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容易被忽略的车内安全配置 学会怎么用关键时能救命!

汽车安全配置一直是汽车消费的一大卖点,尤其是近些年汽车消费更加趋向于理性化,消费者更加注重汽车品质以及安全性,所以现在汽车厂商也经常把汽车安全作为汽车营销的一大卖点,类似于TCS,ESP以及主动刹车这样的外部主动安全配置,或者像是侧安全气囊这样的被动安全配置,每一位消费者都会被这些配置吸引,然而我们又忽略了哪些成本不高,但是作用又非常大的车内配置呢?

汽车后备箱车内逃生开关

汽车常用的逃生通道大多数消费者知道的是汽车的四门或者是汽车的前后玻璃以及天窗等常用的后备逃生通道,但是上述的几个逃生通道都存在各种各样的弊端。首先作为我们最常用的紧急逃生通道就是四个车门,当发生猛烈的正面或者是侧面撞击时,汽车的前后车门会发生一定的变形,虽然汽车工程师在设计时已经充分考虑了这种情况,为四个车门设计了余量,但是为了保证车身强度一些中等程度的碰撞还是会让这些余量消失,产生尺寸上的过盈,让消费者无法打开车门逃生。

那些容易被忽略的车内安全配置 学会怎么用关键时能救命!

四个车门无法打开的情况下,我们最高的选择就是通过后备箱逃生,尤其是SUV车型或者两厢车型可以直接通过放平座椅靠背来实现,后备箱逃生。这个时候汽车后备箱内部开关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汽车后门儿童锁

这个配置成本真心不高,但是往往很多已经过了年纪的消费者或者是不知道这个配置的消费者会把这个配置忽略掉,所以很多厂家也就逐渐取消了这个配置,只是简单的把后排的门锁开关的逻辑改变,充当儿童安全锁的作用。

那些容易被忽略的车内安全配置 学会怎么用关键时能救命!

儿童安全锁采用机械结构锁止,在车内是不能打开的,解锁只能通过门外,同时中控锁也是不能打开儿童安全锁,避免驾驶员出现误操作。当汽车发生碰撞以后··儿童安全锁又会自动消失,防止影响救援。儿童安全锁一般位于后门两车门,但是现在一般厂商减配到了左后门。

车窗防夹

现在很多车窗都有一键升起功能,车窗防夹功能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尤其是后排乘客有儿童的情况下,车窗防夹可以有效的防止儿童把身体部位伸到车窗缝隙,造成伤害。

那些容易被忽略的车内安全配置 学会怎么用关键时能救命!

车窗防夹系统的区别主要在于传感器的类型,一些老款车型上一般采用触力式车窗防夹系统,这样的系统需要车窗受力达到一定的力才能起到作用,可靠性不足,如今大多数的车门防夹装置的传感器采用的是光电式,灵敏度高,操作方便,而且现在可以后期改装。假如您家正好有一个孩子,可以去改装一个光电式的车门防夹系统。

膝部安全气囊

膝部安全气囊的概念最先是由日本车厂提出的,他们在试验中发现随着发动机下沉以及方向盘免碰撞装置的开发,在正面碰撞过程之中发动机等部件会随着·放侵入装置入侵驾驶员的乘坐空间,尤其是膝部空间,这为接下来的逃生以及救援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难度。

那些容易被忽略的车内安全配置 学会怎么用关键时能救命!

膝部气囊位于主驾驶膝部位置,当碰撞发生时能够为碰撞的侵入物与驾驶员的膝部为之提供逃生余量,同时能够构成安全带,前部气囊,膝部气囊的三点缓冲,有效的避免驾驶员在碰撞中受到的冲击伤害。现在很多车并没有提供膝部安全气囊配置,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后期升级安全气囊,很多改装店都有相应的配件。

车内安全锤

车内安全锤我们应该是经常听到的一个小东西,但是很多司机嫌麻烦并没有在车内放置一把安全锤,在一些欧美国家车内安全锤是作为车内标配的存在。

那些容易被忽略的车内安全配置 学会怎么用关键时能救命!

汽车安全锤的独特设计可以依靠汽车玻璃的受力特点,敲击汽车玻璃的特定位置来击碎汽车玻璃逃生。这对于现在汽车普遍设计有吸能溃缩区具有很重要的安全意义,因为我们车门虽然设计了一定的安装余量来保证汽车发生碰撞时车门能够保证正常打开,但是一些侧面撞击的事故汽车车门还是无法打开的,我们现代汽车的车门玻璃普遍采用树脂夹层玻璃来保证强度,所以逃生的时候用手等部位击打车窗很容易造成二次伤害。

对于汽车安全一直是各大车企以及每一位车主最关心的事情,丰富的安全配置能够为我们的行车安全提供更完美的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