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了,别做家长微信群里那个招人烦的家长!

又到新学期了, 这两天各很多家长、老师的朋友圈都被一篇文章刷屏了——《开学第三天,我退出了家长群》。

全文以家长的角度出发,列数了家长群里的“数宗罪”,太多太多“招人烦”的信息,在网上引起了热议。

开学了,别做家长微信群里那个招人烦的家长!

许多网友对此纷纷发布了自己的看法:

椒盐蘑菇-蘑菇有毒不可食用:对对对对!!!!每天有24小时总想着退群啊!!!戏精一片片,马屁连城天!!!!!
餓貓傳說丶:有一种最讨厌的家长是几个人商量送老师啥啥礼物,私自做主买了并送了然后在群里说这个礼物是代表所有家长送的所以钱要平摊。
ZHANG弓长张Rongr:我觉得真正精神及物质富裕的人根本不会去炫耀。

其实我是渣男:看完更加不想生小孩了。

更有许多老师纷纷现身说法:

西里小姐-AerialBird:其实家长全退群,最开心的是老师。老师真的被各班的班群搞疯了。
清无韵:我也是小班家长,开学没几天就有人在群里发无关学校的事,我马上做了出头椽子怼了那个家长,也有家长表示支持我,然后到目前为止群里一派和谐,就是老师发通知给大家看看孩子们的状况。

是你在找我吗_:作为一名前班主任,想说的是班级群越安静越好,便于老师发送通知和家长提出问题。
L5水草:老师:转发学校通知,blablablb,此条不要回复!不要回复!不要回复!家长a:收到,谢谢老师!家长b(三小时后):收到,谢谢老师~我:???

有的时候某些家长们的“热情”太过了,会给其他家长或者老师造成“负担”!

老师每次在微信群里说一句话,哪怕只是最正常的布置作业,就会有大波儿的家长回应:老师您辛苦了!老师太棒了!谢谢老师!……

有家长甚至还沿着这个话题闲聊起来。由此造成的后果是,手机‘滴滴’地响个没完,更重要的是,家长们如此一刷屏,很多没有第一时间看手机的家长,很有可能错过老师公布的重要信息。还有妈妈会指名道姓地说:那个XX的妈妈太烦人了,刷屏大王!XX孩子的爷爷、姥爷、爸爸、妈妈都在群里,一家子有时还在微信群里聊天,真是太过分了!……

这是个问题吗?绝对是问题,而且是个大问题!

“有办法解决吗,方法很简单,只需要老师逐条列出一些规则,在微信群里公布一下就可以了,相信家长看了之后,家长群会越来越有规则。”

开学了,别做家长微信群里那个招人烦的家长!

千万不要做五种类型的家长

第一种,讨好刷屏型。

老师一发话,马上回应:您辛苦了,保重身体”。

老师布置的作业、公布的消息,看到即可,不需要回复,为了防止没必要刷屏,“收到”两字都无需回复。一条信息几十人回复同样内容,很快一条重要的信息就这样被“淹没”了。

群外私聊,切不可肆意刷屏。

晚上尽量不要在群里聊得太晚,以免影响他人休息,有重要事情可以跟老师直接联系。

第二种,炫富显摆型。炫耀孩子的成绩。

这种行为其实就是在默默伤害那些成绩差的孩子及家长的心。晒各种旅游的照片。类似这种私人的照片,在朋友圈晒晒也就可以了,发班级群只会引起大家反感。时不时把小孩得到的小贴画、完成的作业、写得工工整整的字贴上来,骄傲地请大家点赞,其实是希望老师给予关注。

即使家长不到处晒,一个孩子的优秀锋芒也是遮挡不住的。低调的“才子”“才女”才是最令人佩服的,也最令老师喜爱。

第三种,过度关注型。

每日不停地在班群中询问老师自己孩子的情况,生怕孩子在学校出现新状况。家长如此不相信孩子,孩子又如何树立信心,又如何能长大?

一个孩子,三代人都要加入班级群。孩子成长的压力就是这样形成的!家长越是这样,孩子成长得就会越累。

第四种,发布无关信息型。

集赞、投票、卖东西……统统发进班级群。

你希望别人指着你的孩子说:就是他妈妈,经常在班级群发卖东西的信息!所以,请给孩子留点面子!

第五种,群里争吵型。

孩子在学校发生了小争执,家长护子心切,在群里开战。

你都如此冲动,又如何教育孩子不争吵、不打架、冷静地对待一切呢?请记住,你的行为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孩子的性格。

或是与老师开战(这种情况很少,但确实也存在,例如,责备老师偏心)

越是这种时候越应该与老师私下沟通。另外,家长一定要调整好心态,选择信任老师,这点很重要。

老师如何管理班级群

为了家长微信群更规范,也为了老师和家长的沟通更高效,乐多多也为老师准备了几点小小的建议:

在班级群中不点名批评孩子、公布成绩、排名等信息,这只会伤害孩子自尊心,同时也会让家长感到不舒服;

不要每次只发布优等生或表现优异的学生的照片,尽量让所有家长都能看到自己孩子的照片出现在班级群中;

不管是成绩好的孩子还是成绩差的,都多表扬、少批评,尽可能多地去发现孩子的优点;

绝不转发不经考证的信息,千万不要造成家长不必要的担心;

如果个别学生有问题可单独与家长沟通,普遍问题可以在班群中与家长交流;

试着在每一条通知后加上“不用回复”几个字或类似的话语,可以避免大量不必要信息的骚扰;

做班级群中的引导者,对于一些不适合发在班级群里的内容,要学会婉言提醒。

如何做聪明的家长?

杭州市外语实验小学校长张敏,前两天看到这篇文章,比较认同这些制定的规则,开学前特意转给全校的班主任老师们参考。

“现在班级群确实方便,多数时候打字比脱口而出有更多思考的时间,所以群里聊天是不错的沟通方式。但同时也有一些负能量信息,需要好好引导。”张校长举了个例子,班上两个孩子发生冲突,一位家长还没了解全部情况,直接在群里向老师发问。这种情况下,群里立即陷入一种尴尬,老师不好回,其他家长也不知该怎么办。这位家长又会感觉很孤立。

“如果是聪明的家长,就会在合适的时机采用恰当的方式和老师沟通。建议傍晚时分和老师私聊,不要半夜或清早。家长不急于下定论,比如老师就是针对我们孩子等,一定要注意表达方式,先听听老师的说法,之后再谈谈自己的情况,这样才是有效的沟通。有些家长不及时沟通,情绪堆积在一起,等到有一天,遇到一件事彻底爆发。”

对于班级群,还有一些实用的建议。

班级群很容易让时间碎片化,家长们时常在群里聊些与孩子无关的事情,比如这双鞋哪里买,文具盒什么牌子等。建议多聊聊孩子的具体教育问题,比如专注力不够集中,家长们可以一起交流;或者下周运动会,大家策划一下,怎么帮助孩子有个好创意等。

“千万不要群里拉票。每天投一票,成人可能是作为娱乐,但会让孩子误以为得奖不是拼实力,而是拼人脉拉票得来,这是在释放一个极其错误的信号,对孩子没有任何实用意义。”

开学了,别做家长微信群里那个招人烦的家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