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有愛 處處芳菲——珠暉區二中黃桂芬老師的支教之路

人間有愛 處處芳菲——珠暉區二中黃桂芬老師的支教之路

中國法治教育網(陳小花)2018年的3月,乍暖還寒,衡陽市七中的市級骨幹教師黃桂芬同志主動申請到珠暉區比較偏遠的珠暉區二中支教,成為一名支教教師。

珠暉區第二中學座落於茶山坳,交通不便,學校300多名學生,25名教師,師資力量比較匱乏,黃老師來到這裡服從學校領導的安排,接任了七年級的數學教學任務,第二學期還接任了七年級的道德與法制的教學,支教生活雖然清貧而辛苦,但她默默地堅守自己的崗位,為農村的孩子賦予最大耐心與熱忱。農村學生多為留守兒童,上進心不強,基礎差,學習習慣不好。剛接手數學教學時,七年級學生連簡單的移項變號都不會,更別說列方程解應用題了。上課很容易開小差,隨便說話,跟不上老師上課的節奏,沒有目標。一個班只有三五人主動學習數學。針對這種情況,黃老師利用有限的資源和條件改善教學方法,寓教於樂,讓學生在自主活動探究中去學習知識,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孩子們集中注意力跟上老師上課的節奏。同時與同學們交朋友,鼓勵他們課後多討論,主動來問老師問題,班上數學學習風氣濃厚起來。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她班的數學成績突飛猛進平均成績由50分上升到76分。更可喜的是有三名特差生從幾分,轉變到50分左右,學困生愛上了學習,也變得開朗活潑了。

人間有愛 處處芳菲——珠暉區二中黃桂芬老師的支教之路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職責所在,除了完成教學任務外,黃老師更注重學生的心靈塑造。在德育課上,黃老師做了問卷調查,和學生聊天詢問了解基本情況;為了更深入瞭解學生的現狀,她開始了家訪。黃老師以徒步、騎自行車等多種方式對多個學生家庭進行了訪問,走遍了附近幾個村組:藕塘村,茶山村,農林村,田心村等。獲取的信息顯示學生多為留守兒童,日常生活的照顧由學生的(外)祖父母承擔,大部分學生缺乏有效的精神層面的家庭教育,缺少與家人的溝通交流,內心渴望父母的關愛。學生在家的主要活動是看電視,男生多數是玩遊戲,女生多數是網聊。缺乏家長的督促指導,沒有理想沒有目標沒有夢想是無聊的原因。針對這些現狀,黃老師首先在德育課堂上組織活動交流,讓孩子們樹立學習和生活的目標,互相友愛團結。然後。黃老師想辦法讓自己原來畢業的學生捐贈了大量的書籍,開設了閱讀課,前半小時自主閱讀,後十分鐘分享點評,拓寬了學生的興趣愛好。黃老師還鼓勵學生打乒乓球和打籃球,成立興趣小組,鼓勵孩子們多運動多讀書,不要虛度年華。

在支教的過程中,她深深地體會著教育的壓力,體驗著生活環境的艱苦,體會著工作環境的調整與角色的轉換,領悟著支教的快樂和人生價值的美好。她把自己的教育經驗帶到珠暉二中,促進教育的友好交流與均衡發展,在相互交流與溝通的過程中,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誼自從踏進校園那一刻起,她就沒有把自己當作一名“流水教師”,而是以高度的負責的主人翁精神,在每一個平凡的支教日子裡揮汗潑墨,辛勤付出。她真切地讓孩子們感受到人間有愛,處處芳菲!

人間有愛 處處芳菲——珠暉區二中黃桂芬老師的支教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