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市最盤點(二線城市)——貴陽


貴陽,貴州省省會,簡稱築、金築,有“林城”之美譽,因境內貴山之南而得名。

是貴州省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教、交通中心和西南地區重要的交通、通信樞紐、工業基地及商貿旅遊服務中心

西南地區中心城市之一、全國生態休閒度假旅遊城市、全國綜合性鐵路樞紐。位於貴州省中部,東南與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甕安、龍里、惠水、長順4縣接壤,西靠安順地區平壩縣和畢節地區織金縣,北鄰畢節地區黔西、金沙2縣和遵義市播州區。

“貴陽”之名較早見於明《貴州圖經新志》:郡在貴山之陽故名。貴陽因為在貴山的南面所以得名。因貴陽古代盛產竹子而聞名,故用“竹”的諧音“築”來作為貴陽的簡稱。 春秋時期,今貴陽屬牂牁國轄地。戰國時屬夜郎國範圍。兩漢時期隸屬柯郡。

唐朝,在烏江以南設羈縻州,貴陽屬矩州。 宋代,稱貴陽為貴州,宣和元年,更矩州為貴州。

元至元十七年,置順元路宣撫司,翌年改為宣慰司;二十年,置貴州等處長官司,為順元路治,先隸四川行中書省,後隸湖廣行中書省;二十九年,順元、八番兩宣慰司合併,設八番順元宣慰司都元帥府於順元城。

民國三年,廢貴陽府設貴陽縣,貴州分為3道,貴陽縣屬黔中道,為道治;移貴築縣駐紮佐,旋移息烽,改名息烽縣。 民國九年,廢黔中道,貴陽縣直隸於貴州省長公署。 民國二十五年,別全省為8個行政督察區,貴陽縣屬第一行政督察區。次年,貴陽縣直隸於省政府。 民國三十年7月1日,撤貴陽縣設貴陽市,另置貴築縣駐花溪,直至解放時未變動。


1949年11月15日,貴陽解放,11月23日成立貴陽市人民政府。 2006年7月6日,國務院同意貴陽市人民政府駐地由貴陽市南明區市府路遷至貴陽市觀山湖區林城東路。

貴陽市是一個多民族雜居的城市,漢族人口占大多數,布依族次之,苗族人口居貴陽第三位,除此之外,還有回族、侗族、彝族、壯族等20多個少數民族。

貴陽有肉、禽、蛋、奶、蔬、果、藥、茶八大農業特色產業,以精品水果、特色養殖、中藥材、茶葉、蔬菜、肉雞等為農業主導產業。 關注“黃小花盤點”,每天一篇盤點,擴充你的學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