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不入川,老不出蜀,中年男呢?——我的出轨经历

四川地区有句流传千年的民谚:“少不入川,老不出蜀”

。十五年前导演老谋子曾为成都拍过一部宣传片,叫《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从市井小民的视觉,向世人讲述了一个关于成都温柔而又闲适生活体验的故事。

其实自古以来,成都就是个风水宝地,地处平原的它周边高山林立,北有秦岭大山脉,西边则是风景如画的川西高原,南面背对的是云贵高原以及大巴山脉的天然屏障。这种天然的地理优势不仅造就了宜人的风景气候,也促进人类在此兴旺繁殖,当然也催生了巴蜀文化。三星堆文物的考证让世人仰望巴蜀文明,催逼我国的文史专家们尽早改写中华文明史(三星堆出土文物证明,巴蜀文明有可能要早于中原文明1000年左右,其四五千年前的出土文物的艺术水平及制作工艺均远超好几个世纪后的中原文物,由此推断巴蜀地区是当时世界最繁荣、最文明的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及生存环境造就生活在这里的居民从无衣食之忧,不需要为了生计玩命,于是人们便可以拿出大把的时间品茗、搓麻,享受“悠哉游哉”的生活。大诗人李白曾经感叹“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所以,早有古训“少不入川,老不出蜀”,意思就是这天府之国实乃温柔之乡,除好吃、好喝、好山、好水之外,还有美女如云。少年若无胸怀天下之志,难以经受考验,很容易流连忘返,乐不思归,到头来一生平淡,难成大事。

我虽来过成都数次,但均匆匆忙忙路过,莫有机会细细地品味成都人的悠哉游哉生活一直是留在我心中的憾事。为此,今年专门利用休假时间入川,近距离地体验一次“少不入川,老不出蜀”是个啥滋味。

不多说了,有图就有真像。上图!

少不入川,老不出蜀,中年男呢?——我的出轨经历

来成都第一印象就是茶楼茶馆多,河边、树下、公园里、小巷中,到处可见镶着大大“茶”字的茶旗。有人做个这样有意思的比喻,在成都,只要找到一个公厕,周围必有数个茶馆,此话绝非危言耸听。这是小巷里露天茶社的一角,里里外外坐着满满的茶客。

少不入川,老不出蜀,中年男呢?——我的出轨经历

成都的茶馆其实不只是一个饮茶的地方,光顾茶馆就是为了寻求一种安逸和淡泊。我也入乡随俗,泡上一壶茶,背靠小竹椅,很快就进入当地人悠哉游哉的生活状态。

少不入川,老不出蜀,中年男呢?——我的出轨经历

水塘里支张桌子及几把椅子也是茶社,来此的人络绎不绝。

少不入川,老不出蜀,中年男呢?——我的出轨经历

一杯盖碗茶,一把竹椅,一张方桌,成都人一整天的时光可以就这样简单的流逝。此时管你中美贸易战如何风起云涌,成都人照样在眼前的方寸之地平淡悠闲。

少不入川,老不出蜀,中年男呢?——我的出轨经历

成都人要约人,80%开口就是“今天出来耍一哈么”,大家彼此能心照不宣,聚在一起,喝喝茶,聊聊天,打打牌,谈谈事。不到成都,不知道啥叫血战到底,原来是麻将规则。

少不入川,老不出蜀,中年男呢?——我的出轨经历

智者乐山山如画,仁者乐水水无涯。从从容容一杯酒,平平淡淡一杯茶。

少不入川,老不出蜀,中年男呢?——我的出轨经历


少不入川,老不出蜀,中年男呢?——我的出轨经历

老不出蜀-----就是有时间在习惯的地方发发呆,与熟悉人耍耍牌,要的就是这种心如止水的淡定

少不入川,老不出蜀,中年男呢?——我的出轨经历

如今城市变迁日新月异,可无论怎么变化,茶馆依旧闲淡又自然地生根在成都人的生活里。瞧,茶桌支在水塘里,聊天、打盹、打牌,风中的斑白漂浮着阳光的味道。

少不入川,老不出蜀,中年男呢?——我的出轨经历

掏耳俗称“小舒服”,是一种艺术和技术融为一体的民间手艺。在成都及附近各茶馆均可见到一群靠这门技艺生存的掏耳师傅,他们被称为采耳师。

少不入川,老不出蜀,中年男呢?——我的出轨经历

采耳师们拥有着数十种掏耳工具,如耳扒子、鹅毛棒、铗子、震子、马尾、刮耳刀、耳起、棉花棒、酒精、双氧水、头灯等。掏耳是民俗七十二行中的一技,也是四川特有的一种耳文化。你如果不亲身体会,你是无法体验到掏耳朵是多么的销魂。

