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两大名门望族几百年的历史尽藏其中,你家可能也有

我从哪里来?往哪里去?我是谁?这似乎是围绕着人类亘古不变的问题。中国人重视饮水思源,不忘祖宗先人。千年来,人们把祖宗的世系和事迹记录下来传给子孙,以此证明家族的存在、延续家族的血脉,这就是家谱。

家谱,又称族谱、家乘、祖谱、宗谱等。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家谱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是由记载古代帝王诸侯世系、事迹而逐渐演变来的。家谱是一种特殊的文献,就其内容而言,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最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献,记载的是同宗共祖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家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它不仅记录着该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还包罗了该家族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规、家约等历史文化的全过程。

家谱,是一场“穿越时空的家族聚会”。面对先人的名字,想象他们的往事,我们仿佛能透过其目光,看岁月变幻,倍感世事沧桑、生命传奇,也从中看到自己遥远的过去。

唐山现在珍藏着两大名门望族的家谱。今天,让我们一起翻开尘封的档案,感受其中的魅力吧!

《王氏家谱》

《王氏家谱》记载的是滦南县一王姓家族

,从王氏始祖王文进至第二十世的谱系四百多年,王氏家族是名门旺族,该王氏始祖王文进是在明武宗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从安徽宣城县迁至滦南县居住。第十一世王永彪曾任捐职都司之职,其祖父、父亲被封为昭武都尉,其祖母、母亲被封为恭人(四品);第十二世王蕴曾任清嘉庆年间国子监学正之职,王蕴的父亲被封为修职郎,其母邵氏和张氏被封为孺人(七品)。王氏宗族多人曾经受到皇帝的封诰。

民国时期,王氏第十五世王振兴曾任山东省财政厅厅长,他在1935年组织了王氏子孙18个人,续修了第2部家谱,记录20世王氏的主要成员,这部家谱共印百份,分发族人。现馆藏四册和收存人的小册。

唐山两大名门望族几百年的历史尽藏其中,你家可能也有

唐山市档案馆馆藏《王氏家谱》

《刘氏家谱》

《刘氏家谱》记录了丰润区一刘氏家族的族谱。共6册,第一册为目录,主要内容是目录、谱序、坆图、谱图、谱系、谱世、跋。第二册至第六册分别为:仁、义、礼、信、智。

序言记述,自宋以来,辽金扰燕冀地区,中原战乱频繁,居民为躲避战乱,多从南方去北方定居,明朝后开始逐渐稳定下来。所以,家谱往往断自明代。刘氏的先祖刘小二在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由山东定州中山府枣庄迁至丰润。家谱记载二十世家族成员,编辑此谱历时六载,其中有许多曲折,终于在中国民国二十六十月完成。家谱中详细记载了族人的姓名、排行及妻子名氏。

唐山两大名门望族几百年的历史尽藏其中,你家可能也有

唐山市档案馆馆藏《刘氏家谱》

愿你也有一本家谱,将家族史铭刻其中,将家族情铭记心中。无论今后走到哪里,你都将记得祖先是谁,自己是谁,最后又将归根何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