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遇到了金钱:如果二选一,你站在哪一边?

爱情遇到了金钱:如果二选一,你站在哪一边?

80后和90后们崇尚自由,所追求的是一种自由自在、无所拘束的生活方式,对于爱情也是一样。

影视剧《裸婚时代》有句经典台词:“无车无房无钻戒,不办婚礼不蜜月,没有婚纱没存款,裸婚,你愿意吗?”

很多人总认为爱情是婚姻最大的基础,如果有人把爱情或者婚姻与物质联系在一起,就好像是侮辱了爱情和婚姻一样。

不过,还有相当一部分的新生代认可“婚姻必须有物质保障”这一观点。

这两种观点从本质上来讲并没有对错之分,但婚姻确实不像有些人想象的那么简单。

现在80后和90后的婚姻问题是大家的热议话题,越来越多的电视剧开始演绎现代年轻人的婚姻与家庭。为什么呢?因为大家都在关注着这个问题。

下面我们从恋爱和结婚这两个方面来看看婚恋中的经济学。

1.恋爱经济学。

恋爱和婚姻是两个概念,人们总是把爱情和婚姻混为一谈,认为婚姻只是爱情的“升级版”,但事实并非如此。

在没有结婚之前,感情是维系两个人关系的纽带,彼此也都会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对方,比如有涵养、识大体等。

恋爱中的人觉得,只要我爱你,你爱我,好像什么事情都能解决,想法确实很美好,但是恋爱、婚姻还是不能离开“经济”这个词。

一般情况下,在恋爱初期,男生会请女孩吃饭、看电影、诳街等等,这些“恋爱项目”很大程度上建立在男方的经济基础上;

恋爱中,男方往往还要靠“意外的惊喜”、节日的礼物等巩固恋爱成果,这些也是建立在男方的经济基础上;

等恋爱到了稳定、成熟的阶段,女方偶尔会为男方买衣服、鞋子,男方也会为女方买一些实用性的东西,甚至双方的钱都会放在一起,不分彼此,这时候所有的开销也都建立在双方共同的经济基础上。

当然,这种恋爱的过程并不是所有人都会经历,但是无论多么圣洁的的恋爱,都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作为支撑。

任何女孩都很难喜欢上一个吝啬小气的男生,因此,如果舍不得为爱情投资,男生便很难收获一段甜蜜的爱情。

爱情遇到了金钱:如果二选一,你站在哪一边?

2.婚姻经济学。

《裸婚时代》中的刘易阳和童佳倩因为爱情而结婚,家庭的阻力并没有成为他们不在一起的理由,反而给了他们更坚定的决心。但最终,他们却在现实的残酷下选择了离婚。

的确,婚姻不可能用金钱架构,但离开了物质基础的婚姻,也不可能抵挡现实的“风雪”。

李梦然是个非常平凡的女孩子,她最大的希望就是能过上安稳、舒适的生活。但是,在结婚没多久之后,她却离婚了。

对方曾经是她心目中最帅气的白马王子,一开始相处的时候,李梦然觉得自己非常有福气,竟然能够找到一个这么帅气又温柔的老公。

因此,尽管他没有钱、没有车,也没有存款,尽管家人一再反对,她还是执意嫁给了他。

但是结婚还不到一年,两人之间的矛盾就不断升级,而吵架的因由往往是某一方对物质的要求激怒了另一方。

梦然总以为他们能熬过去,能把婚姻维持下去,但现实却比想象中要残酷得多。没有办法,两人只好选择离婚。

经历过这件事情以后,梦然再婚的条件之一便是要求对方必须有一定的经济基础。

也许并不是故事中的女孩子太势利,而是现实太残酷,我们在婚姻中不得不面对物质所带来的烦恼。

刚开始的时候,可能大家都认为只要有爱情,婚姻就会幸福。可事实上,婚姻并不是你情我侬就能长久,它更是一种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生活。

在只有感情而没有物质基础的婚姻中,感情就像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外表美丽,却不实用。

爱情遇到了金钱:如果二选一,你站在哪一边?

