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的一堂課:製造業不行了?不,是你的製造業不行

馬雲的一堂課:製造業不行了?不,是你的製造業不行

未來的十到十五年,製造業會非常痛苦

製造業應該如何來擺脫這種痛苦

馬雲的一堂課:製造業不行了?不,是你的製造業不行

全文共4010字,閱讀時長約為10分鐘

圖片來源 | 網絡

撰文 | 先聲會

出品 | 先聲會

2018杭州·雲棲大會今日在杭州雲棲小鎮召開,阿里巴巴CEO張勇、阿里雲總裁胡曉明、阿里巴巴CTO張建鋒等人均在大會的主論壇上發表了演講,論壇也展示了阿里巴巴集團和奧林匹克轉播公司、SAP(思愛普)、肯尼亞旅遊與野生動物保護部的未來合作。

主論壇的最後,伴隨著武俠味兒十足的bgm,馬雲終於出場了。由於馬雲將於2019年教師節卸任集團董事長,這可能是他最後一次作為阿里巴巴集團董事長出席雲棲大會。

馬雲的一堂課:製造業不行了?不,是你的製造業不行

今天馬雲演講的主題是“新制造”,類似2016年他提出的“新零售”,為我們展示了一幅製造業和前沿科技相結合的產業前景與未來畫卷。

製造業的寒冬是否即將來到?

新制造和傳統制造有什麼不同?

新制造和就業的關係?

製造業如何渡過貿易戰難關?

……

讓我們一起來聽聽,未來的“馬老師”給我們上的這一堂課。

馬雲的一堂課:製造業不行了?不,是你的製造業不行

01

從新零售到新制造

今天全國優秀的高科技、黑科技在這兒雲集,和以往其他的科學論壇、展覽會不一樣,我發現很多人來這兒不是賣產品、賣軟件,而是來展示、分享、交流自己的思想。我們因為相信而看見。

我們這兒提出很多新的觀點,新的思想。前年我提出未來人類社會特別是中國經濟將進入新零售、新制造、新技術、新金融、新能源,大家當時並不以為然,有人說這樣的詞可以編出兩百多個,也有人認為新這個字用的不對。我個人認為我們實在找不到對的詞,姑且稱之為新而已,我們新零售實際上是在重新定義零售。

我今天主要想講新制造,新制造馬上要對中國和全世界帶來席捲性的威脅和席捲性的機會。

未來的十到十五年,所有的製造行業面臨的痛苦,遠遠超過大家的想象。我們必須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和各方面準備。

新零售=重新定義零售

新制造=重新定義製造

02

DT時代的製造業

有人說實體制造業正在消失,我認為製造業不會消失,只有落後的製造業才會消失。

技術革命將持續五十年,未來的三十年將是應用變革深入到方方面面,不僅是技術變革,更是思想意識的變革。

IT主要是為了控制未來,而DT(Data Technology)為了創造未來。

IT把人變成了機器,而DT要把機器變成人一樣。

IT時代誕生製造業,而DT時代要誕生創造。

IT時代基本依賴於知識,DT時代要發揮人類的智慧。

IT時代以我為主,DT時代利他為主。

DT時代是平臺思想,什麼是平臺?平臺不是規模,平臺是利他,enable others,是為了讓他人做得更好。

有人說我的企業做大了,我自然會變成平臺。我認為,你只有讓別人做得更好,讓別人更加強大,有這樣的思想,才可能成為平臺。

IT要求標準化、規模化,而DT要求獨特化、個性化、靈活性。新制造就是基於DT時代思想的製造業。未來十到十五年,傳統制造企業將會非常痛苦,今天的外部環境下,在技術變革的大趨勢下,依靠傳統資源消耗的企業,必定會越來越難,挑戰會越來越大,不擁抱新制造業的企業如同盲人開車,你不知道誰是你的客戶,客戶需要什麼。

所有的製造業要保持高度清醒,不能安於現狀。現在有些製造業利用互聯網拓展了營銷,帶動了一定銷售額,但這並不表明你們具備了明天的能力。製造業不管你已經擁抱互聯網還是沒有擁抱互聯網,必須考慮未來該如何走。

