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你的拒絕,不然我不知道我還可以變得這麼好

謝謝你的拒絕,不然我不知道我還可以變得這麼好

謝謝你的拒絕,不然我不知道我還可以變得這麼好

最近,小邢說她一個星期之內被三家公司拒絕,無比失落。

有一家公司開始對她有意,後來臨時改變主意,更是讓她倍受打擊,她已然喪失了找工作的動力。

其實她的學歷不差,能力也還可以,可一個星期內連續三次的打擊讓她開始懷疑自己的價值。

被拒絕是痛苦的,如果說不痛苦那一定是因為那件事情對你不重要,或者你很快可以另外找到出路。

比如你去水果攤買蘋果,小販說七塊,你說六塊五行不,他說不行,你不會因此而痛苦,因為你可以換一個攤檔,繼續找你的六塊五的蘋果,或者不吃蘋果,改吃梨,也沒什麼問題。

謝謝你的拒絕,不然我不知道我還可以變得這麼好

但是痛苦的根源卻往往不是事情的重要性,相比這個,被拒絕導致自己對自己的否定,更讓人痛苦。

自卑是不費吹灰之力就能讓它粘附在自己身上的,而自信則是需要千錘百煉才能擁有的奢侈品。

被拒絕引發的自卑感,每個人都有過。說自己從來不在乎別人拒絕的人,一定是在說瞎話。

所以,我們必須承認我們都會自卑,都會自我否定。

謝謝你的拒絕,不然我不知道我還可以變得這麼好

但無論如何我們更應該先了解一下被拒絕的原因。

1.我不認可你的請求或提議

為什麼會不認可?很簡單,要麼是影響到了我的利益,要麼是我們沒有利益共同點。

比如你找我借車,鑑於車借出之後發生事故、需要車主承擔相關法律責任的各種例子,我可能會拒絕,因為我的利益很有可能受到重大影響。

2.我不認可你的能力

我覺得你說得不錯,但我對你的能力不放心,我即使認可你的提議,也可能會找另一個人。

常有一些業務人員跟潛在客戶推薦產品,最終客戶卻找了另一個他認為更專業的人。

3.我不認可你的為人

由於我不是很接受你做人的風格,或者對你不是很熟悉,所以我無法信任你,很自然地,你說的話在我心裡便打了很大的折扣,於是除了拒絕你,我想不到更好的做法。

4.我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也許我覺得你的請求很誠懇,你的提議也有道理,但是我分身乏術,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嘗試,換一句話說,你在我心目中還不夠重要。

謝謝你的拒絕,不然我不知道我還可以變得這麼好

瞭解被拒絕的原因,並不是讓我們嘗試避免被拒絕。

一個人一旦有了避免被拒絕的想法,便不再敢於

主動出擊。這種心態是很糟糕的,它將影響生活的方方面面,導致你裹足不前。

我們必須相信,被拒絕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事情,不管你做得有多好,你都有被拒絕的時候。

因某件事被人拒絕的人,一定會說,將心比心怎麼就那麼難,要是我碰到這樣的事一定不會拒絕別人。

其實這個真的不重要,即使你在這件事情上不拒絕別人,你在其他事情上也一定不拒絕別人嗎?而你的拒絕就一定不比別人的苛刻嗎?