少不入川,老不出蜀,中年男呢?——我的出轨经历

成都人如此奢侈地享受时光,真让我这个外乡人艳羡不已。茶韵悠香,只有摒除凡尘俗事的内心才能品味的到,也正因如此,成都茶馆里的茶香似乎更沁人心脾。


乐山篇

少不入川,老不出蜀,中年男呢?——我的出轨经历

乐山距成都100多公里,围绕着著名的峨嵋山周围。抵乐山后即入住眉山深处客栈,刚才还经受着太阳的炙烤,仿佛被安置在蒸笼里一般,瞬间就需盖着棉被过夜,爽!........

来乐山的重要目的是见识一下当今世界唯一还在运行的蒸汽火车。感受一下穿越回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一次坐火车的感觉,当时从南京到上海慢车可是要近12个小时哟。绿皮火车位于四川南部的小县城——犍为县城西20公里处的芭蕉沟煤矿,如今已成为一个矿山地质公园了。

少不入川,老不出蜀,中年男呢?——我的出轨经历

芭蕉沟煤矿是明朝既已开采的古老煤矿,抗日后由英国人与民国政府合资扩建,解放后仍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如今矿山已中止开采,遗址成为嘉阳国家矿山公园。

少不入川,老不出蜀,中年男呢?——我的出轨经历

过去运送矿石的小铁道及小火车(也称嘉阳小火车)仍在运行,只是不载货,只运人了,是目前国内乃至全世界唯一还在正常运行的客运蒸汽小火车,享有“工业革命的活化石”,“工业革命的绝版景观”,比大熊猫还要珍贵的国宝之美誉。

少不入川,老不出蜀,中年男呢?——我的出轨经历


少不入川,老不出蜀,中年男呢?——我的出轨经历

嘉阳铁道始建于1958年,全长19.8公里,轨距762mm,隧洞6座(总长905米),弧线109段,最大坡度36‰。

少不入川,老不出蜀,中年男呢?——我的出轨经历

图中的蒸汽机车现有6辆,是石家庄动力机械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仿制机车,型号为ZM16-4,牵引力3168公斤,锅炉工作压力13公斤,最大时速35公里,现载客时速控制为20公里。

