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孩子旅行,怎樣做到邊學邊玩?(一位特級教師的親子出行指南)

带孩子旅行,怎样做到边学边玩?(一位特级教师的亲子出行指南)

成都教育發佈

成都市教育局唯一官方微信平臺,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吧!

國慶假期,相信很多家長會帶著孩子一起出去旅行。然而,大多數家長都習慣“包辦”家庭旅行——孩子的吃穿住行全部由父母張羅,旅行路線、旅行攻略也大多由家長來制定。其實,這種旅行方式早就應該改變了。

如何更好地利用這個假期?不僅讓孩子玩得好,更能增長見識、掌握本領,得到歷練呢?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北京四中語文特級教師連中國的建議!

带孩子旅行,怎样做到边学边玩?(一位特级教师的亲子出行指南)

行前幹什麼

翻閱、查找、設計

旅行前的設計安排,父母可以不必親力親為或直接交由旅行社完成,可把這個環節交給孩子,由孩子自己設計旅行方案,規劃行程,充當嚮導;父母則可退到幕後做導演。

如果是自助遊,父母可以要求孩子設計出最經濟合理的旅行路線,確定旅遊行程,規劃遊覽項目,安排途中的衣食住行等。

如果是與旅行社合作,那就讓孩子與旅行社洽談項目,提出更改建議,完成手續。

在此過程中,孩子將學會如何策劃項目,如何實施計劃,如何銜接各個環節等;不僅如此,孩子還會從中學會如何調動自己的知識儲備,如何補充自己的知識缺漏,如何尋求幫助,如何與人交涉……如果每一個假期都有這樣的鍛鍊機會,那麼孩子的綜合能力肯定會在一次次的實踐中得到快速提升。

必要的放手,就是成就;總是不肯放手,就很容易培養出阿斗。

带孩子旅行,怎样做到边学边玩?(一位特级教师的亲子出行指南)

旅行中做什麼

交流、點撥、感悟

出門旅行的目的不僅是放鬆,更可以開闊眼界,擴充知識,豐富內心,涵養精神。但有時我們會將旅行變成這樣的情況:懶得去聽導遊的講解,一心只想抓緊時間拍照、打牌、玩遊戲,昏昏欲睡……

旅行中,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做這些:

01

讓孩子理解——山水就是地上的文章

旅行中,家長要幫助孩子認識:美麗的山水其實是地上的文章。它需要我們用眼、用心來解讀它。讀懂自然,就能讀出自己。

來到海灘,可以給孩子講解海底生物,拿出地圖看看世界的海洋,一起讀讀凡爾納的《海底兩萬裡》;行走在風景中,可以告訴孩子怎樣將自己感受到的美景描寫表達出來;來到名人舊跡,可以一邊觀景一邊背誦他的相關詩文;面對歷史,可以帶領孩子一起走進那段歲月,感受歷史的深沉厚重,人性的多重複雜,回憶英雄的偉岸堅毅,坦蕩從容……

親臨式的閱讀、山水間的閱讀、文化現場的閱讀;在閱讀中一家人的坦誠交流:這些帶給孩子的感受和改變是我們無法估量的。

02

教會孩子用心去感悟景色

用心感悟貯存的最好方法是寫一些旅遊日記。寫,會讓“看”富有目的並且產生情趣。簡單的、有一搭沒一搭的、鬆鬆垮垮的“看”,就會變成一個富含激情的吸納、提取、熔鑄、升騰、發展、思考的過程。眼前“看到的”,再與孩子去之前所存儲的內容兩相發酵起來,孩子旅行的興趣增強了,整個“人”也不自覺地提升了。

不僅是孩子,家長如果也能將自己一些小小的感悟寫在手機上,短信或微信發給孩子,效果會更及時。家長當然也可將更詳盡的內容記在筆記本上,晚上留與孩子一起交流。

寥寥數語也好,洋洋大觀更佳,這樣的文字不僅記錄了風景,記錄了收獲與感悟,也同時記錄下了我們曾有的快樂時光。這樣的記錄最後也會融成美麗的風景,永駐在我們的生命中。

带孩子旅行,怎样做到边学边玩?(一位特级教师的亲子出行指南)

旅行後做什麼

補充、沉澱、內化

行程結束後,可以讓孩子留出一段時間對這次旅行進行梳理和補充,進行一些歸納和總結,讓所獲的知識和情感進一步沉澱,進而內化為自己的性格和精神力量。

01

幫助孩子完善旅行日記

旅行畢竟是匆忙的,在匆忙中寫就的日記需要修改,一些資料需要進一步查證,還有新的感悟體會需要增添。提醒孩子別把這些輕易丟掉,及時拿起筆將它們補充完善。

還可再補充一些相關文章,讓孩子看:遊罷西湖,再看看餘秋雨先生的《西湖夢》;遊罷張家界,再看看卞毓芳先生的《張家界》;遊過武夷山,再讀讀南宋朱熹的《武夷棹歌》……這些補充一定會讓孩子有更多的感觸,更多的體悟。這些體悟不單單會呈現在日誌中,還會在孩子的內心中沉澱下來,蓄積起來。

02

進一步激發孩子的興趣

在旅行中,孩子對一切都有可能產生好奇心。山水、古蹟、園林、陵墓、建築、歷史、風物,都有可能引發他們廣泛的興趣。但旅行的匆忙和短暫,決定了這種興趣的短暫性。因此,行後,父母可進一步激發孩子的興趣,避免這樣的興趣終結在旅行後。

例如,孩子參觀明清皇陵後,喜歡上了這一段歷史,父母可採取一些辦法再激發孩子的興趣,如進一步閱讀相關書籍,和孩子一同上圖書館查找資料,鼓勵孩子向專家提問,帶著問題再次遊覽等。

每一位爸爸媽媽都可以根據孩子的特點,採用靈活多樣的辦法,促發孩子下一步更濃厚的探知趣味。

03

與孩子一起探索問題的答案

走進一片風景,走進一座古蹟,就有可能是走進了一片疑問。這些疑問,讓孩子有了研究的意識,有了探究的動力。

行後,父母可以鼓勵並支持孩子把這種疑問繼續探究下去,和孩子一起認真查閱資料、探討研究,把一個疑問變成一串疑問,把這些疑問變成孩子學習的嶄新動力。

也許我們的結論不如專家的結論準確精闢,但在研究問題時,我們和孩子一起真誠地投入,執著地鑽研,這種面對問題的研究精神往往會大於問題本身的答案,帶給孩子的影響更是空前而巨大的。

带孩子旅行,怎样做到边学边玩?(一位特级教师的亲子出行指南)

風景,其實就是一座書院

旅行,也可以是一種很好的教育

在今年的假期中,

讓我們和孩子在這座書院中邊走邊讀吧!

带孩子旅行,怎样做到边学边玩?(一位特级教师的亲子出行指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