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暗黑系」孩子的心理狀態分析

暗黑系(DARKNESS)是衍生於文學的一種藝術形式。經過各個國家各個文明的融合,逐漸形成了如今的局面,但是不得不說它依然沒有成為大眾的藝術審美形勢,仍然只是非主流的藝術。

暗黑系以單深色為主,我們今天所要談的不是色系,而是這類人群的心理狀態。

魏老師在過往的諮詢中接觸到的這類來訪者普遍存在的心理狀態有以下幾點:

第一:性格要麼是非常內向,要麼是非常外向,就是處於性格的極端狀態,抑鬱質和多血質,當然也有個別是處於中間狀態。

第二:自卑感很強。對自己不自信。

第三:安全感嚴重缺乏。這些暗黑系的表現形式,比如文字、繪畫、視頻等都具備攻擊性,一定程度上是借力,讓自己顯得很強大,藉助了外在的力量。

第四:防禦性很強。這也是安全感缺乏的表現之一,之所以防禦,所以偽裝出強大。

第五:內心焦慮且壓抑較多。壓力比較大,由於性格原因,自己不能很好地找到釋放的出口,大部分都處於壓抑狀態,而文字的表達或者是繪畫視頻的表現恰恰是一個宣洩,將自己內心的焦慮和不安投射出來。

第六:愛的缺失。其實這點大部分人都能夠看出來,內心充滿愛的孩子或者大人,表現出來的就是溫暖、舒心、陽光、有部分人愛的缺失表示出來的作品是非常陽光的,也可以是過度陽光,這是一種補償。而有一部分人群直接反映出自己當前的狀態,暗黑跟光明是兩個極端。這類人群我們要去深究跟母親的關係如何,因為小時候母親給孩子帶來的是愛的滿足。

第七:缺乏力量,或者是自己沒有找到自己的力量源在什麼地方。力量不足來源於父親,那麼遇到這類來訪者我們首先需要去了解的就是跟父親的關係是怎麼樣的呢?父親將力量沒有傳達給作者,也或許是父親其實跟他性格很像,也是缺乏力量型。

第八:當前現實社會的不滿足和逃避。這種情況很有可能使來訪者將自己封閉起來,最初是自己不願意出來,別人不讓進去,到後期就變成自己出不去,別人進不來的狀態。

第九:渴望改變。其實一旦來訪者將自己此時的心理狀態完整的表達出來,投射到作品中,那麼說明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很大程度上來訪者渴望改善當前的壓抑,只是不知道從何做起,不知道尋找什麼人協助自己,這個時候產生的焦慮心理會更加強烈。

第十:自我成長。其實也有一部分人群有暗黑系的喜好,但僅僅侷限於喜歡,並不與其性格掛鉤,只是為了表達一種自己看到的另外一種世界,凡事都有多樣性,不同角度看到的東西,展現的結果也不同。

用生命影響生命,用心改變世界

心理諮詢師 魏晉斌

2018年3月16日

關於“暗黑系”孩子的心理狀態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