未來成功的製造業一定是用好互聯網,一定是IoT,一定是雲計算、大數據的新型製造業企業,因為不用好這些新技術的企業都會失敗。不是製造業不行,是落後的製造業不行,是你的製造業不行。

製造業不會消失

只有落後的製造業才會消失

03

如何定義新制造

新制造將會重新定義製造業。新制造業將會重新定義客戶市場,重新定義供應鏈,重新定義所有制造和商業運營和服務,它既是一場思想革命,更是一場技術革命。

不是互聯網企業和傳統行業結合就是新制造,也不是一個產品中加上芯片就是新制造。定義新制造的標準是不是按需定製,是不是個性化,是不是智能化,你知道你的客戶是誰,你消耗的生產資料裡面有沒有數據。

工業時代,人類發明了流水線,可以標準化、規模化生產。數據時代可能也是流水線,但流水線上卻是個性化的生產。工業時代考驗的是生產一樣東西的能力,而數據時代考驗的卻是生產不一樣東西的能力。

以前流水線五分鐘可能生產2000件同樣的衣服,很厲害,今後五分鐘生產2000件不一樣的衣服,更厲害。二十年前我們流行全村全市的姑娘穿同樣的衣服,而現在,每個姑娘穿的衣服都必須是不一樣的。

按需製造的核心是數據。以前製造業靠電,現在製造業靠數據,數據是製造業必不可少的生產資料。以前製造業發展好不好看電的指數,未來我們看數據、看計算指數。IoT,芯片、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所有這些都會像蒸汽機、石油改變手工業一樣,改變今天的生產車間。

IoT IoT現在才剛剛開始,今天的IoT很多隻是賣硬件賣軟件的人,找個理由賣得更好而已。但物聯網的本質,首先必須是一個智聯網,沒有智能的物聯網,我們認為這是個植物人。其實我們有很多攝像頭,而且都已經聯網了,但是沒有計算能力去處理,沒有人工智能,攝像頭只能用來罰款,這是對數據的浪費。

芯片 芯片是核心的技術,我們確實和發達國家、發展企業有不少的差距,但是在IoT芯片領域,我們有機會換道超車。中國有最大的互聯網用戶市場,有機會發展自己的芯片。很多時候,因為基礎不好,才有可能跨越性發展。

大數據、雲計算 驅動未來製造業的是數據,大數據是生產資料,雲計算是生產力,互聯網是生產關係。大數據不是數據大,是計算能大,只有計算能力強,大計算+雲數據才是我們說的大數據。

過去互聯網企業和製造業互相看不上,未來不管是否看得上,我們都需要一起結合起來過日子,誰也離不開誰,未來的算法專家,不是在互聯網公司工作,而是在車間寫代碼。

工業時代考驗生產一樣東西的能力

數據時代考驗生產不一樣東西的能力

04

製造業和服務業的完美結合

新制造是服務製造業,我們要明白未來沒有純製造業,也沒有純服務業,不能再寄希望於製造業創造就業。

現在有人不斷在提要通過製造業迴歸就業,我認為這是不對的,未來的製造業不是就業的大軍,因為未來的製造業可能都是人工智能、可能都是機器人,未來真正創造就業的主要力量是服務業。新零售是線上和線下的融合,新制造不是我們想象中的實體和虛擬的融合,是製造業和服務業的完美結合。新制造的競爭力不在於製造本身,而是在於製造背後的創造思想、體驗、感受以及服務能力。

未來創造就業的重點不是製造業,我認為像中國這樣的國家,一定是現代服務業成為就業的主要發動機,因為流水線上的大部分工作都會是標準化,只要是標準化的機器,都可以取代,但是體驗、服務和創新創造是機器未必能夠替代的。

未來的製造業不是就業的大軍

未來的製造業可能都是人工智能和機器人

05

貿易戰是技術進步帶來的必然

我們提出的新零售不是為了自己做零售,而是告訴大家,零售可以這麼做。我們提出新制造,不是阿里巴巴要進軍制造業,而是要幫助製造業進行改革和進行變革,新制造從根本上會顛覆價值創造的模式,以前是製造者主導,未來是消費者主導。製造者主導的時候,是大企業得益,消費者主導的時候,是有技術創新的中小企業受益,新制造不是大企業的獨家專利,而會變成中小企業的制勝法寶。

