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瑞姆 你努力合群的样子,真丑!

“我喜欢。”

“我喜欢。”

“我喜欢。”

“我也喜欢。”

............

“我不喜欢。”

最后这个四个字,很突兀,看起来也轻描淡写简简单单,背后的故事,却力拔千钧。

德瑞姆 你努力合群的样子,真丑!

· 01 ·

2016年,著名导演王家卫拍了一部电影,叫《摆渡人》,网上一片嘘声,很多人开玩笑说王导是不是缺钱,还是被原作者张嘉佳抓住了什么把柄。

但王导似乎并没有接受批评的意思,发微博为自己的电影打疯狂Call,就一个意思——不管你们喜不喜欢,反正我喜欢。

德瑞姆 你努力合群的样子,真丑!

这条微博引来了娱乐圈半壁江山的支持,一众明星包括参与了电影的梁朝伟、陈奕迅、Angelababy、张榕容纷纷表示支持,陈坤、周迅、刘亦菲、李晨等其他明星也来声援,带着关键字【我也喜欢】到王导的微博底下打卡签到。

德瑞姆 你努力合群的样子,真丑!

但王传君发了一条四字微博——【我不喜欢】,颇有一种众人皆醒我独醉的感觉。

德瑞姆 你努力合群的样子,真丑!

有人支持他敢于表达自己,有人劝他谨言慎行,但可能更多人是忽然惊醒,王传君,那个关谷神奇,怎么都没什么消息了。

直到今年,他带着一部《我不是药神》如天神降临,与众主创一起为大家奉献了一场酣畅淋漓的饕餮盛宴。

他在片中饰演了一名慢粒白血病患者,名叫吕守益,他为了展现白血病人的状态,通过每天跳绳8000下,半个月减重20斤,将角色刻画的入木三分,获得了包括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

德瑞姆 你努力合群的样子,真丑!

这也不是他第一次作出这样“不合群”的事情了。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他之前的《爱情公寓》系列,他饰演的关谷神奇承包了我们许多的笑点。

但是,当《爱情公寓五》的剧组再次邀请他参演时,他拒绝了。

很多网友表示很伤心,“这样会毁了我们的关谷的”。

结果王传君霸气的回复了一句“关我屁事。”

德瑞姆 你努力合群的样子,真丑!

他就是这样,在自我的世界里,一点点的实现自己成为一名演员的初衷。

无论是《爱情公寓1》后选择去日本深造,还是选择冷门的片子来锤炼自己的演技,王传君都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你以为你在合群,其实你是在浪费青春。

德瑞姆 你努力合群的样子,真丑!

· 02 ·

王传君的那句“我不喜欢”,就像我们平常遇到的,大领导在公司的微信群里,说了一个大家都不太认可的决定,其他所有人都在鼓掌叫好,而你却冷漠的说一句“我不认可。”

试问,有多少人有这样的魄力呢?

父母经常教育我们,“要合群啊,要和同事、领导搞好关系啊”,却从没有告诉我们该如何表达自己的不同观点。

老师会经常说“为什么别人都这样,就你比别人特殊”这种话,却从未告诉我们,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

德瑞姆 你努力合群的样子,真丑!

所以,我们就变成了这样:

明明周末想去图书馆学习,室友却都在看剧打游戏。为了自己不被孤立,只好追随他们的生活作息;

明明想将下班时间用来做点自己喜欢的事,却为了合群去喝酒应酬,生怕被同事排挤;

明明不爱看综艺节目,但身边的闺蜜都在追《创造101》,为了有共同的话题,不得不也夸起了王菊、骂起了杨超越;

明明一个人活得比谁都要精彩,却害怕被周围人称为“剩女”,只好答应相亲,一次又一次地妥协,不断的与不同的人尝试着恋爱。

你被周围的人牵着鼻子走,却毫无察觉,以为这就是正常的生活。

殊不知,你已经离自己的初心越来越远。

殊不知,你努力合群的样子,真丑!

德瑞姆 你努力合群的样子,真丑!

· 03 ·

心理学里有一个经典的“羊群效应”,又称作“从众效应”。

在研究从众现象的实验中,最为经典的莫过于“阿希实验”。

1952年,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设计实施了一个实验,来研究人们会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他人的影响,而违心地进行明显错误的判断。

阿希要大家做一个非常容易的判断---比较线段的长度。

他拿出一张画有一条竖线的卡片,然后让大家比较这条线和另一张卡片上的3条线中的哪一条线等长。

判断共进行了18次。事实上这些线条的长短差异很明显,正常人是很容易作出正确判断的。

然而,在两次正常判断之后,5个假被试者(即所谓的“托儿”)故意异口同声地说出一个错误答案。

于是许多真被试开始迷惑了,他是坚定地相信自己的眼力呢,还是说出一个和其它人一样、但自己心里认为不正确的答案呢?

从总体结果看,平均有33%的人判断是从众的,有76%的人至少做了一次从众的判断,而在正常的情况下,人们判断错的可能性还不到1%。

当然,还有24%的人一直没有从众,他们按照自己的正确判断来回答。

德瑞姆 你努力合群的样子,真丑!

所以,一个人在一个集体中待久了,合群惯了,就会逐渐丧失自己的判断,沦为集体意志的奴隶。

但正如毛姆说的那样:“就算有五万人主张某件蠢事是对的,这件蠢事也不会因此就变成对的。”

德瑞姆 你努力合群的样子,真丑!

· 04 ·

有人说,极度的合群就是极度的平庸,在许多知名企业家中,这一点也得到很好的展现:

比尔盖茨、巴菲特都从小比较内向,喜欢独处;

乔布斯在少年时,经常顶撞老师而被赶出教室,性格孤僻,没有朋友,常被别人看做是“怪物”;

马云从小对别人的话三思而后行,连妈妈的话也可能置之不理;

而扎克伯格他大二从哈佛大学辍学,此后一门心思搞Facebook网站,几乎没有什么朋友。

试想这样一群优秀的人,如果他们屈从于主流的思潮,屈服于身边人的观点,做着言不由衷的事,他们还会这么成功吗?

德瑞姆 你努力合群的样子,真丑!

内心不坚定的人,跟随主流风潮,往往可能取得一时成功,结果还是要走向衰败,一蹶不振。

罗永浩说:“有思想的人到哪儿都不合群。”

所以,有时候当你不那么合群时,你并不用为之黯然神伤,也不用害怕融不到别人的圈子里。

因为优秀的人也有他们的圈子,可能只是他的圈子里没有你。

那你呢?还要做一个合群的人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