少不入川,老不出蜀,中年男呢?——我的出轨经历

小火车的车厢较普通火车略窄,一排只能坐四人

少不入川,老不出蜀,中年男呢?——我的出轨经历


少不入川,老不出蜀,中年男呢?——我的出轨经历


少不入川,老不出蜀,中年男呢?——我的出轨经历

小火车一天运行四班,19.84公里长收费80元,运行约四十多分钟

少不入川,老不出蜀,中年男呢?——我的出轨经历

小火车穿行在向日葵丛中

少不入川,老不出蜀,中年男呢?——我的出轨经历


少不入川,老不出蜀,中年男呢?——我的出轨经历


少不入川,老不出蜀,中年男呢?——我的出轨经历

有幸感受了一次坐绿皮火车的滋味,沿途的风景很漂亮,春天是一望无际的油菜花,夏季火车在山间的向日葵丛中穿行,仿佛回到纯朴的七十年代。

少不入川,老不出蜀,中年男呢?——我的出轨经历

如今,矿工的女儿当起了讲解员,她们的介绍声情并茂,毕竟这里是祖辈们奋斗了一辈子的地方

少不入川,老不出蜀,中年男呢?——我的出轨经历

火车站很简陋

少不入川,老不出蜀,中年男呢?——我的出轨经历

矿山的办公区正在改建为旅游点,老式的建筑维护的完好。这是苏式风格的办公楼和大礼堂,是苏联专家曾经帮助我们煤矿建设的见证

少不入川,老不出蜀,中年男呢?——我的出轨经历

芭蕉沟广场,过去称东方红广场,是跳“忠字舞”和开大会的场所,不由让来访者回忆起四十多年前激情燃烧的岁月。

少不入川,老不出蜀,中年男呢?——我的出轨经历


少不入川,老不出蜀,中年男呢?——我的出轨经历

川民们淡定从容,累了就睡,无所谓任何形式,舒服就好。

少不入川,老不出蜀,中年男呢?——我的出轨经历

村民们搭乘小火车只需一元钱,还是老习惯,上车前来小买部前转一转


美食篇

乐山的美食名不虚传,川菜界均认同天下川菜看乐山的说法。如何你不知所云的化,我告诉你著名的川菜夫妻肺片以及南京满大街的紫燕百味鸡就是乐山小吃的冰山一角。来乐山不品味一下有名的火锅实属白来,有图才有证据,故在吃饭时有意用手机拍摄以下照片,请忍住口水往下看吧......

少不入川,老不出蜀,中年男呢?——我的出轨经历

乐山特辣级底锅,共放五块牛油,真是红红火火,辣味十足。同锅而食,凤髓龙肝,观者垂涎欲滴,食者辣嘴、麻心、烧胃、摧花。

少不入川,老不出蜀,中年男呢?——我的出轨经历

这是辣不够吗?

少不入川,老不出蜀,中年男呢?——我的出轨经历

乐山牛肉

少不入川,老不出蜀,中年男呢?——我的出轨经历

我不懂为何当地将此食材称之为血色浪漫

少不入川,老不出蜀,中年男呢?——我的出轨经历


少不入川,老不出蜀,中年男呢?——我的出轨经历

四川泉水鱼

少不入川,老不出蜀,中年男呢?——我的出轨经历

四川泉水鱼


少不入川,老不出蜀,中年男呢?——我的出轨经历


少不入川,老不出蜀,中年男呢?——我的出轨经历


少不入川,老不出蜀,中年男呢?——我的出轨经历

火锅吃不够,一天换个地方,此家牛肚出名

少不入川,老不出蜀,中年男呢?——我的出轨经历

黄喉

少不入川,老不出蜀,中年男呢?——我的出轨经历

黄喉

鸭肠

少不入川,老不出蜀,中年男呢?——我的出轨经历

鸭肠

少不入川,老不出蜀,中年男呢?——我的出轨经历

回锅肉看似是一道普通的川菜,其实它最考量一个川厨的水准,川菜考级经常用回锅肉作为首选菜肴,考验厨师的炒、爆、煸、炸 手法的高低。合格的回锅肉应该是肉片炸炒到微卷,既逼出多余的油脂,达到外酥里嫩目的,评判标准是看肉片的大小厚薄估量出川厨的刀功;而口感外酥里嫩,肥而不腻则来评判大厨对火候和油温的把控能力。我认为合格的回锅肉应该是一口咬下去嘴边既不能出一嘴油,肉还不能干硬.......

少不入川,老不出蜀,中年男呢?——我的出轨经历


少不入川,老不出蜀,中年男呢?——我的出轨经历


少不入川,老不出蜀,中年男呢?——我的出轨经历


少不入川,老不出蜀,中年男呢?——我的出轨经历

跷脚牛肉


少不入川,老不出蜀,中年男呢?——我的出轨经历

乐山名吃跷脚牛肉由一位老中医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发明并流传至全国各地。其主要原料是把牛肉身上各式各样的东西全都放到一起,包括牛肉,牛舌等内脏以及牛骨,牛髓,牛鞭,牛血等混合后再加入多种植物香料熬制而成,鲜香味独特。

少不入川,老不出蜀,中年男呢?——我的出轨经历

远看

少不入川,老不出蜀,中年男呢?——我的出轨经历

近看,这牛肉及牛杂是否爽滑细嫩?

少不入川,老不出蜀,中年男呢?——我的出轨经历

短短的一周休假让我静心地体验了“少不入川,老不出蜀”这句话的深刻含意。我不知不觉地被当地的风情所改造,也不知不觉地“出轨了”。不得不承认,生活不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但也不得不承认世上有挣不完的钱,做不完的工作,学会了“舍得”才算是拥有了人生的最大智慧。庆幸自己未在年轻时误入“歧途”,否则必早早被四川美食所击倒,即使不被四川美食所击倒,估计也会被多情的川妹子所擒下........

(俞雨生撰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