中國 90% 以上的機器設備都沒有互相連接,只是一個個獨立載體,如果把製造業所有的機器設備、所有生產線數據全部打通,智能化,我們將會徹底改變、改革經濟發展的方式。貿易摩擦是技術革命帶來的必然,是中美兩國成長過程當中的必然,長達三四十年的中美貿易發展到今天這樣的規模,沒有矛盾是不正常的,有矛盾是非常正常的。

但是我們相信貿易摩擦中,肯定會有很多中小企業很困難,但是我也相信困難當中會冒出一批優秀的企業,那些用了新的思想、新的理念、新的技術的企業,一定會成為未來的贏家。所有了不起的企業都是經過經濟週期性的災難,或者各種天災人禍造成,只有經歷過這種災難的企業才是真正了不起的企業,沒有經歷過災難的企業,即使你今天做得很大,也未必能夠贏在未來。

面對今天的貿易戰,各位企業家、各位創業者,我是相信這句話,他強任他強,月亮照大江,只有做好自己,要有長期的思想準備。本次貿易戰不可能在兩個月、兩年內解決,要有二十年的長期思想準備,只有踏踏實實做好自己,因為二十年,足夠讓任何一個企業成為未來的阿里巴巴,成為未來的亞馬遜,阿里巴巴也只有十九年。

我想我們必須要明白一點,未來製造業是 Made In Internet,貿易不是集裝箱,而是包裹為主,貿易的驅動者不是哪個工廠、哪個企業,而是成千上萬的消費者。當製造業沒有了國界,貿易成為人人參與的時候,規則就需要重塑,傳統的貿易戰將不再存在。

二十年,足夠讓任何一個企業成為未來的阿里巴巴,成為未來的亞馬遜,阿里巴巴也只有十九年。

06

呼籲製造業抓緊學習

最後我也想講創新要嚴防“葉公好龍”,新的技術是新的生產力,一切生產力的發展,必須要有新的生產關係與其相適應,創新要嚴防“葉公好龍”,無論是政府還是規模性、成熟性的企業,創新最大的阻力不是去包容失敗、包容錯誤,而是我們需要明確知道,要防止昨天落後的利益群體如何設計,設下各種陷阱,來阻礙、破壞新的生產力。所以保護哭喊的落後力量,往往會成為破壞創新最重要的因素。

製造業一定會變革,前幾天我去了幾趟淘寶造物節,今天年輕人的創造力,今天年輕人的創意,他們的創新是我們想象不到的,不是中國的製造業不行,而是落後的製造業不行,不是中國沒有創意,而是你沒有創意,不是今天中國的年輕人不努力,而是我們這些年輕人不夠努力。新制造的班車已經啟動,如果不加速自己企業,不去擁抱未來的變化,不改革自己,我相信未來十到十五年,大家都會哭天喊地。

所以我希望在這兒呼籲在座所有企業以及不在這兒的所有制造業們,必須抓緊學習、必須抓緊改革,過去十年零售業所面臨的巨大痛苦很快會降臨到製造業,因為我們必須要明白的是,我們任何一個國家不因為你是實體而保護你,而是因為你是未來,而保護你,而是因為堅定的思想,我們會保護你。

當然今天來參加雲棲大會的所有企業,我們都相信未來,我們都是擁抱未來,否則我們不會花這麼長的時間來這兒傾聽,我也很感動,早上這麼長時間,在座居然坐在這兒認真聽講、認真學習、認真思考,我希望雲棲大會永遠能夠保持這種分享的精神,永遠保持這種創新的場所,永遠不是以賣產品為主,而是分享思想、交流思想為主的地方。我們希望雲棲大會永遠變成一個套話最少、套路最少、最務實、最面向未來的大會,再次謝謝大家,也希望在會議期間,每個人能夠交更多的朋友,學習到更多的東西,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