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 頭條|青年汽車破產,“水氫汽車”落幕

11月10日,沉寂了許久的青年汽車品牌再次出現在公眾視野中,可惜這次並沒有令人震驚的黑科技出現,而是人民法院公告網的一份文書宣告了杭州青年汽車公司的破產。

“水變氫”之謎

把時間倒回今年的5月23日,一則《水氫發動機在南陽正式下線,獲得市委書記的點贊》的新聞迅速進入到人們的視線。據青年汽車集團董事長龐青年介紹,水氫發動機的基本原理是:車內特殊的轉換設置可以將水轉換成為氫氣,再將氫氣輸入氫燃料電池反應堆產生電能,從而驅動車載電機和引擎。

而水氫燃料車的最大秘密,在於一種特殊的催化劑。龐青年表示,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在不加油、不充電、只加水的狀態下,實現500公里的續航,轎車續航里程甚至可達1000公里。龐青年還說,無論是自來水、海水、汙水還是什麼水,催化劑都可以近乎零成本地將水轉化成氫氣,並送進氫燃料電池反應堆發電。

头条|青年汽车破产,“水氢汽车”落幕

仔細想想,通過化學反應將水轉換為氫氣,氫燃料電池反應之後又生成水繼續進行化學反應,而催化劑不會消耗,這難道不是永動機嗎?

回溯氫燃料汽車的發展史,1994年奔馳推出世界上第一款氫燃料電池汽車NECARI,但由於成本過高,並沒有實現量產。2013年底,韓國現代造出了世界首款量產氫燃料電池汽車iX35 FCV。2014年底,豐田完成了旗下氫燃料電池汽車Mirai的技術驗證並實現量產上市。20多年的發展都沒能讓車企選擇用水實時制氫為燃料電池供能,不禁讓人懷疑水氫燃料車的真實性,甚至認為,這只是一個為了獲得地方政府資助的噱頭。

後來,根據相關文章解析,所謂的水氫燃料汽車,其實是依靠鋁合金粉末、催化劑和水的化學反應制氫,坐實了吃瓜群眾的想法。這場鬧劇的根源,就是企業冒著技術風險,來吸引地方政府關注,獲取扶持。

五個月之後,人民法院公告網顯示:“因杭州青年汽車有限公司的破產財產已經分配完結,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第一百二十條之規定,本院於2019年10月21日裁定終結杭州青年汽車有限公司破產程序。”而杭州青年也不是青年汽車集團旗下第一個破產的子公司,法人老龐也早已被列入失信名單了。

“騙補”背後

2017年2月,工信部發文對金華青年汽車等7家騙補車企開出罰單,處罰結果包括撤銷這7家汽車製造商生產騙補產品的公告,取消其相關騙補產品的生產資質;暫停這7家公司申報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的資質。金華青年汽車被開罰單的原因是因為245臺新能源車實裝電池容量小於公告中的數據。

在這個背景之下,青年汽車仍向政府申請鉅額補貼。2018年5月12日,浙江省科技廳公示了2017年及以前年度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助資金申報資料車輛信息,共5家車企獲得補貼款約8.9億元;其中金華青年汽車申請補助為7417.98萬元。

头条|青年汽车破产,“水氢汽车”落幕

同時,中國裁判文書網在11月12日的發佈的“項軍受賄一審刑事判決書”中透露,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被告人在上海新能源汽車數據中心任職期間,利用負責審核新能源車企新車型數據接入符合性等工作的職務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多次收受現金。行賄方涉及15家新能源車企。

據記者瞭解,上海新能源汽車數據中心是上海市唯一一家新能源汽車及其充電基礎設施公共數據採集與分析機構,該數據中心與上海市新能源汽車的審批工作掛鉤,而且上海市明確,凡享受上海地方基礎設施補貼的單位,其數據均需要傳送至該中心。結合事發時正好是新能源汽車補貼的紅利時期,不由得讓人聯想,受賄的員工利用自己的身份為多家車企的產品進入上海或為其拿到上海補貼提供了便利。

合理開發“氫能”

今年6月,新能源汽車補貼遭遇退坡,國家補貼退坡幅度高達50%,並且取消地方補貼。今年10月,新能源汽車市場產銷遭遇四連降。對於車企來說,要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了。對於消費者來說,一開始準備好買車的錢不夠了。

在補貼的吸引下,國內湧現出了一批跟風造車的企業,生產一些成本低廉的新能源汽車來獲取補貼。本是用來加速行業發展的“良藥”,卻沒想變成某些企業中飽私囊的“外快”。

头条|青年汽车破产,“水氢汽车”落幕

雖然,2020年,我國新能源補貼將全部取消,卻出現了更多看準中國市場的外資企業。日前,工信部發布的第325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中赫然出現了特斯拉上海工廠的名字,這標誌著其正式獲得了生產許可,國產Model3量產在即;豐田計劃在2020年針對中國市場推出不少於10款純電動汽車,而且將實現在中國本地化生產;大眾宣稱,將投入100億歐元加快實現新能源新車型的量產,其中近40款新能源汽車將在中國本土生產,到2025年在中國市場投放

150萬輛純電動汽車。

可以說,我國車企面對的是一個機遇與挑戰並存的時代,如何在傳統車企、造車新勢力、外資企業的三方混戰中存活下來,每一步都需要仔細規劃。從好的方面來看,這將在很大程度上推動我國車企技術發展,增強競爭力。同時,也能篩選掉一部分靠著補貼混日子的企業。

我們應當承認,在純電動汽車的發展上,我國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有些產品能夠超越國外同級產品,這要歸功於國家補貼以及政策支持。但不得不面對的是,我國在氫燃料電池汽車技術的發展上確實不及日韓等國,日本在氫燃料電池汽車技術、配套設施以及銷量上都是全球領先。

在《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中,明確了氫燃料電池汽車作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重大意義,同時,考慮到氫燃料汽車的開發和製造成本,在補貼全面退坡的情況下,國家仍保留著對氫燃料電池汽車的補貼。在這種支持下,企業應當堅守一份打造大國重器的決心。引用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汽車市場研究分會秘書長崔東樹的一句話就是:“地方政府也應該擦亮眼睛,規範招商引資的評價程序,這樣才能夠防止出現問題。”

头条|青年汽车破产,“水氢汽车”落幕头条|青年汽车破产,“水氢汽车”落幕

關於我們:

新能源汽車界為工信部主管、賽迪研究院主辦的新能源汽車報官方公眾號,以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推廣應用為己任,以提升技術創新能力為目標,與產業共成長,與讀者同歡樂。

歡迎投稿,投稿郵箱:fanzhegao@ccidmedia.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