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市民記住「回家的路」 重慶正籌建地名文化博物館

讓市民記住“回家的路” 重慶正籌建地名文化博物館

如同姓名對於一個人的重要,一個地方的名字也是如此。每一個地名,都是一段無法抹去的歷史記憶,承載著濃厚的人文情懷。

日前,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告一段落,正在做資料入庫工作。來自重慶市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數據顯示,我市共收錄地名454676個。其中不乏有歷史文化底蘊、有故事的“老”地名,將被保護沿用。

重慶地名精彩各異

2014年開始,全國啟動了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重慶地名普查由市民政局牽頭,民政局區劃地名處相關負責人表示,重慶的地名普查按照“保護為主、合理利用、深入挖掘、傳承發展”的原則進行。

據統計,此次全市共普查出地名454676個,較改革開放初期開展的第一次地名普查的6萬多個,增長了7倍多。其中,既有“江州”“巴郡”“解放碑”“紅巖”這些文化底蘊濃厚的地名;也有“天星橋”“九龍坡”“伏牛溪”“文星灣”這些畫面感強,使人遐想聯翩的地名;還有“海棠溪”“鯉魚池”“鶴皋巖”“煙雨坡”“黃桷晚渡”這些充滿詩意、令人神往的地名。

不能讓老地名丟失

隨著城市建設快速發展,大量新地名湧現,有一些具有重要歷史和文化價值的地名也面臨消失。

重慶市文物保護志願者服務隊總幹事、重慶地方史研究會理事、重慶曆史文化名城專委會委員吳元兵認為,地名是展示重慶文化的重要“名片”,蘊含著巴渝大地演化變遷的各類歷史信息,如果消失的話著實可惜。

他舉例說,在重醫附二院下面曾有一個地名叫“灑金坡”,是一條靠近懸崖的陡坡,太陽西下,餘暉灑在山坡上,把樹木和山崖照得金燦燦。這樣帶有詩意的地名,體現出重慶人豪爽中又帶著浪漫的性格,但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隨著魁星樓的開發而消失。

還有“蹇家橋”這個地名,得名於六朝重臣蹇義,他的歷史很值得去了解。在“五三”“五四”大轟炸期間,蹇家橋街道被大火焚燬,燒了三天三夜,所有房屋都毀於一旦。抗戰勝利後,這條街道被重新修建並被命名為“五四路”作為紀念,卻被不少人誤以為是取“五四青年節”之意。

沙坪壩區大學城附近還有一個地名叫做“飛雪巖”,重慶極少下雪,為什麼會起這個名字?吳元兵介紹,因附近有一個千年古剎飛雪寺,梁灘河流經該寺北側的龍洞堡斷層,濺起的水花如同寒冬飛雪,很美,郭沫若還寫過一篇同名文章。

沿用有歷史意義的地名

重慶城在不斷進行改造,新的建築會覆蓋老街老巷,那麼老地名就這樣消失了嗎?市民政局區劃地名處給出的答案是:具有歷史意義的老地名將被保護沿用。

一條老路或一個老片區,面臨拆除重建,若是原址新建,那麼將直接沿用原名,若相隔不遠,就直接移植老地名。對於被新建築覆蓋的部分老地名,將在新建築旁為這些有歷史內涵的老地名立碑,撰寫下其中的歷史故事,讓更多後人知曉。

據悉,普查結束後,市民政局將負責組織編纂全市地名區劃圖、錄、典、志等出版物,建立完善地名網站,開發研製地名信息化服務產品,並形成歷史地名認定標準。在這次普查中,就已篩選出了400個“美麗地名”進行保護,挖掘地名故事。

將拍攝15集地名文化片

為了鞏固地名普查成果,我市將加快轉化打造“地名文化名片”的步伐。

據市民政局區劃地名處介紹,我市將啟動地名文化片攝製,共拍攝15集,每集20~25分鐘,涵蓋重慶地名的產生、歷史變遷、功能、特點、發展趨勢和文化傳承等內容。同時,編制《重慶市區劃地名圖錄》,採用數字化工藝,編繪序圖組合區縣地圖組,展示我市政區、地勢、交通、旅遊等;編印《重慶市歷史地名圖集》,展現我市3000多年政區、城市地名發展變遷軌跡,保護地名文化遺產。還會在雲陽、城口建設省界標誌物,促進邊界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

