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夜間停服之時,便是一羣「小人」的「狂歡夜」!

自樂清女孩打順風車遇害事件發生後,滴滴上線了兩個整頓措施:

1、9月8日起,在網約車業務中(快車、優享、專車等)試運營全程錄音功能。

2、9月8日23點至9月15日凌晨5點期間,在中國大陸地區暫停提供深夜(23:00~5:00)時間段的出租車、快車、優步、優享、拼車、專車、豪華車服務。

滴滴夜間停服之時,便是一群“小人”的“狂歡夜”!

滴滴夜間停服之時,便是一群“小人”的“狂歡夜”

在《滴滴消失的第一夜》文中這樣闡述:

滴滴夜間停服之時,便是一群“小人”的“狂歡夜”!

“在北京等大城市的鬧市區,聚集著一群深夜玩樂結束卻無法回家的青年們;他們有的和路邊黑車司機談起價格,有的帶著身份證以備叫不到車就外邊過夜,還有的執著地拿著手機用其他打車軟件叫車”。

“滴滴暫停深夜服務,讓守候在三里屯路邊的黑車司機們異常興奮。23點一過,就有黑車司機在路邊吆喝:“今晚沒有滴滴!早上車早回家”!

“出租司機也以“一口價、不打表”大聲吆喝攬客。三里屯的三蹦子價格甚至高過出租車,而在其他城市摩的生意一時間也熱鬧起來”。

無車可打的窘境不僅僅存在於北京、成都、長沙、廣州、杭州這些一線城市。在社交媒體上,很多人分享了滴滴停運第一夜的打成經歷:出租車漫天要價、強行拼車拒載、黑車暴增……

滴滴夜間停服之時,便是一群“小人”的“狂歡夜”!

可就在前兩天,十餘個城市的出租車行業協會還一同表態:出租車能夠有效供給夜間出行。但很顯然,眼前的事實告訴我們,出行遠遠不是單純的“車人對比”這麼簡單。

在滴滴停止深夜服務後,深夜又成了黑車的天下,即便是出租車,此刻也放棄了“正規軍”的矜持,加入了拼座和喊價的大軍中。畢竟,積攢對滴滴如此之多的“怨氣”,如今終於能夠發洩出來,對乘客“大宰一筆”。

23點,隨著滴滴的退幕,深夜便成了一群“小人”的“狂歡夜”。

滴滴夜間停服之時,便是一群“小人”的“狂歡夜”!

暫停4天深夜服務,滴滴在“輿論逼宮”?

最近,央視新聞《1+1》欄目報道稱:

雖然23點到次日5點滴滴停運的事情確實讓多數人夜裡因沒車坐而發愁,可滴滴這個舉措政府並不知情,而政府部門的專家也無法理解滴滴為什麼要這麼做?

“至少,我很難從安全角度理解夜間停運,因為不管是從人車的合規化、預防性的安全保障角度來看,還是從安全應急狀況下與公安部門這種聯動,其實都不能解釋或者是難以理解這種夜間停運。如果真的是從安全角度考慮這個問題的話,我感覺反而襯托出滴滴對自己的這種安全狀況沒有足夠的信心,因為我們傳統的出租車以及一些其他平臺都是24小時營運的”。

央視採訪的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的主任程世東,他無法理解滴滴選擇“夜間停運”的目的。

而白巖松用網友的原話質疑道:網上出現各種各樣“給大家感覺好像滴滴深夜車是極其不可缺少的”報道,“這是不是一種有意或是無意的在形成一種輿論逼宮”?

放眼望去,滴滴也只是暫停4天的深夜車服務,可下面的媒體報道卻無一不再給人一種彷彿滴滴永遠不再提供服務的“恐慌感”……

滴滴夜間停服之時,便是一群“小人”的“狂歡夜”!

對此,有出行行業分析人士認為:

“深夜停服的真實原因或在於“整改期間”的安全壓力,滴滴每天完成幾千萬次服務,從概率上來講,要保證不出現安全事件,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此外,如在整改期間再出現惡性事件,勢必將滴滴再次置於輿論的“危潮”中”。

其實,拋開這個層面,從涉性犯罪的特徵來看,絕大多數的案件都是發生在深夜至凌晨女性單獨乘車的情況下。因而暫停這一時段的服務,可以理解為滴滴在力保整改期間不再出現惡性事件,避免在極端壓力下,徹底歸零。

滴滴員工口中的說法

“近期公司的安全壓力實在是太大了,每天這麼多訂單,誰也不敢保證不再出現突發狀況。一開始,公司考慮了多個替代方案,如夜間限制女性乘客發單,或女性乘客訂單隻限於女性司機接單,但出於公平和實際操作的考慮(沒有那麼多女司機),便沒有采納。並且,監管部門入駐檢查差不多要持續一週多,公司內部擔心期間再出現問題,同時參考過往運營數據,最後決定先把壓力最大的深夜服務停掉,算是一種表態吧”。

滴滴夜間停服之時,便是一群“小人”的“狂歡夜”!

“人渣”不會因為滴滴“暫時性落幕”而消失

空姐事件,樂清女孩,兩起滴滴順風車事件,不斷挑戰這人們的底線,悲劇發生有著諸多原因,但滴滴的責任始終不可推卸,於是為了洩憤,很多人選擇卸載滴滴。但憤怒之後,我們捫心自問:卸載滴滴後,我們的世界會變好嗎?

其實,不是“人渣”聚集在一起變成了滴滴司機,也不是當了滴滴司機就會變成“人渣”。大家自發的呼籲不要用滴滴,開始抵制滴滴,但隱藏的“人渣”並不會“原地爆炸”。他們會匯入人海,變成站在你門口的外賣員,變成酒吧裡和你搭訕的陌生人,變成看著你自拍心裡想“穿這麼騷是不是想被強姦”的網友……

滴滴夜間停服之時,便是一群“小人”的“狂歡夜”!

人渣不會因為滴滴關閉而消失,真正的議題是社會的防禦系統該如何建設。

快車和專車的暫停,出租車司機重新掌握議價權,部分滴滴司機轉向黑車,打車難重現,其實也是意料之中 的結果。

在前幾年平臺的燒錢大戰中,滴滴合併快的、優步,成為出行市場的領軍者。而滴滴暫停深夜服務後,波及範圍如此之廣,說明一家獨大的隱患著實不小。

滴滴夜間停服之時,便是一群“小人”的“狂歡夜”!

雖然說,滴滴沒了,還有美團、嘀嗒等多個平臺,但這些平臺都沒承接滴滴空缺後深夜旺盛出行需求的能力。一家平臺暫時性的退場便打車難,本質上還是競爭扭曲的體現。如果說,出行市場沒有因為資本的“合縱連橫”形成寡頭格局,那滴滴再怎麼整改,深夜打車都不至於如此困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