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落点滴,感于民心!这样一封感谢信,暖了蜀黍的心!

不落点滴,感于民心!这样一封感谢信,暖了蜀黍的心!

不落点滴,感于民心!这样一封感谢信,暖了蜀黍的心!

近日,家住象山县丹西街道九顷村的史先生托人写了一封感谢信寄给浙江省公安厅,感谢民警周伟总帮其妻子办了户口和身份证,解决了他长期以来的心病。副省长、公安厅长王双全收到信后,专门作出批示。

得知自己帮助史宝良一家的事被厅领导知晓,周伟总坦言:十分惶恐。因为在他看来,这只是自己分内的“一点点小事”,没想到被群众记在了心中。

不落点滴,感于民心!这样一封感谢信,暖了蜀黍的心!不落点滴,感于民心!这样一封感谢信,暖了蜀黍的心!
不落点滴,感于民心!这样一封感谢信,暖了蜀黍的心!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整个事情经过

史先生的心病

史先生在家里排行老二,他的哥哥、弟弟、妻子均患有不同程度的痴呆。妻子郑女士以前是个流浪人员,25年前史先生收留了郑女士,和她生育了一名女孩。史家人一直以种田为生,生活过得有些艰苦。今年夏天,史家的牛死了,原本苦难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史先生来到民政局办低保,但妻子郑女士没有户口和身份证,低保办理变成了难题。

不落点滴,感于民心!这样一封感谢信,暖了蜀黍的心!

一直以来,郑女士没有户口的事已经给史家造成了很多麻烦。前些年村里的一些田地被征用,史家原本可以按人头分到一笔土地补偿款。但因郑女士没有户口,最终郑女士的土地补偿款只拿到了一半,而这一半还是村干部特别照顾,破例给史家分的钱。也是因为没有户口和身份证,郑女士的残疾证也一直不能办理,享受不了残疾人的待遇。多年以来郑女士的户口问题,史家已经做了很多努力,但痴呆的郑女士说不清自己的身份情况,也不知道老家在何处,办户口的业务部门对此也束手无策。

调查身世,几多波折

今年宁波市公安局开展“千警下基层、万警大巡防”活动。7月,民警周伟总来到九顷村走访,村干部向周伟总说起了史家的事。周伟总看到史家艰难的生活状态,十分同情,暗下决心,一定要帮史先生把户口给办好。

不落点滴,感于民心!这样一封感谢信,暖了蜀黍的心!

为了让郑女士的户口有据可办,周伟总花了很多精力调查她的身世。九顷村坐落于象山县城主城区西南,距离丹西派出所有20多分钟的车程。在一年中天气最炎热的季节,周伟总十几次往返于派出所和九顷村之间,跑遍了九顷村内所有的小村落,调查郑女士的身世线索。

寻找的过程并不顺利。郑女士来到九顷村已经30年,原来知晓她身世的人都已经去世,周伟总只能在村里一家一家找寻线索。

不落点滴,感于民心!这样一封感谢信,暖了蜀黍的心!

在多番寻找之下,周伟总终于寻到一个知情人——黄包车师傅老刘。老刘说,30年前郑女士曾在大徐的一家快餐店里洗碗打工。得知这个线索,周伟总立刻赶往大徐,但那家快餐店早已关门。但周伟总没有放弃这条线索,特地到工商管理部门查询这家快餐店的登记信息。快餐店的老板娘已经去世,老板娘的儿媳仅证实30年前郑女士确实在他们家干过活,但郑女士的身世她并不清楚。

村里的线索断了,周伟总调转了取证的方向,在信息系统内查找郑女士的信息,仍然没有结果。

不落点滴,感于民心!这样一封感谢信,暖了蜀黍的心!

柳暗花明,终得户口

周伟总只能另辟蹊径,虽然郑女士原始来源地的信息一直无法考证,但是来到九顷村这30年,她与史先生结婚生子的事情村里的人都是能够证明的。他找来村干部对郑女士的身世进行讨论,根据讨论结果村里开具了一张郑女士在九顷村的情况证明。周伟总拿着这份证明和调查记录向所里的领导和县公安局治安大队进行了汇报:郑女士旧户口已经不可考,申请给予郑女士一个在象山县九顷村新的户口。

接到周警官的汇报,象山县公安局马上上报了宁波市公安局。宁波市局批准了申请,立即联系了业务部门予以特事特办,为史家开放了绿色通道,周警官半个月的努力终于有了结果。

不落点滴,感于民心!这样一封感谢信,暖了蜀黍的心!

今年8月2日,郑女士的户口终于办好了。周警官放心不下史家的情况,几次对史家进行随访,关注郑女士低保的办理情况。目前郑女士的残疾证已经办好,低保已经在办理当中。

“现在村里的福利她能享受了,国家的一些福利都能享受了,我家的生活比以前好了很多。”史先生开心地说。

不落点滴,感于民心!这样一封感谢信,暖了蜀黍的心!

“我只想把自己本职工作踏踏实实做好,史家户口的事是我应该做的,不用拿出来说。”周伟总说,如果不是这封感谢信,郑女士户口的事情解决完就不会再提起了。

其实对蜀黍来说,这些都是习以为常的小事,也是作为人民警察的职责所在。然而这样一封感谢信,足以让蜀黍的职业幸福感爆棚。

不落点滴,感于民心!这样一封感谢信,暖了蜀黍的心!

-END-

通讯员:李露茜

不落点滴,感于民心!这样一封感谢信,暖了蜀黍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