目前,我市正在籌劃建設地名文化博物館,讓更多人瞭解巴渝地名文化的魅力。

在重慶地名文化體現最突出、人員交往最繁華的渝中區,試點建設老地名文化藝術標誌物,並附著地名漢語拼音、故事簡介、地圖、核心精神詩詞、歷史題材繪畫、歷史文化信息二維碼等內容,讓人們記住“回家的路”。

重慶市文物局表示,對於鄒容路、巴蔓子墓,呼歸石這些歷史悠久,有人文內涵,或是發生過重大事件,記載了重大優秀歷史人物並且深入人心的地名,待整理後也將專門進行統一保護。

新聞多一點>>

細數重慶老地名的故事

呼歸石

長江南岸的塗山腳下曾有塊巨大的礁石。傳說中大禹為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塗山女日日站在神龜馱起的大石上盼夫回家,風吹日曬,最後與石、龜一同化為磐石……後世感念大禹與塗山女這段悽美情事,遂把這塊礁石稱為“呼歸石”。

歇臺子

修華巖寺時,請了很多工匠,別的不說,僅是每日吃鹽就是很大一筆開銷。馬龍和尚決定到城裡去化緣。一進城,他發現鹽店生意都冷冷清清,一打聽,才知這裡有個大鹽商叫胡二掌櫃,小鹽店都須在他那裡躉鹽來零賣。但胡二是個奸商,任意提高鹽價,小鹽商有意抵制,所以店鋪冷清沒有鹽賣。馬龍和尚就去找胡二化緣。起初胡二不答應,後來心想:量你一個人也搬不走多少鹽。為了圖個慷慨的美名,就說:“捐錢捐鹽修廟是件好事,你儘管到庫房去搬就是了。”馬龍在庫房伸手就抓了五個大包:兩手各提一包,雙肩各扛一包,嘴巴又銜了一包,隨後若無其事走出大門。

一包鹽巴二百多斤,五大包就是一千多斤!馬龍和尚一路叮叮咚咚過了浮圖關才把鹽巴放在一根黃葛樹下的石臺上歇氣。後來,人們就把這個地方叫做歇臺子。

黃桷坪

傳說以前川渝地區沒有黃桷樹。王家大山下有個叫黃閣的窮書生一舉成名,到福州當了知縣。剛一到任就遇上了天旱,日子難過得很。

黃閣平時喜歡栽花種草,就勸人們在房前屋後大種榕樹,幾年工夫,城裡城外,處處有大樹遮蔭,三伏天也比以前好過了。於是福州有了一個外號——“榕城”。當地人為了感謝黃閣,就把榕樹改成“黃閣樹”。後來一想,不對,直呼姓名是很不尊敬的,何況人家還是一個“父母官”呢!於是就改為“黃葛樹”,後來又寫成了“黃桷樹”。

黃閣是個清官,卸任之時,他叫人砍了好多榕樹丫枝。一進三峽,凡是靠船的地方,他都叫人把丫枝插在岩石縫中。不幾天,這些丫枝全部活過來了。就這樣,丫枝一路插到了自家門口。

多年後,大樹如傘,人們歇涼時就會提起黃閣做的好事。後來,人們乾脆把黃閣老家周圍叫做“黃桷坪”。

磁器口

磁器口原名龍隱鎮,曾是一個熱鬧非凡的水陸碼頭,為嘉陵江下游物資集散地。

磁器口,以出產瓷器而得名。在1918年地方商紳集資在青草坡創建了新工藝制瓷的“蜀瓷廠”,瓷器質地很好,品種繁多,名聲漸大,產品遠銷省內外。漸漸地“磁器口”名代替了“龍隱鎮”。

