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并不是一部简单的商业片

就像当年Christopher Nolan准备拍摄《盗梦空间》一样,香港的金牌编剧庄文强为了这部戏,也准备了十年。

2003年《无间道》三部曲完工之后,庄文强如日中天。但香港电影的日暮西山却是不争的事实,2007年,整个中国包括香港处在经济狂热期,尤其是股市的暴涨,把全中国的热钱和目光都吸引了过去,而相比之下,电影圈里的庄文强却发现好剧本找不到投资。

也许是这种讽刺催使构想这样一个关于经济犯罪的剧本,有种说法是当年庄文强用两天时间完成了《无双》十万字的故事大纲,足见思如泉涌的他会多么珍爱这个剧本。或许是市场给他的机会并不好,我更倾向于他是希望打造一部真正对他而言无双的电影。

那时候,连好友麦兆辉都觉得“拍不成”,他把剧本锁进了抽屉。但十年之中他从未放弃过,所以一直修改完善,每一个人物设置,每一个细节处理,每一句话的表达,每一个象征,每一个转折都在电影大的情理之中,但每一下都让人大呼过瘾!

从新闻整理到知识普及,从人物编织到反转构架,最后产生了一而再再而三的意想不到,这就是十年之作与随便翻牌改编的作品质的不同之处。

《无双》,并不是一部简单的商业片

有人说《无双》比不上无间道,我不知这是从何处得出来的结论。在《无双》电影开始30分钟的时候我已经几次泪目。

感动之余,我们能看到作为导演的用心之良苦,因为这不同于张艺谋模式的那种说“每一帧画面都是一副极美的画”,庄氏的精良不在于张氏的宏大和画面感,他是立体的。

据说为了电影《无双》,他自己学成了个“伪钞专家”。电影中有很多详细的印钞流程,他都带着团队亲自做了一遍。整个流程除了印刷机内部的一个部件以外,全是真的,而他们也真的把假钞印了出来。电影中出现的所有假钞,都是他们自己印制的。这些假钞在拍摄结束后已经全部销毁。

这种只有从面子到里子、从过程到细节的极致追求,完全不同于近几年的各种造假(票房造假,宣传造假……)才能拍出一部“真电影”。《影》的媒体造势之中,我看那些评论,总感觉水军占很大一部分,不知道是我的错觉还是什么,我不觉得它差,但我反感水军,相较之下,在《无双》的下面,我看到陆陆续续的观众在用心的反馈。

《无双》,并不是一部简单的商业片

对《无间道》有印象的应该记得片头和片尾的几句佛经语录,人性、哲学是庄氏的不变的线索。而这次的电影《无双》,也把他想表达的都做进去了,而且不需要哲学语言的概括。

据说,电影故事起源于庄文强看到的制钞犯落网的国外新闻:“他是知道警察要来围捕的,但只有印假钞,他才能保持镇定,现场缴获的假美钞高达两万亿!”究竟一个人要如何和社会切断?就是做自己擅长的事。

李问十年没卖出一幅画,创作欲望自此改变:构筑一个人的虚假人生,包括假的爱情。在李问讲述的第一段“假”的故事里,我哭了两次,同情这个男人的同时我也在同情自己。

阮文在审问前说了一句话,“我想听听杀死我最爱的男人的他是什么样”,这句话一语双关。很多人以为她指的是那个老外未婚夫,但她说的却是那个“我最爱的男人”。这是电影象征和艺术的一个岔路口。所以从李问口中说出来的那个故事,是映射现实的故事,是电影真正的情怀所在。

庄文强把他自己的人生以李问的“十年”拍进了电影,而这段剧情,有相似经历的人更容易被这种情怀感染。所以整部电影从哲学的角度来看,讲述的是一个完整的有关人性的悲剧。

正如我在前天写的影评中所说,最深的线索是那句话,“你想当主角?……记住,你和这世界上其他人一样,不是主角,只是观众!”而最终电影以“无双”命名,看完电影我在想,是不是这样:用“独一无二”也是很俗的,既然如此,用一个更普通的词,或许会让人之后陷入思考“为什么是这个名字?”吧。

无双这个词是对电影深层主线索那句话的补充和慰藉,以阿Q的自我安慰把两句话连起来,就是“你和世界上其他人一样,不是主角,只是观众,但即便如此,你也是独一无二的那个观众”。

这样的情怀,恐怕是国庆档其他电影表达不出来的吧!

编外:看无双角度很多,其中之一就是不简简单单把它当做商业票房电影来解读。

深夜所思!

《无双》,并不是一部简单的商业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