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海外投資防騙指南

中國式海外投資防騙指南

中國式海外投資防騙指南

中國式海外投資防騙指南

《中國式投資防騙指南》第3集

朱振鑫 如是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員

張楠 如是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研究助理:尹達(山東大學)、徐子鈞(新加坡國立)、嚴添耀(財科院)


隨著中國對外開放的進一步加深,無論是出於移民還是資產配置多樣化的需要,海外投資主體的下沉都會成為一種趨勢。全球高淨值人群配置的全球資產平均比例為24%,而中國高淨值人群只有5%,未來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但是很多投資者卻並沒有認識到國內外投資環境的不同,對海外投資有很多錯誤的認識。相當一部分騙子已經盯上了投資者思維的盲區。針對很多投資者在投資時用國內的情況來推斷國外的想法,出現了非常多的騙局。目前海外投資的騙局主要集中在海外置地、海外金融投資和海外移民三個方面。

我們之前在之前文章中,系統的為大家梳理過各類資產的“典型”騙局。關於其中一些比較重要的部分,我們會陸續推出相關專題進行詳細梳理。今天就讓我們來談談海外投資中那些本可以避免的“坑”。

一、海外置地

根據相關統計2017年中國投資者在海外房地產投資總額在2500億元左右。從結構上來看,雖然美國仍然是中國投資者的第一選擇,但已經出現從美國、加拿大轉移到歐洲、亞洲等國的趨勢,主要集中在香港、日本、新加坡、泰國等國。從數額上來看,2017年,中國對美國物業資產的投資額同比下降64%。而中國對歐洲物業資產的投資上升336%,對亞洲物業資產的投資額同比上升34%,達800億元人民幣,主要集中於中國香港、日本和新加坡。

對於海外置地的投資者來說,海外購買房產無非兩種用途,一是用於投資,豐富資產配置。二是實際使用,不論是為子女留學、移民還是度假使用。據統計,所有的海外置業者中大約有75%的人是考慮投資的因素,56.1%的人考慮子女教育的因素,42.2%的人考慮移民的因素,而居住目的和醫療衛生分別佔37.6%和7.6%。

國內過去十年房地產牛市的因素有很多,有人口紅利、改革紅利、金融紅利等因素,因為與本文主題無關,在此不再贅述。但這樣造成的結果是很多國內投資者並未想過國家與國家之間有很多的不同,從宏觀的政治經濟環境到微觀的交易持有稅費等等一系列的不同,這種買方和賣方之間的信息不對稱越大,對投資者的專業素質要求越高。

海外置地中的騙局主要是虛假宣傳海外房產中介在宣傳時通常都會故意誇大房產優點。海外房產廣告經常以以包租、高回報率、可移民以及永久產權等作為賣點。 比如2008年金融危機後,底特律樓市崩盤,上海某家公司就在國內兜售“5萬美元”的美國別墅。但實際上這些別墅不僅不值5萬美元,每年還要繳納稅費管理費等費用。

中國式海外投資防騙指南

同樣的,有不少投資者通過香港的美亞置業購買了 “環境優美”、“包租兩年”、“年回報8%”的休斯敦房產,後續卻沒有收到房租,投資者去項目當地瞭解情況後才發現其購置的房屋位置偏遠,治安衛生條件差,租客也多是低收入者和破產者,與宣傳資料嚴重不符。

目前東南亞某些國家例如泰國等,已經出現了單純以高端市場房價數據吸引投資者的現象,但實際上國內房價兩極分化嚴重。從泰國房地產諮詢公司CBRE的數據來看,2012-2016年泰國房價迅速增長,近幾年已經出現了兩極分化的跡象。高端市場漲幅最高達300%,而普通中低端住宅價格已經出現了下降的趨勢。某些發達國家例如加拿大,前期由於海外炒房客湧入推高了當地房價,目前上漲也已經基本陷入停滯,出現了下跌的傾向。也有像意大利這樣自2010年以來房價一路下滑,最近一兩年才出現企穩趨勢的國家。

中國式海外投資防騙指南

同時由於國外很多地方房價比較穩定,大多數情況下房產更多的是作為消費品存在,很多旅遊房產非常好租但是並不好賣,如果輕信投資中介“包租”的承諾,後續想要賣出時只能賣給國內投資者,流動性非常差,因此投資者更應該十分慎重。

