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湖北省公安县

公安道情艺术的历史比较悠久,流传区域也比较广阔。它属道教声腔艺术,

源于唐代道教在道观内所唱的经韵,宋代后吸收词牌、曲牌,衍变为在民间布道

时演唱的新经韵,又称道歌。用渔鼓、简板伴奏,是传道者宣传教义及募捐化缘

的工具,后来被一些民间艺人学习后带入民间。公安道情入选第三批省级非物质

文化遗产曲艺类名录

我的家乡湖北省公安县

三袁传说是关于晚明著名文学流派“公安派”代表人物——“公安三袁”的

传说故事,是历代人民群众根据“三袁”的生平事迹演绎、创造、口头传承下来

的,并在湖北省公安县及周边地区广为流传。“三袁”是指袁宏道,袁宗道,袁

中道一起时称三袁。三袁传说入选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学类目录。

我的家乡湖北省公安县

饮食文化

公安有几样比较有特点的小吃,虽然可能也见于湖北其他县市,但味道不

错,有一定的特色。远在他乡的游子无不每时每刻都在想念家乡的小吃。

1、豆皮子

用大米、绿豆,还有面粉,最好是荞麦,按一定比例混在一起,用石磨现

场磨成浆,再立即放到锅里,一阵大火过后,米浆成了一张面皮。面皮摊凉,再

由妇人快刀,将其切成细条,尔后晒干,这就成了公安的特产豆皮子。

我的家乡湖北省公安县

2、锅盔

锅盔,一种烤制的面食。一个废旧油桶,揭去上盖,里面用耐火的泥土糊

成肚大口小的空间,再配上一块案板,这就可以开张了。制作锅盔一般是两个人

,一人称白案,负责在案板上揉面,不断将一团团发酵的面在手中搓弄,直到觉

得满意后,再放在一旁醒着;另一个则可叫成红案,根据顾客的需要,甜就加糖

,咸则加盐,甚至还可以加辣椒,油重油轻,悉听尊便。

我的家乡湖北省公安县

3、牛肉炉子

炉子,在公安方言中跟火锅的意思相近,类似现在流行的鸡煲那种煲。有

牛肉一条街,味道堪称一绝。湖北公安县的老乡到北京、武汉,过年给亲戚送礼

常常送“牛肉火锅”。这“牛肉火锅”,一切都被打点整齐,红的肉,白的油,

被冻得硬硬的。放在锅里化开,很快就还原成一锅香气扑鼻的牛肉火锅。

我的家乡湖北省公安县

4、鱼糕

糕做法简单,鱼肉剔骨后剁茸,掺鸡蛋、豆粉、白酒等,做糕后蒸熟。切

成块装碗再浇上调料,一份美味的鱼糕就做好了。鱼糕雪白晶莹、芳香扑鼻,嫩

滑不腻。

我的家乡湖北省公安县

5、柞胡椒

胡椒即指辣椒,是将糯米粉、辣椒、藕等放在一起过油煎炒制成的。

我的家乡湖北省公安县

6、灌胡椒

取糯米磨成粉状,红辣椒洗净去辣椒籽,中间掏空。灌糯米粉于辣椒中,

置于坛中。放置月余,可蒸或炒食。

我的家乡湖北省公安县

7、米豆腐

选用优质的大米精制而成,色泽金黄或翠绿,因柔嫩如豆腐而得名。

我的家乡湖北省公安县

公安方言

1.么子----什么,通常用在疑问句中,后跟问号;同义的还有“耸过”。

如:你的搞么子嗒?普通话:你在做什么呢?

2.则事嗒----可以、行、没问题等,常用于对方祈使句的回答。

3.炮----数量词,十个的意思,一炮个就是十个

4.低噶----一点点,数量很少。

5.七----吃的意思

6.能那、 能那噶----尊称,都是“您”的意思

7.日白----聊天,侃大山,说谎话;同义说法:日卵谈。

8.拐打----不得了,出事了,表惊讶的意思。

9.香过----刚才、过去很短的时间内。

10。郎门搞嗒----怎么了,怎么办。

我这里就举了10个很常用的方言,要是全部写,我估计写都写不完。

这就是我可爱又美丽的家乡--公安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