最开始的两个人因为爱情而结婚,可是结婚后,两个人都有了责任——家庭的责任。柴米油盐、生活必需品、人情礼仪这些都需要金钱,甚至将来有小孩需要抚养、教育,家中还有老人需要赡养等等,这些全都要经济基础来支撑。

爱情固然很美好,但当一个人身上背负了太多的责任时,他往往就无暇顾及更多了。因为只有拥有一定的物质条件,他才能在生活的重压中撑下去。

民间有句俗语:“贫贱夫妻百事哀。”这句话把婚姻说得非常通透,没有经济作支撑,生活中难免会有磕磕碰碰。

金钱并不能买到所有东西,也无法让人获得最真切的幸福。可是,没有金钱,也许连最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到。

“花朵”和“面包”的价值根本无法衡量、对比,这一点只有亲身经历过婚姻中的种种困窘的人,才会有深刻的体会。

结婚是要过日子,这是比较现实的一个问题。当婚姻中的两个人都没有办法解决经济压力的时候,就会出现像李梦然一样的问题。

双方就会在无形中向对方施加压力,让感情在吵架的过程中“崩盘”,曾经山盟海誓的两个人就会成为生命中的过客。

很多人认为经济基础是对婚姻的一种亵渎,但我们要面对现实,没有经济基础的婚姻就像危墙,一点风吹草动就可能坍塌。

很多人都在研究离婚率居高不下的原因,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往往就是最简单的问题:两个人在物质上不能相互满足。

不管是房贷问题,还是因为生活质量达不到彼此的要求,这些有关经济的问题都能在某个不被关注的时间成为争吵的引爆点,于是,爱情就在“经济”的“冲击波”下,土崩瓦解。

爱情遇到了金钱:如果二选一,你站在哪一边?

并不是现代人让婚姻变了味,而是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得认真去考虑我们的感情和生活。

有人说:“情感只是婚姻的一个面,而经济基础却是协调婚姻的任何一个点。”事实确实如此,没有了物质基础的维系,我们怎么能在婚姻中得到幸福和快乐呢?等我们忘记了爱情的浪漫和美好,还能有什么支撑我们走下去呢?

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婚姻也是这样,如果只看到了感情的甜蜜,却没有看到现实的残酷,那么就可能会走向离婚这条道路。

看清爱情和婚姻的本质,对于一个家庭幸福质量的提升是非常有帮助的。

很多人认为爱情只是功利性的结合。虽然事实并非完全如此,但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功利色彩”在生活中也必不可少。

有一段话说得好:“人类进入现代文明社会,婚姻的构成也极像一家企业,他们以入股的形式,经营着一家类似于股份制的公司。所有参股成员,都按照各自的优势而入股,比如有人拥有技术,他可以以技术入股,有人拥有资产,他可以以资产入股。然后根据分工与合作的原理,经营着这个家庭。”

所以我们认为,婚姻是爱情、亲情在责任上的统一体,这种责任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才能把家庭经营得更好。

如果在两个人的婚姻生活中,只有一方付出,而另一方只知道索取的话,这样的婚姻并不能长久。也许在短暂的时间内并没有什么激烈的矛盾发生,可其中隐含的问题却很多。

婚姻中,“隐形经济”也需要公平,只有在平等的现实状况中,彼此才能相互体谅,相互理解,创造幸福的婚姻生活。这些都是我们满足物质基础后,需要考虑的问题。

爱情遇到了金钱:如果二选一,你站在哪一边?

李芳玲已经三十一岁了,虽然她长相漂亮,也和好几个帅气的男人谈过恋爱,但是还没有选择合适的对象结婚。

“好像帅气的男人都不知道去奋斗一样,为什么连我最起码的经济要求都不能满足呢?”芳玲总是郁闷地抱怨着。

在芳玲的眼里,男人只有拥有了足够的经济实力,才有资格谈结婚。如果一个男人连自己的生活都无法保障,又怎样去满足妻子和孩子的要求呢?

“觉得女人现实的最根本原因是男人没有能力”,这句话是现在很多人都认可的观点。女方敢于在结婚前把条件列数清楚,从另一种层面上来讲,也是对未来生活质量的一种规划。

有人说:“婚姻的基础就像国家的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虽然很多人厌恶这种“买卖婚姻”式的谈婚论嫁,但生活就这么现实。

更何况,女方所要求的物质基础是婚后双方共同拥有的。

如果在爱情中,双方都不积累和经济有关的东西,那么结婚以后多半会因为这方面的原因闹矛盾。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人们看待婚姻越来越理智的表现,在现实情况下,他们没有被爱情冲昏头脑。

游离在家庭之外、忽视社会要素的纯粹的感情都没有办法存在,因为婚姻不仅仅是一种爱情的表现形式,还意味着一个家庭的诞生。

这便是每个在婚前花钱如流水的人,在婚后都会变得节俭的原因,因为他们很清楚结婚之后自己需要承担更大的责任。

关于经济条件和爱情婚姻的关系,不知道你怎么看呢?欢迎留言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