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中國證券報要聞匯總

證券時報網(www.stcn.com)03月22日訊

對沖基金看漲美元“底氣不足”

美聯儲議息聲明偏向鴿派的措辭,給美元多頭意外一擊。上週對沖基金等大型機構投資者持有的美元淨多倉位連續第二週下降。市場分析人士表示,美聯儲加息腳步放緩幾成定局,美元匯率近期走軟的概率進一步加大。

*ST博元因重大信披違法被終止上市

停牌近一年的*ST博元的命運終於揭曉。3月21日,上交所決定*ST博元股票終止上市。公司將於3月29日進入退市整理期,30個交易日後將被摘牌。

*ST博元是《關於改革完善並嚴格實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見》實施後,證券市場首家因觸及重大信息披露違法情形被終止上市的公司。

(證券時報網快訊中心)

新三板制度創新有望陸續推出

日前發佈的《“十三五”規劃綱要》明確,“創造條件實施股票發行註冊制,發展多層次股權融資市場,深化創業板、新三板改革,規範發展區域性股權市場,建立健全轉板機制和退出機制。”業內分析認為,新三板市場制度完善今年將迎來關鍵節點,分層及衍生制度落地在即,轉板和退出機制加緊醞釀。因此,市場人士預計,繼做市商制度推出、分層方案成形之後,新三板市場的第三波制度紅利窗口期越來越近。

“旱情”未解 後續資金投放可期

市場人士指出,季末前資金面壓力尚存,預計央行將繼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或其他渠道給予流動性支持,進一步的資金投放值得期待,流動性緊張局面料不會持續太久。

五部門要求金融支持養老服務業加快發展

為進一步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促進養老服務業加快發展,支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人民銀行、民政部、中國銀監會、中國證監會、中國保監會日前聯合印發《關於金融支持養老服務業加快發展的指導意見》。力爭到2025年,基本建成覆蓋廣泛、種類齊全、功能完備、服務高效、安全穩健,與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相適應,符合小康社會要求的金融服務體系。

三公司首發申請25日上會

中國證監會22日消息,深圳市亞泰國際建設股份有限公司、甘肅隴神戎發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聯得自動化裝備股份有限公司首發申請擬於3月25日上會。

轉融資“降息”暖場 增量資金入市可期

市場暖風頻吹,引發了A股一波上漲行情。證金公司日前宣佈,3月21日起恢復轉融資業務五個期限品種,並下調各期限費率。此舉被市場解讀為促進券商兩融業務回升並釋放積極信號。

除了證金公司“降息”之外,此前多家券商已經開始不同程度地鬆綁兩融業務。券商人士分析,在風險可控條件下,兩融業務規模有望擴大,場內槓桿將從迅速下調回歸到平穩上升的態勢,適度提升槓桿有利於活躍市場。業內人士指出,涉及券商兩融的相關政策調整對提升市場信心、扭轉悲觀預期有較大影響。

嚴防交叉產品風險 信託配資難現瘋狂

近日,市場傳言商業銀行恢復配資業務。中國證券報記者調查瞭解到,以前銀行配資業務主要對接傘形信託和單一結構化產品。目前傘形信託已基本銷聲匿跡,單一結構化產品的開展則取決於信託、基金子公司是否將交易系統轉入券商PB系統。經過一段時間的調試,來自券商信息顯示,目前至少近三分之一的信託公司已轉入PB系統,具備開展單一結構化產品的條件。

不過,當下各方對於單一結構化配資產品都較為謹慎,難以出現去年傘形信託式的瘋狂。中國證券報記者獨家獲悉,防範跨行業、跨市場的交叉產品風險被列為今年信託重點監管工作之一。權威人士表示,信託業務涉及多個領域,但這並不意味信託公司可以遊離於多個監管部門之外,開闢幾不管的交叉地帶,實現無序野蠻生長。權威人士進一步表示,信託公司凡涉及證券、股票投資業務的,都要嚴格遵守證監會的有關規定。

多家公司存在暫停上市風險

據相關公告,有19家公司存在暫停上市風險,分別為*ST新梅、*ST常林、*ST南化、*ST舜船、*ST川化、京天利、欣泰電氣、恆順眾昇、星河生物、寶利國際、銳奇股份、嘉寓股份、同花順、金亞科技、吉峰農機、福建金森、聖萊達、北大醫藥、安碩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