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4年至18年客商連續4年庫存蘋果虧損,最終將重現高價傷果農!

自從今年西部霜凍以後,一些媒體還有一些期貨投資者 為了一些個人利益,大肆的炒作蘋果,從減產,減半甚至有些地方報出了絕產的消息!活生生的把中國產量第一大的水果給搞成了珍稀物種!一些信息的採集者,拿著個手機去一些主要產區,隨便找點果農問問,你家蘋果減產嗎?隨便採訪個幾十個果農,回到公司隨便總結,該地區的減產數據就出來了!

除了蘋果主產區外,很多副區種植蘋果面積也很大

就現在主產區,即使不受災害,每年都會存在一定的減產,因為作為主產區很多果樹都是十幾年的樹齡了,好多果農都開始了更新換代,再就是農村勞動力的老齡化很多上了歲數的果農都放棄了果樹管理,所以即使不受災害很多主產區也會相對的處於減產狀態。但是相對於主產區,很多副產區往往被人忽略了,山西,遼寧,河南,河北,雲南,這些副產區很多老百姓都在種植蘋果,因為他們覺得種蘋果比種糧食合算,這些地方用人工的成本比較低(不像主產區會出現用工荒等現象)就17年來看,雲南的昭通醜蘋果網上的銷售量,僅次於煙臺蘋果,居第二位!

從14年至18年客商連續4年庫存蘋果虧損,最終將重現高價傷果農!

山東煙臺蘋果進入採摘期

近期又在到處曬高價,某某地區收購價格高達6塊甚至8塊,這樣普天蓋地的炒作有何意思?任何東西都是把雙刃劍,把價格炒的那麼高,一些本來想收貨的客商,看了價格都望而卻步。目前煙臺地區很少有客商收貨存貨,多數都是發市場的客商在收貨,採訪一些客商,他們檔口都有冷庫,很多客商都大量收購然後存在市場冷庫,回去慢慢銷售!就意味著他們在產地收完蘋果後 很長的一段時間不會再會產區採購!

從寒露開始,意味著還有半個月的收貨好時機了,如果客商還是沒有出現大規模的收購現象,蘋果或許會出現降價或者果農再次大量的入庫!關於說期貨收交割蘋果的情況,即使你花8塊錢一斤,你在棲霞或者是煙臺都是收不起來的,因為他們要的標準,跟交易方式都不適合本地區!這些收購應該去副產區看看,比如三門峽地區!

從14年至18年客商連續4年庫存蘋果虧損,最終將重現高價傷果農!

洛川蘋果

14年開始客商庫存蘋果就沒有賺到錢

2014年,以洛川蘋果為例,產地收購價格4.0到4.5元,這一年存貨客商虧損嚴重,平均一斤下來虧1.0元左右,很多人辛辛苦苦做了十幾年生意最後賠的血本無歸!

2015年,產地收購價格3.5元左右/斤,又是接連的虧損,平均一斤下來虧0.5元,兩年連續虧損,對於客商所受打擊相當大,很多水果貿易商會把多年來積攢的錢虧進去。

2016年,產地收購價格1.9到2.5元,這一年蘋果價格很低,願意存貨的客商很少,都以低價跑量為主,少數果農也是被動入庫,第二年開庫,一斤盈利基本在1元左右,少部分客商嚐到甜頭,很多人效仿,都計劃下一年多收。

從14年至18年客商連續4年庫存蘋果虧損,最終將重現高價傷果農!

“嘎啦”熟啦

2017年,產地收購價格漲到了2.8到3.2元,受上一年影響,果農惜售入庫,客商炒貨,產地價格炒的炙手可熱欣欣向榮,市場一片蕭條冷冷清清,各地冷庫一庫難求。等到了18年,入庫客商大都虧錢,一斤虧損0.5元,尤其是外貿65#小果,1.2到1.4收購價今年庫裡0.5元處理,一斤虧將近1快多,現在冷庫還有去年老富士虧錢處理。

2018年,產地早熟蘋果優果少,商品率低,價格漲幅超過0.5到0.7元以上,大多數批發市場報價基本都接近成本線,對於後市晚熟富士價格還得以批發市場行情為參考,畢竟市場近四年多都不景氣,價格過高,雖然有利於增加果農的收入,讓果農在減產之年有個好收成,但過高的價格是必會損害果商貿易商的利益,最終對蘋果行業的長遠發展不利。

從14年至18年客商連續4年庫存蘋果虧損,最終將重現高價傷果農!

(河北灤南)矮化紅富士蘋果喜獲豐收

就按目前價格來看,80#以上條紋果按4元/斤來算,加0.15元的代收費,0.2元的冷藏費(含運輸費 叉車費)蘋果存庫後還會出一點殘,每斤都要合成本4.4元左右,按客商每斤賺0.2元算的話,出庫都要在4.6元之上!

最後今年無論是果農還是客商都要擦亮眼睛,作為客商要審時度勢,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適當的貨來收購,切莫聽一些人忽悠陷進深淵!作為果農朋友要看清形勢,切莫盲目拒售惜售,選擇適合自己蘋果的銷售價格!因為今年的情況比往年更糟糕,雖然看目前是一片繁華,後期可要小心了,但願不要高價果傷農!

更多蘋果行情信息,請點擊關注農業洞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