所以這個世界,拒絕實在是太過於平常,關鍵在於如何看待。

人們對被拒絕感到痛苦,往往源自對“損失”的過分放大,同時認為是自己的錯。

謝謝你的拒絕,不然我不知道我還可以變得這麼好

比如小夥子向女孩表白被拒絕,他會覺得,被喜歡的女孩拒絕,我再也找不到喜歡的人了,我不會再有感情生活了。

這便是把“損失”過分放大了,未來有一天回頭看,他會發現,我怎麼突然就談了幾段戀愛了?我怎麼突然就結婚了?還過得不錯。

但是在當時,他覺得被喜歡的人否定不亞於世界末日,他對生活也沒有了任何熱情。

而且,他認為,那是自己的問題,其實,也是,也不是。說是,只是因為你不是她喜歡的那一款,說不是,是因為你也會遇到喜歡你的人,在她面前你沒有問題。

至於對方為什麼不喜歡你,你可能永遠也沒法得到答案。你一定很想知道,好“死個明白”,只是很遺憾,對方沒有義務一定要告訴你。

我認為,別人不管在什麼事情上拒絕你,你不要因為不知道理由而沉浸在痛苦之中。

但同時我又認為,假如你拒絕了別人,即使你怕對方傷心,也不妨婉轉地把理由說出來。

聽起來有點矛盾,其實說的只是雙方各自應該有的姿態,要求自己好過要求別人。

謝謝你的拒絕,不然我不知道我還可以變得這麼好

每當我接到各種保險、地產、推銷的電話,假如不需要,我都會簡單說明我目前的情況,我不需要的理由。給對方一個交代,是我一直以來的風格。

其實這個世界每天都在發生的一件事情就是,你被別人拒絕,你也在拒絕別人。

正如保險人員推薦保險產品被拒絕,內心小鬱悶的同時,接了一個地產中介的電話,隨口便說,我不買房,也不賣房,隨即掛掉電話,快得連自己都意識不到自己剛剛拒絕了別人。

又比如,求職者應聘屢屢被拒,等有一天自己成了HR,三天兩頭地拒絕各種應聘者,不知還能否回想起當初自己應聘被拒的情景。

謝謝你的拒絕,不然我不知道我還可以變得這麼好

我們常說,學會說不,是一門功課,也是人邁向成熟的一個標誌。

別人的拒絕,在你看來是一種冷漠,而在他看來,卻可能是自己成熟的表現,他是經過對自己的時間、精力的權衡,才作出了拒絕的決定。

相信我們在面對一些事情的時候也在做著同樣的權衡和決定,道理相通。

如此看來,拒絕真的是太平常了,我們不僅應該從內心深處去理解這種舉動,更應該結合社會生活的大環境去看待這種現象。

謝謝你的拒絕,不然我不知道我還可以變得這麼好

我們都厭惡被拒絕,但假如每次示好、請求、邀約都被接受,那這個世界還需要努力嗎?還有進步空間嗎?

把被拒絕當作提升自己的契機,沒有比這更積極主動的做法了,這跟把被拒絕當作自己的錯有著本質的不同。

前者承認自己的不足,但相信自己可以持續變好,而後者沉浸在自我否定中無法自拔,只在乎自己脆弱的小心靈受到了傷害。

要讓自己變得更好,應該從被拒絕的幾個原因著手。

或許我們不能確定別人拒絕我們是哪一個原因,但大體上是那幾個原因當中的一個。

對於不認可我們的請求或提議,我們應該想想他的利益和訴求是什麼,或者我們雙方的利益共同點在哪裡。

我們的大腦會活躍起來,開始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成為一個能為他人著想的人,是讓自己變得更好的其中一點。

但是,為他人著想,別忘了自己的原則。

謝謝你的拒絕,不然我不知道我還可以變得這麼好

對於別人不認可我們的能力、為人,我們只能一邊打磨自己,一邊證明自己。

小米團隊是小米成功的核心原因,在小米成立的第一年,雷軍花了絕大多數時間做的事情就是找人。為了挖到聰明人,他不惜一切代價。

如果一個同事不夠優秀,可能不僅不能有效幫助團隊,反而會影響到團隊的工作效率。

真正到小米來的人,都是真正幹活的人,他想做成一件事情,所以非常有熱情。

小米的成功,找對人很重要。

這個世界是相互的,你在選擇別人,別人也在選擇你。真正想讓自己的工作、生活更好的人,一定有自己的標準。

我們被拒絕,常常是因為不符合別人心目中的標準。

對於自己在別人心目中還不夠重要這個問題,同樣是關乎做人的問題,同樣沒有捷徑,我們只能通過時間來證明。

謝謝你的拒絕,不然我不知道我還可以變得這麼好

可能有人會說,我提升自己就為了重新得到某人的認可嗎?其實在提升的過程中,我們會發現這個問題逐漸變得不再重要。

我們被拒絕,起初想的是怎麼挽回拒絕自己的某人的心意,但當你不斷打磨、提升自己的時候,你的想法也會發生改變。

對於感情之事,有時我們改變自己就是為了贏回對方的心,但很多時候不是你改變了就能實現這個目的。

不過,改變自己最大的意義是你從另一個層面對自己進行了肯定,這種積極的心理暗示抵消了被拒絕所帶來的挫敗感。

與此同時,更加自信的你,會對感情有一些更深刻的看法,不再鑽牛角尖,不再怨天尤人,而樂觀的人運氣都不會太差。

對於事業,我們提升自己起初可能只是為了解決在這個行業遇到的問題,但是自身實力的增強卻往往會幫我們打開通向另一個行業的大門,而裡面的空間也許更為廣闊。

謝謝你的拒絕,不然我不知道我還可以變得這麼好

伍先生是一個培訓中心的創辦人,在他卓有成效的管理方式下,培訓中心創辦不久便迅速贏得了口碑,而後規模也發展得越來越大。

在各行業如今都涉足微信營銷的大環境下,他卻始終堅持練好“內功”,加強內部管理,提升員工素質,把每一個有可能引起不滿的環節都做到最好。

進入他的培訓中心,你感受到的不僅是像家一般的溫暖,還有每個人身上滿滿的專業素養,令人充滿信任感。

在其他行業摸爬滾打多年的他,被人拒絕的次數早已無法數清。曾經懷疑自己無法在某某行業立足的他,最終卻華麗轉身,投向另一個行業,做得風生水起。

其實以他積累的能力和經驗,後期已經足以讓他在原來的行業裡馳騁,但真正智慧的人,不僅懂得在哪裡跌倒,在哪裡爬起,更懂得爬起來之後,跑到另一個更高的平臺上去。

每一次拒絕,都有它的價值。

每一次拒絕,都在為我們的成長添磚加瓦。

謝謝他人的拒絕,不然我們不知道自己還可以變得這麼好。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