對比國內房價,海外房價看似仍然有利可圖,但是在中介環節的費用以及後續昂貴的維修維護成本,都會侵蝕投資者的利潤空間。國外在維護過程中與房產有關的稅費主要由房產稅、維修費、律師費、保險費、管理費等眾多費用,更不用說很多國家甚至有專門針對外國人的額外稅費。尤其是房屋維修費用,很多國內投資者並沒有接觸過這方面的費用,中介作為佣金獲取方並沒有動力告知投資者完全的購房信息,投資者如果不問,中介甚至可能會一筆帶過,這就導致很多中國投資者在買入之後才能發現還需要不停地支出成本。

以西城晶華和紐約曼哈頓兩套1000萬元人民幣左右的房子為例。不算稅費,西城晶華該套房屋每平方米價格15.97萬元,Flatiron該套房屋每平方米價格為14.3萬元,兩套房屋每平米價格差異1.67萬元。看似美國房地產有利可圖,但是如果把稅費計入價格,西城晶華每平米17.13萬元,Flatiron每平米16.59萬元,相差無幾。

中國式海外投資防騙指南

二、海外金融投資

由於當前外匯管制的存在,國內投資者在選擇海外股權投資時僅能選擇直接兌換美元或者投資QDII基金。目前國內投資者的對外投資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直接投資。居民通過各種途徑兌換美元,通過海外中介機構例如券商、美元基金等進行直接投資。二是間接投資。

以人民幣購買QDII基金等具有外匯額度的基金或產品間接實現對外進行投資。

由此產生的海外投資騙局主要由三種:第一是“出口轉內銷”的騙局。主要是海外華人或者中國居民通過在國外發行或設立的專門針對中國投資者的基金或財富管理公司,以海外背景作為噱頭,吸引中國投資者的資金。

近日剛剛爆出的某第三方理財董事長疑似跑路事件中,該公司以“香港背景”,“2008年金融危機中憑藉九級風控體系實現盈利”等為噱頭像投資者宣傳,但是實際上這家公司只是其購買的一家香港空殼公司,連辦公地點和員工都沒有。發行的理財產品中包含大量虛構的投資項目。同時流程極不規範,第一是投資範圍不清晰。投資範圍規定十分寬泛,無從探究底層資產究竟是什麼。第二是打款賬戶不規範。公司以“合理避稅”為由使用第三方公司賬戶作為投資者打款賬戶。第三是平臺盡職審查未盡職責。合作方的P2P平臺“XX寶”不僅出現兌付危機而且至今仍未建立第三方存管。

具體到投資產品來看,該公司推出的海外地產投資計劃,起購金額100萬,主要投向美國得克薩斯州的商業地產項目,號稱歷史年化回報率高達8-8.5%。

該公司對該計劃的包裝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包裝專業的海外地產管理團隊。通過海外的空殼公司進行宣傳,但實際上連海外官網都沒有。二是宣傳公司董事長接受達拉斯榮譽市民證書。不同於中國由政府嚴格認定並頒發的榮譽市民證書,美國的榮譽市民證書分兩種:一種是美國榮譽市民證書,含金量極高。累計授予人數只有8人,只有丘吉爾與特蕾莎修女是在世期間獲得,其餘均為死後追授。另一種是由各州或各城市頒發的榮譽市民證書,僅僅是“虛名”,對於榮譽持有人並不會有任何優待,通常是應選民要求發給到訪的外國人,甚至不需要做背景調查,獲取條件比較簡單,目前很多遊學項目已經將榮譽市民列為可選項目。

第二是“掛羊頭賣狗肉”式騙局。這種產品或者基金跟海外沒有任何關係,完全是掛著外國名頭的國內組織。這些組織多以傳銷為骨架,以外國基金為名頭進行詐騙。國內曾出現了很多掛著“瑞士共同基金”、“美國貝爾斯登基金”的傳銷組織。它們主要通過承諾高額回報率以及推薦獎勵等方式吸引投資者。

2010年一家號稱註冊在英國並取得FSA(英國金融服務管理局)授權的SIQO公司在國內銷售所謂的“海外基金”。該公司通過包裝辦公場所、網站,對投資者許以高額回報,每單位產品為1000歐元,年利率高達260%。但實際上該公司募集的所有投資款直接進入了不法分子的腰包,僅有少部分以紅利和提成的方式分別返還給投資者和銷售人員。

如何識破此類騙局其實十分簡單。首先,國內不論是公募基金還是私募基金都需要在基金業協會備案,任何無法查詢到的基金產品均為不合規。 最關鍵的是不論傳銷組織披著什麼樣的偽裝,所有先進入者的收益都來自於後來者的繳費,與龐氏騙局無異,投資者不要被國外基金的名頭所迷惑,一般可以輕易識破這些組織傳銷的本質。

