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为什么有“昆仑奴”, 昆仑奴到底是什么和昆仑山有何关系?

在盛唐有一种"昆仑奴"出现,那么传说中的"昆仑奴"究竟是什么?各位是否对昆仑奴有所了解呢?昆仑奴和昆仑山有没有关系呢?盛唐时期,不仅国内百姓安居乐业、市场繁华,唐朝的地位在众多国家中也是稳居首位的,算得上是一个超级大国的形象。在当时,有不少外国使臣前来大唐访问、学习,这些在不少史料中都有记载。唐朝百姓十分友好好客,对待外国来的友人也非常照顾,完全没有种族差异、肤色差异。但是相传唐朝有"昆仑奴"的存在,那么为什么产生昆仑奴?昆仑奴的存在意味着什么吗?和我们所说的昆仑山有什么关联?实则这里说的昆仑是指古代的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一代,并不是和昆仑山有关。当时唐朝的繁盛传到国外,一些生活困苦的外国穷人就想方设法到唐朝来贩卖苦力为生。

唐朝为什么有“昆仑奴”, 昆仑奴到底是什么和昆仑山有何关系?

昆仑奴品行良好,吃苦耐劳的精神十分值得人尊敬。他们干起活来力气比唐人力气大,任劳任怨,且具备攀岩走壁的能力,体格健壮,深得唐人的欢心,不少人争着用这样的劳力,昆仑奴在当时相当有市场。昆仑奴肤色偏黑,着装十分怪异,经常上半身赤裸,下身只裹着短裙,浑身透露出野蛮的味道,因此不少唐人就认为他们来自于贫穷的马来西亚国家。他们的肤色像极了印度人,于是又有人认为他们来自印度。而印度作为大唐的邻国,若说他们是随着阿拉伯人来到内地也不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唐朝为什么有“昆仑奴”, 昆仑奴到底是什么和昆仑山有何关系?

多年之后,经过多方论证得出昆仑奴是属于亚洲黑人。主要是由印度向中国内地销售奴隶,其实也并不叫"昆仑奴"而叫"柴棍",一传十十传百这样就成了"昆仑奴"。昆仑奴的名字由此而来,他们非常聪明,学习能力极强,因地制宜的本事也高。从印度到大唐,不同的文化习俗,不同的语言交流,他们能很快适应大唐的环境,而且熟悉当地的语言。不仅如此。还学习大唐的乐器、舞蹈、歌谣等。

唐朝为什么有“昆仑奴”, 昆仑奴到底是什么和昆仑山有何关系?

后来到了明代以后就很少有昆仑奴了,据悉是因为当时印度国家贫困,自顾不暇,再也没有精力组织奴隶的贩卖了,于是昆仑奴在大唐越来越少。从昆仑奴的存在足以见得大唐的强盛不只是空穴来风,而是真真切切的繁荣,并且在当时享誉海外。唐朝的蚕丝绸缎、珠宝珍玩、金银武器让国外人民羡慕不已。而且盛唐盛在方方面面,百姓安居乐业,人丁兴旺,粮仓富裕,兵强马壮。正是大唐的繁荣富强才出现了不少来自外国的昆仑奴,所以和昆仑上一点关系都没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