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垃圾去哪了?探访诸暨农村可烂垃圾的“重生之旅”

「环保」垃圾去哪了?探访诸暨农村可烂垃圾的“重生之旅”

每天

当你将一包包可烂垃圾

扔进垃圾桶时

你可曾想过

它们最终去哪里了?

「环保」垃圾去哪了?探访诸暨农村可烂垃圾的“重生之旅”

你可知道

可烂垃圾可以产沼气?

残渣还能做肥料?

今天

从收集到处理

可烂垃圾的“重生之旅”

「环保」垃圾去哪了?探访诸暨农村可烂垃圾的“重生之旅”

宣 传 落 实

陈宅镇自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以来,提出垃圾分类“月月有宣传、村村有行动”的口号,要求每个村结合文化礼堂、农民素质培训、党员主题党日、村民代表会议、露天电影放映等各种会议和群众性集会,通过发资料、发奖品、做讲解、编小品等形式,开展广泛的群众宣传教育。

「环保」垃圾去哪了?探访诸暨农村可烂垃圾的“重生之旅”

抓住党员干部“少数关键”,结合“五3”工作,开展互学互动,以量化考核、联系户制度为抓手,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垃圾分类更加深入人心。今年以来,全镇各村共开展宣传培训25次,培训近千人次。广泛发动群众。在各村设宣传栏,定点投放点,张贴宣传画,绘制垃圾分类墙绘。结合“党员主题活动日”,由党员干部挨家挨户上门送垃圾分类宣传资料,结合自制《易分错垃圾清单》做宣传讲解。

「环保」垃圾去哪了?探访诸暨农村可烂垃圾的“重生之旅”

分 类 细 化

垃圾分类的有效性和专业性,是目前浬浦镇垃圾分类工作所关注的重点问题。虽然垃圾桶上标注着‘可烂’或者‘不可烂’,村民也分类投放垃圾了,但在涉及到细节上,分类还是有一定的误区。为此,浬浦镇制定了更加详细的分类方案,将农村厨余垃圾的项目进行具体罗列,将一些“伪可烂”厨余垃圾也归类到“不可烂”垃圾中。并深入宣传,多次举办垃圾分类比赛,频繁上门督导演示,开设垃圾分类积分兑换超市。为垃圾的进一步处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环保」垃圾去哪了?探访诸暨农村可烂垃圾的“重生之旅”

常见的厨余垃圾中,贝壳类、大骨类、龟甲类,核桃等坚果类的外壳和果核等都是极不容易腐烂的,且很容易堵塞终端管道,导致设备经常需要维修,严重增加成本。因此,浬浦镇要求各村根据实际情况将此类厨余垃圾尽量细分挑选,归入不可烂垃圾中。并要求农户对相对比较坚硬的可烂垃圾进行前期碎化处理。

「环保」垃圾去哪了?探访诸暨农村可烂垃圾的“重生之旅”

实 施 奖 惩

次坞镇着力从收集员、监督员抓起,严格把控收集员进仓台账,认真抓好监督员监督日记,以软件促硬件,以制度促发展。

每月进行两次不定时抽查,对抽查过程中发现工作不到位,台账作假的情况进行通报。将垃圾分类考核与驻村指导员考核挂钩,对垃圾分类工作指导不力,把关不严的驻村指导员及监督员进行全镇通报,对收集员工作不认真、不配合的进行劝退。

截止9月底,次坞镇已累计通报业务负责人2人次,驻村指导员3人次,村主职干部谈话6人次,通报分管村干部15人次,劝退保洁员1名。

「环保」垃圾去哪了?探访诸暨农村可烂垃圾的“重生之旅”

收 运 监 管

枫桥镇利用互联网+模式,将收集规范纳入专职网格员工作职责。要求网格员在巡查时每周至少检查一次收集员收集情况并拍照上报信息,检查情况包括收集是否及时、是否单桶收、收集车是否规范等,并由分管线牵头对该项检查情况进行考核,严格杜绝收集中混装混收情况。

通过后台数据分析和当面核实,目前已发现并整改2个自然村收集员混装混收情况,有效的控制了混装混运的不良现象。

「环保」垃圾去哪了?探访诸暨农村可烂垃圾的“重生之旅”「环保」垃圾去哪了?探访诸暨农村可烂垃圾的“重生之旅”

车 辆 监 控

为解决垃圾分类混装混运的难题,江藻镇在抓好收集员、督查员的基础上,将可烂垃圾进行专人专车单独运输,严格禁止可烂垃圾专用车运输其他垃圾,并安排专人监督,确保落实到位。

对全镇清运厨余垃圾的车辆统一安装上GPS定位,并在处理终端站安放视频监控装置,进一步提升管控能力,通过GPS定位,进行实时跟踪,为日常督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既让村民看到垃圾分类工作的执行力,同时也减少垃圾再分类的成本。

「环保」垃圾去哪了?探访诸暨农村可烂垃圾的“重生之旅”
「环保」垃圾去哪了?探访诸暨农村可烂垃圾的“重生之旅”