第三是“狐假虎威”式騙局。一般情況下很多垃圾公司赴美到OTCBB或粉單市場掛牌。這和國內某些企業只是在新三板和新四板市場掛牌卻對外宣傳上市公司本質上是一樣的,主要是利用了投資者對著幾個市場的不瞭解進行詐騙。

OTCBB和粉單市場類似於中國的新三板和四板市場,上市要求非常低,主要是為了中小企業提供的股權交易和融資平臺,大約有一半的股票處在停止交易的狀態,流動性極差。雖然存在轉板機制,但是隻有個別的公司可以轉板進入納斯達克。而在OTCBB掛牌的中國公司高達數百家,僅有十多家公司轉板成功,大多數公司規模非常小,股價長期低迷,被摘牌的也比比皆是。

中國式海外投資防騙指南

中國式海外投資防騙指南

2013年很多持有在美國OTCBB掛牌的“深圳網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始股的投資者突然發現,公司已經人去樓空,投資款也打了水漂。當時證監會甚至特意針對該類騙局發文進行警示。

無獨有偶,某東南亞公司,以“即將納斯達克轉板上市”為噱頭,雖然在中國並沒有任何分支機構和業務,但是仍然通過四家代理機構來中國招募原始股股東,並且推出了股權優惠大禮包套餐,包含股權以及迪拜豪華遊等一系列產品。而實際上該公司核定股本只有400萬美元,與其宣傳的20億市值有很大差異,而且OTC已經將該公司列入警告名單。

第四種是財務造假和市場操縱。目前中國關注度最高的是香港和美國的股市,雖然香港和美國的監管十分嚴格,但是依然無法避免市場操縱和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情況發生。在國內,遠的有藍田股份財務造假,近的有金亞科技、樂視網財務造假事件。美股上最有名的就是2002年安然公司財務造假,而港股的“老千股”問題獨樹一幟,甚至連國際外匯市場也逃不開被操縱的命運,包括Libor(倫敦銀行同業拆借利率)WM/Reuters基準匯率和ISDAfix利率指數等在內,涉嫌操縱市場的公司主要是巴克萊、高盛、摩根大通、匯豐等幾乎所有的全球頂尖機構,都給投資者帶來了很大的損失。


中國式海外投資防騙指南

中國式海外投資防騙指南

三、海外移民

目前中國有接近1000萬人移民國外,這其中投資移民佔比接近50%。以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移民接收國美國為例,目前美國移民途徑主要是EB1A、EB1C、EB2 、EB3、EB5等。

以大家最熟知的EB5為例,美國的EB5簽證項目開始於上個世紀90年代,每年配額僅有1萬各左右。2008年金融危機後為了吸引海外投資,放寬限制,迅速從不到1000發展到2014年的超過1萬個名額,同一時間為投資移民設立的區域中心數量也從16個膨脹到接近700個。雖然根據規定每個國家每年移民申請不得超過總數的7%,但是由於其餘國家名額在用不完的前提下可以轉給中國申請者,近幾年,超過八成的名額都被中國投資者拿走。2014年甚至出現了因為申請者過多名額用盡的情況,2015年更是從當年5月就已經因為名額用盡,開始進行排期。目前由於申請者過多,排隊時間越來越長。目前此類騙局主要是兩種,一種是假的移民項目,另一種則是假的移民手段。

從假的移民項目來說。2013年一名美國商人以虛假EB-5項目為誘餌,從250名中國移民投資人手中騙走1.45億美元投資金額以及1100萬美元管理費。想要避免這一類騙局,需要投資者的要求很高既精通移民目標國家語言,又有對移民項目有非常高的認知。如果兩者都不具備,投資者最好直接選擇業內知名的機構進行移民申請以免竹籃打水一場空。

從假的移民手段來說。2015年月一名華裔男子涉嫌幫助數百人提交欺詐性移民申請,被加拿大卑詩省高院判處其7年徒刑,並罰款超過90萬元。該案是加拿大史上最大的騙局,歷時7年,經手該華裔男子的兩家公司辦理移民服務的客戶涉及超千人。加拿大法律對移民申請者在加拿大居留時間規定5年內至少730天,該男子通過偽造護照上的出入境日期幫助申請者通過加拿大移民局審查。最終由於該男子將114名申請者住址均填寫相同,被移民局發現。受此影響,未來被剝奪身份遭到遣返的華人移民或多達800人,這其中包含了很多不知情的投資者。


歡迎進入如是金融微信交流群,請添加微信:aibohobo,註明機構姓名。

中國式海外投資防騙指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