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X7,FD的落幕幾乎也代表了日本性能車風潮的落幕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經典車應該是大家的童年Dream Car——MAZDA(馬自達)RX-7。

RX7,FD的落幕幾乎也代表了日本性能車風潮的落幕

如果這樣沒有印象的話,那高橋兄弟的FC,FD想必你一定不會陌生【如果這還不知道,那就應該打屁屁,懲罰觀看頭文字D10遍】

很多人知道RX-7,其實就是源於那部島國動漫《頭文字D》,或許有很多都以為《頭文字D》對我們進行了日本汽車文化的輸出【在直接點就是同為動漫為日本車打CALL】,但我認為的是,這些進入榜單的車型一定都是源於自身優秀表現和市場的受歡迎程度

言歸正傳,RX-7一共有三代車型根據車身編號分別叫SA(SA22C/FB,這三個編號都屬於第一代,通常都叫SA),FC,FD;搭載轉子引擎,後輪驅動,“R”代表Rotary轉子引擎,“X”為代表未來的象徵記號,而“7”是馬自達內部的車型代碼。他是RX-3的替代車型並取代了當時其他搭載轉子引擎的馬自達車型

既然說到轉子引擎,那麼簡單說一下:轉子引擎由德國人菲加士·汪克爾發明,轉子引擎也稱為“汪克爾引擎”。轉子發動機與傳統往復式發動機的比較往復式發動機和轉子發動機都依靠空燃混合氣燃燒產生的膨脹壓力以獲得轉動力

這技術由熱愛技術的馬自達買回來放到自家車上運用【馬自達對技術的偏執在今天看來也沒有止步,從阿特茲(馬六)到今天還堅持自然吸氣,為此還專門研究創馳藍天】

轉子發動機的特點說人話就是:L4的排量,V6的動力,V8的油耗【我想正是因為這樣的技術才能使得RX-7的引擎艙可以做到如此的低矮(同時期的R32感覺引擎艙就鼓鼓的)】

RX7,FD的落幕幾乎也代表了日本性能車風潮的落幕

第一款MAZDA(馬自達)RX-7誕生於1978年,出自馬自達的首席設計師前田又三郎(Matasaburo Maeda)之手【MAZDA(馬自達)RX-8出自他兒子前田育男 (IkuoMaeda)之手,並且如今我們看到的“魂動理念”設計也是他兒子做的】

第一代車型是所有型號中銷量最好的【對此我猜測是因為當時日本也有排量稅的政策,得益於轉子引擎的功勞,當時第一代RX-7的排量低於1.5L】轉子發動機在當時除了擁有不錯的性能的前提下,還是一款效率非常高的發動機。

RX7,FD的落幕幾乎也代表了日本性能車風潮的落幕

MAZDA(馬自達)RX-7於1985年迎來第二代,此時的1.3L發動機在自然吸氣的情況下能擁有146P馬力【今天雅閣的2.0還不過155P】如果加上渦輪能達到182馬力【別克最新款家用MPV1.3T發動機僅有163P馬力】(果然轉子大法好)【而且在後期RX-7渦輪版能達到205P馬力,大眾的EA888三代機子220P馬力(2.0T)】

如果說SA有硬傷(比如被人詬病的懸掛),那麼FC是當時公認的一臺相當均衡的性能車。

RX7,FD的落幕幾乎也代表了日本性能車風潮的落幕

白色版是真的情懷。

RX7,FD的落幕幾乎也代表了日本性能車風潮的落幕

作為年輕人,我還是喜歡騷一點的顏色。

RX7,FD的落幕幾乎也代表了日本性能車風潮的落幕

1992年MAZDA(馬自達)推出了我最喜歡的FD【時至今日,我覺得FD的外形依舊沒有過時】,同時,秉承著錢不白花的原則,MAZDA(馬自達)採用連續雙渦輪增壓系統,把動力提升到了252P馬力(這是RX-7的時代,也是轉子發動機最輝煌的時代,再此之後轉子發動機被衝程引擎全面替代)

RX7,FD的落幕幾乎也代表了日本性能車風潮的落幕

RX7,FD的落幕幾乎也代表了日本性能車風潮的落幕

RX7,FD的落幕幾乎也代表了日本性能車風潮的落幕

RX7,FD的落幕幾乎也代表了日本性能車風潮的落幕

RX7,FD的落幕幾乎也代表了日本性能車風潮的落幕

RX7,FD的落幕幾乎也代表了日本性能車風潮的落幕

FD的落幕幾乎也代表了日本性能車風潮的落幕,日本車由當時對性能的極致追求轉向了節能經濟,以RX-7為首的“轉子”俱樂部尤其受到排擠【百公里30L的油耗,比5.7的坦途還要高】

【百科時間】:轉子引擎的消失除了政策的排擠外,還有一個重大的原因在於自身的零部件繁多,維修昂貴,故障率高的特點

2002年,RX-7停產,MAZDA(馬自達)的“轉子時代”結束

【珍惜經典,老車不死,PEAC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