终 端 运 行

在暨阳街道,孙家村沼气站安家湖村沼气站承接了周边20余个村的厨余垃圾的清运和处理业务,街道委托专门的清运公司进行清运和到站进行再次分拣,为加强对进仓管理员的管理,不出现垃圾乱倒的现象,在沼汽站安装了实时监控,街道可随时查看清运员是否每天将垃圾清运过来,进仓管理员操作是否规范。

「环保」垃圾去哪了?探访诸暨农村可烂垃圾的“重生之旅”

浣东街道萝山新村共投资20多万元,在村口路边辟出一块20多平方米的地方,建造了两个深3米、宽4米的生活垃圾资源化、减量化处理站,并安装太阳能和除臭等设备,每天可消耗十多车的可烂垃圾。

负责全村垃圾收集清运的保洁员,每天早晨五点半便开始工作,两辆车同时出发,对全村500多户村民挨家挨户上门收集垃圾,并统一将垃圾进行分拣分类。可腐烂垃圾在处理站经过一两个月的发酵,便可用作农作物肥料。

「环保」垃圾去哪了?探访诸暨农村可烂垃圾的“重生之旅”

去年以来,草塔镇以点带面,在青山区域打造“农户分类—厨余垃圾上门收集—村级分类清运—镇集中处理”模式,处理后的可堆肥垃圾,全部用于当地农业生产。

从今年8月下旬开始,草塔镇青山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站第二条生产线正式投入运行。在投入使用后,已基本解决该镇青山水库库区内10000多人口的厨余垃圾处理需求,日处理能力达到1.6吨。

「环保」垃圾去哪了?探访诸暨农村可烂垃圾的“重生之旅”

沼 气 落 户

陶朱街道20个行政村可腐烂垃圾统一由专业公司负责清运及处理,共设立65个可腐烂垃圾投放点,每日定时定点收集,日收集量近10吨,日产沼气50-70m³。

今年年初,联合村红岭自然村80余户农户接通沼气管道,将发酵处理后产生的沼气免费提供给农户使用,目前80余户农户能全天候正常使用沼气,降低了煤气使用成本,真正享受到了垃圾分类的生态福利。

「环保」垃圾去哪了?探访诸暨农村可烂垃圾的“重生之旅”

王家井镇桥头黄村自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以来,村两委干部高度重视,村民积极配合,垃圾分类工作初见成效。桥头黄村可烂垃圾的处理方式为厌氧发酵模式,在村部门口建有一处可烂垃圾沼气厌氧发酵终端,每天收集员都会将全村农户的可烂垃圾倒入其中,产生的沼气现在已接入村级家宴服务中心和多户农户家中,能够基本满足农户家中日常的生活需要。

「环保」垃圾去哪了?探访诸暨农村可烂垃圾的“重生之旅”

残 渣 利 用

岭北镇定期对终端处理池内的可烂垃圾残渣进行清运,并积极推广残渣的利用。部分香榧种植户得知消息后主动联系清运公司希望利用这些残渣对香榧林施肥。

据了解,经过终端处理的残渣肥性好,绿色环保,非常有利于香榧的种植。今年周根龙户预定了15吨残渣,将对自家的香榧林大面积施肥。岭顶村的周国塘户种有5亩香榧林,同时在香榧林的空隙处还种植了各种蔬菜及猕猴桃等作物,今年同样预定了部分残渣,其产出的有机蔬菜由于品质出众,受到了村民的欢迎。

「环保」垃圾去哪了?探访诸暨农村可烂垃圾的“重生之旅”
「环保」垃圾去哪了?探访诸暨农村可烂垃圾的“重生之旅”

安华镇自使用可烂垃圾终端处理设备以来,该设备可供安华村、蔡家畈村、双峰村、三合村、河杨村等五个村使用。村里的保洁员把从农户家收集起来的可烂垃圾运来装进设备,几天后,可烂垃圾就变成了黑褐色的有机肥。该有机肥能有效地改良土壤、恢复地力,同时又是利用可烂生活垃圾发酵而来,规避了病害、重金属等风险。是农户种植水果、蔬菜等项目的理想选择,一经推广,供不应求,深受老百姓喜爱。

「环保」垃圾去哪了?探访诸暨农村可烂垃圾的“重生之旅”

就这样

可烂垃圾经过无数人的接力后

变废为宝

获得了涅槃重生的机会

自我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从2014年正式拉开帷幕以来基本形成了微生物高速发酵沼气厌氧太阳能堆肥三种处理模式。

截止2017年12月底,全市469个行政村(包含4个拆迁村),33.5万户全部完成垃圾分类,覆盖率达100%,共已建成微生物发酵处理站25个,78个村6.3万户受益;沼气厌氧处理站169个,275个村20.5万户受益;太阳能处理站75个,112个村6.7万户受益。

攻城容易守城难

做好当下的垃圾分类工作

需要大家的持之以恒!

让我们一起

改变观念、改变做法、改变环境

为美丽诸暨

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