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出宰相最多的家族,興盛800多年,出了59位宰相和大將軍

孟子曾說過“君子之澤,五世而斬”,中國上下五千年,王侯將相無數,但有沒有哪一個家族,長久不衰,最為厲害?

在1958年的三月份,毛主席曾到成都參觀武侯祠,在看到唐代名相裴度的一塊碑文時,問道身旁的山西書記陶魯笳。

歷史上出宰相最多的家族,興盛800多年,出了59位宰相和大將軍

“你在山西當‘父母官’,知道裴度是誰嗎?知道中國歷史上,出宰相最多的是哪個家族嗎?”

不等陶書記回答,主席說道,“中國出宰相最多的家族,是聞喜縣的裴氏家族。”

歷史上出宰相最多的家族,興盛800多年,出了59位宰相和大將軍

裴氏家族是山西的大家族,位於黃河之東,“河東裴氏”聞名於世,是中古時代的世家大族。

中國古代王侯將相大家族無數,但很少有裴氏家族這般源遠流長的家族,這個家族,自秦漢興起,至五代唐末,綿延兩千年,興盛八百年,可謂是古來少有。

歷史上出宰相最多的家族,興盛800多年,出了59位宰相和大將軍

這個家族,曾出過59位宰相,59位大將軍,唐朝時期,是裴氏家族的頂峰時期,就出了17位宰相,宋代歐陽修在《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中,將河東裴氏列在了第一位。在歷代正史中,立傳的裴氏家族人物大約有105人。

用史書上的話說,這叫“自秦漢以來,歷六朝而興,至隋唐而盛極,五代以後,餘芳而存”。

歷史上出宰相最多的家族,興盛800多年,出了59位宰相和大將軍

裴氏家族第一位崛起人物,是裴潛,也是正史之中第一個立傳的裴氏族人。

裴潛的名字雖聽起來比較晦氣,諧音賠錢,但卻是一個了不得人物,三國志》記載,裴潛曾做曹操的軍事參謀,才智卓越,曹魏立國後,官至尚書令,封清陽亭侯,是裴氏家族的第一個宰相。

歷史上出宰相最多的家族,興盛800多年,出了59位宰相和大將軍

有了一個好的開端,這個家族之後八百年年間,就像開了掛一樣。裴潛的兒子裴秀、侄子裴楷並列為晉朝的公侯宰相,之後孫子、侄孫也都當上宰相。“祖孫三代、五人入相”,只用了不到五十年的時間。

歷史上出宰相最多的家族,興盛800多年,出了59位宰相和大將軍

在之後八百年裡,河東裴氏一直是當權大臣,發展到唐朝時期,裴氏家族迎來了頂峰,唐朝289年,河東裴氏出了17個宰相,至於節度使尚書刺史之類更是不勝數,就連駙馬都出了10個。

宋代歐陽修在《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中,將河東裴氏列在了第一位。在五代以後,裴氏才開始衰落,不過也並沒有沒落,時常仍然有大人物出現。

歷史上出宰相最多的家族,興盛800多年,出了59位宰相和大將軍

在歷史上,裴氏家族這般興旺八百年的氏族,可謂是絕無僅有。在明末時期,顧炎武就曾到裴柏村考察,總結出3個原因:聯姻、世襲、自強

這般總結其實是符合一般大氏族的,很多氏族也都這樣,但唯有裴氏家族能夠這般延續,其實還是有著更深層次的原因。在河東裴氏的16字家訓裡,或許能找到答案。

歷史上出宰相最多的家族,興盛800多年,出了59位宰相和大將軍

重教守訓,崇文尚武,德業並舉,廉潔自律

這是家訓的核心。歐陽修就蜀國,裴氏的家風,是興盛不衰的關鍵。

重教守訓,看似平凡,但能夠貫徹幾百年,實則不簡單。裴氏重教育,歷史上無論哪個時期的裴氏人物,都會被帶上“博學、強學”的標籤。

歷史上出宰相最多的家族,興盛800多年,出了59位宰相和大將軍

其實是這樣的,裴氏內部,推崇“自立求功者榮,因襲獲爵者恥”。

武則天的著名宰相裴炎,小時候讀書就十分刻苦,別人出去玩,他不出去,當朝廷引薦他做官,他直接拒絕,理由是“學業未完成”,最後勤學十年,憑著實力考上科舉。

歷史上出宰相最多的家族,興盛800多年,出了59位宰相和大將軍

科教興國,重教才能興家。河東裴氏崇文尚武,鼓勵全方面發展,

據不完全統計,河東裴氏歷史上出了59位宰相,59位大將軍,這兩個偶然一樣的數字,背後其實是“崇文尚武”的家訓在發揮作用。

歷史上出宰相最多的家族,興盛800多年,出了59位宰相和大將軍

正所謂打江山容易守江山容易,裴氏家族推行“德業並舉”,以穩固發展,避免從內部腐化。家規中,有“凡貪官汙吏,死後均不得葬入祖墳”一條。正事立傳的105位裴氏族人,除了除了北朝的裴景顏、唐朝的裴延齡等四五人之外,都可用“廉潔自律”來形容。

唐僖宗的宰相裴坦,其子娶了同朝為官的楊收之女,陪嫁物品中有許多金玉首飾。裴坦看到了,立刻命人撤去,厲聲說道:“亂我家法!”

歷史上出宰相最多的家族,興盛800多年,出了59位宰相和大將軍

現在的裴柏村仍在,進去參觀會發現,這個村裡從沒有任何恢弘的建築,除了古柏和石碑,無任何古蹟。在對於一個興盛有八百餘年的大氏族而言,可謂是少見。

歷史上出宰相最多的家族,興盛800多年,出了59位宰相和大將軍

道德傳家,十代以上;耕讀傳家,次之;詩書傳家,又次之;富貴傳家,不過三代。

河東裴氏,延續八百年,沒有為子孫留下任何物質的財富,只有自強不息和修德修身的精神。僅這一點,足以令多少大富大貴氏族所莫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