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皇帝不禁止奢侈,富人不應該鼓勵節儉

為什麼皇帝不禁止奢侈,富人不應該鼓勵節儉

為什麼皇帝不禁止奢侈,富人不應該鼓勵節儉

清乾隆三十三年,兩淮鹽政的尤拔世上書奏報,指責當地鹽商揮霍成性,引發奢靡之風,請求乾隆皇帝對他們加以懲處,併力薦安養民生應當倡導節儉。乾隆看此奏章後,不以為意,遂批示“此可不必,商人奢用,亦養無數遊手好閒之人。皆令其敦儉,彼徒自封耳。此見甚鄙遷”.這幾句話是說,富商們奢侈消費能夠增加就業,供養更多閒散之人。若讓他們節儉,反倒對百姓沒有好處。如此看來,富商的消費有什麼不對?又有什麼理由要加以禁止?乾隆的一番說辭,讓大臣們茅塞頓開,從此不再提禁奢之事。從歷史上看,乾隆皇帝的這一主張的確是明智之舉。富人的積極消費極大地刺激了清朝的經濟發展,並促生了有名的“康乾盛世”。也是從這個案例中,後人提出了這樣的主張—鼓勵富人消費。很多人對此仍不理解,為什麼要鼓勵富人消費呢?歷史上,富人消費的例子,最後不都是喪家敗國麼?像史書中,就描寫丟掉夏朝的萊,殘暴奢靡。他曾傾空國庫,建築自己的豪華寢宮—傾宮;曾大費人力在王宮內設計酒池肉林:曾用整塊的玉石雕建宮門,並用象牙修飾蜿蜒的長廊。而敗光商朝的紛王也毫不遜色,窮奢極欲的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吃飯要吃旄象豹胎。穿衣要錦衣九重;住房要廣廈高臺;觀景要摘星之閣,高築鹿臺。2007年,德國政府為了解決經濟增長乏力、失業率高居不下、財政赤字腸腸超標等封政問題,提出一項向富人加徵稅收的決議,將增值悅率從16%提高到19%,並將年收入25萬歐元的單身個人和年收入超過50萬歐元的夫婦,稅率由42%提高到45%.結果這一措施不但沒能積極促進經濟的發展,還壓抑了富人消費,嚴重地打擊了零售業的發展,並讓更多人因減少的消費需求而失業。由此,引發了產業界和民眾的諸多不滿。德國的案例告訴我們,消費刺激經濟的思想是值得認同的。就如凱恩斯說的那樣,經濟狀況在長期中取決於生產能力,即供給。在短期中當生產能力不確定時,則取決幹需求。也就是說,當富人的消費增加時,需求增加,刺激國民經濟發展,國計民生的狀況自然會良性發展。

為什麼皇帝不禁止奢侈,富人不應該鼓勵節儉

如今,中國經濟常年以高速度穩定增長,良好的經濟形勢促生大且百萬、億萬富翁。據統計,目前內地的富人俱樂部約有30萬一40萬人(所謂的“富人’,是指淨資產在5億歐元以上—約合7.19億美元的個人)。另外,根據胡潤富豪榜的統計,2007年資產超過10億美元的中國富豪人數已經達到106名,是2006年的7倍之多。而美國美林公司和法國凱捷諮詢公司估計,中國資產淨值在100萬美元以上的人數僅次於日本,位居亞太地區第二名。這些都足以證明,中國的富人有著強大的潛在消費能力。事實上,他們也正在運用自己的財富影響著中國乃至世界的經濟發展。看到中國富人的消費能力,我們為什麼不深度地挖掘一下富人的需求呢?政府擴大內需,主要一部分不就是要擴大富人的消費麼?因為,除了上面提到的奢侈品,富人的高消費還可以延伸到文化、娛樂等消費領域,並積極地創造市場上的新需求,從而進一步刺激市場的發展。另外,富人的資產也可以用來投資,增加社會生產能力。一個富人奢靡消費的過程,減少了他自己的資產,卻增加社會的財富,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引導更多的窮人脫貧致富,這樣的高消費對整個社會有什麼不利嗎?

為什麼皇帝不禁止奢侈,富人不應該鼓勵節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