新聞縱深>>

傳承地名文化 他們一直在行動

讓市民記住“回家的路” 重慶正籌建地名文化博物館

劉何躍創作的地名視頻《呼歸石》獲獎。

讓市民記住“回家的路” 重慶正籌建地名文化博物館

吳元兵喜歡收集街名資料。

保護地名文化,不僅僅是政府在行動,民間還有一群熱愛巴渝文化的人在默默做著力所能及的事。

31歲的劉何躍是四川美術學院動漫學院特聘教師,也是業內小有名氣的插畫師。本週一,他再次帶著學生們到南濱路、黃桷坪、塗山寺採風,為他們講述重慶老地名的動人故事。

他從小就喜歡聽爸爸和外公外婆給他講金竹寺、呼歸石的故事。長大後,以此為靈感,創作出《金竹寺》《呼歸石》一系列巴渝文化繪本,廣受歡迎。上週,劉何躍創作的《呼歸石》動畫短視頻在國務院全國地名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的“美麗中國 地名尋夢”全國地名文化短視頻徵集與展播活動中獲得一等獎。

“我想把屬於重慶的這些精神財富通過畫筆保留下來,和大家一起分享。這些老地名裡蘊藏的美好品德,應當被後人銘記。”劉何躍說,如何將地名最美、最真實的一面,從老百姓的口口相傳中發掘出來並延續下去,是年輕一代的職責。為了完成創作,他多次去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查閱史料,並進行實地走訪。

平時一有空,52歲的吳元兵就會走訪重慶的歷史文化古蹟,收集街名、歷史、名人的資料等,探訪尋常巷陌中的歷史文化。

知名地名學者、民俗專家李正權,著有《重慶地名雜談》等20餘部書籍,已68歲的他依然筆耕不綴,堅持整理書寫重慶老地名的故事,對每個重慶老地名都如數家珍。他說,地名就像空氣一樣,讓我們丟不開、擺不脫、離不了。

重慶的“巖”

觀音巖 此處地處山腰,原有一觀音廟建於巖上

曾家巖 清代中葉,有曾姓者在此建房定居而得名。

鶴皋巖 清道光25年,文人龔靖皋經此,見白鶴飛翔於巖上林中,即揮書“鶴皋巖”三字。後演變為鵝公巖。

重慶的“街”

棉花街 清末至民國年間為棉花、棉紗幫交易市場,因此得名。

火藥局街 因清代綠營火藥局設此得名。

金湯街 因靠近古城門通遠門,取固若金湯之意得名。

打銅街 此地早年多手工業銅作鋪,故名。

信義街 清代名接聖街。抗戰時期成為繁榮商業街道,取商業道德“守信講義”之意更今名字。

重慶的“路”

和平路 原為培德堂街、五福街、金魚堂街、走馬街,1945年改建成公路,取人民嚮往和平之意合併命今名。

民族路 原分段命名為龍王廟、靴子街、木牌坊、小樑子、會仙橋、都郵街,抗戰初期拓寬改造,1939年合併稱今名。

民權路 原分段命名為都郵街、關廟街、魚市街,1939年拓寬改造後命今名。

民生路 原分段命名為勸工局街、武庫街、雜糧市,1936年修建公路,1939年合併命今名。

鄒容路 為紀念清末民初著名的啟蒙人士鄒容而起。

中山路 為市區中軸主幹線,1931年建成通車,為紀念孫中山先生命名。

大同路 舊名牛皮凼,1939年因設渝女師更名女師校街,1940年擴寬路面,冉家巷部分地段併入,取“世界大同”之意。

渝州路 原分段為大石路、東風支一路,1981年以重慶古稱渝州合併命今名。1938年始建。

重慶的“口”

較場口 明清時期為“武舉”考場及閱兵操練處,又是通往南紀門、儲奇門等地的要道口。

兩路口 舊時此地為出重慶分道口:一路通成都,一路通川北。

道門口 清康熙初年在此建川東道署,道署門外的街市因此得名。

灘子口 清光緒年間,此處是灘腦殼通往巴縣城山路必經路口。

磁器口 因附近青草坡清代盛產瓷器並在此集散而得名。

井 口 此地處山溪入江處,明末建有鹽井。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紀文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