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丞相和相國有何區別?

史事挖掘機

宰相、丞相和相國有何區別?

宰相:

《韓非子·顯學》:“明主之吏,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起於卒伍。”《史記·陳丞相世家》:“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下遂萬物之宜,外填撫四夷諸侯,內親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職也。”宰相最通俗易懂的含義就是:輔助帝王掌管國事的最高官員的通稱。需要注意的是“通稱”,不管任何朝代,只要是輔助帝王掌管國事的最高官員都可以稱為宰相。宰相是通稱,更是一種制度。

隨著時代的變遷,宰相的正式官名也在不斷的更替,先後出現過:相國、丞相、大司徒、侍中、中書令、尚書令、同平章事、內閣大學士、軍機大臣等多達幾十種官名。據記載,商周時代已有太宰、尹、太師之稱。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相的名稱正式出現。如管仲為齊國相,藺相如為趙國相等等。

秦朝,宰相的正式官名為丞相。有時分設左右,以右為上,稱為“右丞相”,“左丞相”。

漢朝仿秦制,丞相為正職,御史大夫為副職。漢成帝時,丞相一人難以處理繁多的政事,於是立三公制,改御史大夫為大司空,以大司馬、大司空、丞相為三公。漢哀帝改丞相為大司徒。東漢初又改大司徒、大司空為司徒、司空,改大司馬為太尉,三公之中以太尉地位最高。漢獻帝時,復丞相,由曹操擔任。


宰相、丞相和相國有何區別?


晉朝建立省事,尚書省、門下省都是晉朝建立的,執行多相制,重要事務由三司八座、門下三省共議,宰相不再侷限在三公,三省長官開始具有宰相地位,與三公都被稱為公輔大位、宰輔。

南北朝時,宰相官名有中書監、中書令、門下侍中、尚書令、僕射或將軍。其位最尊、權最大者則為錄尚書事。

隋朝定三省制,三省長官內史省的內史令、門下省的納言、尚書省的尚書令都是宰相。

唐朝的中書省長官中書令,門下省長官侍中,參議政事的中書侍郎、門下侍郎是宰相。尚書令,以後不再任命此官,改以尚書僕射為長官任宰相職。唐高宗後,尚書僕射只有加“同中書門下三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者才是宰相。參議朝政的百官加參議政事、參知政事、同知政事、同平章政事等加銜的也是宰相。武則天時,將中書省改為鳳閣、門下省改為鸞臺,二者為政務中樞,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改成同鳳閣鸞臺平章事。

宋朝以同平章事為宰相正式官名,以參知政事為副。元豐改制,設宰相二人,首相稱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次相稱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另設門下侍郎、中書侍郎、尚書左右丞為副相。政和時,改左僕射為太宰兼門下侍郎,右僕射為少宰兼中書侍郎。建炎間,再改宰相官名為尚書左右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副相為參知政事。乾道間又改為左、右丞相。

南宋初,左、右僕射加同平章事,為正宰相,不兼任二省侍郎,兩省侍郎改為參知政事。孝宗以後,正宰相為左右丞相,副宰相為參知政事。

遼朝設立北南兩個官制。北面又分北南兩樞密院,北院掌軍事,南院掌內政。北、南樞密院分別下設北、南宰相府和宰相(歷史上第一次把宰相作為正式官名)。南面:多仿唐制,有三省六部、各臺、院、寺、監、諸衛等官,地位與北院面一樣,但無實權。

元朝以中書省為政務中樞,主官中書令常由皇太子兼領,下為左右丞相,再下為平章政事,副職左右丞及參知政事皆是宰相。

明初設中書省,左右丞相。洪武十三年,罷中書省,廢丞相,由皇帝親決國政。宰相制度被廢除。後來皇帝政務繁忙,又設內閣大學士。隨著內閣大學士的政務加重,大學士成為事實上的宰相,稱輔臣,居首者為首輔。廢除宰相制度之後,再無宰相正式名分。

清沿明制設內閣大學士,雍正時設軍機處,內閣成為閒曹,軍機大臣成為事實上的宰相。清朝也無宰相的正史名分。

宰相、丞相和相國有何區別?

丞相:

丞相,是代替皇帝統帥文武百官、輔佐皇帝總理國政的最高官職。丞相是宰相制度中具體的官職名稱。戰國時期的秦國(秦武王二年任樗裡疾、甘茂為左右丞相)最先開始使用丞相之名。

以上是宰相和丞相的區別,簡短一點就是,宰相是最高官職的通稱,也是一種制度;丞相是最高官職的一個稱呼。宰相不一定都叫丞相,宰相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官職對應。假如記不住哪個朝代的宰相具體稱呼是什麼?可以直接說某朝宰相,這樣稱呼不會錯。

相國:

相國(相邦)作為一個正式的官稱出現要比丞相早,相國(相邦)和丞相是兩個不同的職位。並且丞相最初出現是相當於相國(相邦)的副手,相國(相邦)的地位要高於丞相。後來相國逐漸被丞相取代,到呂不韋后,秦國不管出土文獻和傳統史料就都不在見相邦和相國的記載。秦國丞相權力發展到頂峰應該就是在趙高擔任丞相期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