性。

有的人認為,只要兩個人感情深,其他問題都不重要,甚至認為講究溝通的方法和技巧是一種不真誠的表現。但是我們要知道,人們都是從對方的外在表現來推測對方的動機的。當你用指責等情緒化的方式說話時,對方會認為你動機就是找麻煩,而不是需要關愛。

因此,好好說話其實就是在照顧對方的感受,讓對方直接感受到你的愛,而不是還需要用理性來思考你是否還在乎ta。我們的心理特性決定了,當出現問題的時候,我們更習慣從消極的角度看問題。所以,假如你的話說的不好,別人就會認為你這人不好。

其次,表達時要學會提供完整信息。

人都是認知吝嗇者,也就是說在交流和溝通的時候,我們都不喜歡太多的思考,而更喜歡用直覺和所謂的第六感來進行判斷。因此,如果在表達時過於含糊,很容易被誤解。

在這種情況下,尤其是在一些很重要的問題上,要學會更完整的解釋我們對事情的看法。這個完整主要包括如下信息:

你觀察到的客觀事實

你的想法

你的感受

你對事情或對方的期望

通過以上信息,就可以完成的描述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我們的感受是什麼,又是怎樣看待這件事的,以及我們的願望和目的是什麼。通過完整的表達自己,可以減少很多不必要的誤解和衝突。

越是簡單的事情我們在意識上就會越容易忽視,而這些被忽視的小問題在積累到一定程度後,就會對我們的感情造成意想不到的危害。真正懂生活的人,往往是那些重視和懂得處理日常瑣事的人。

感情中

哪句話對你傷的最深?

歡迎在留言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