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阳“姜王”诞生记:我王小芹,种地不丢人!

云阳“姜王”诞生记:我王小芹,种地不丢人!

行过热闹的市集,驶进山间林荫小道。汽车所到之处,地上落叶随风轻扬。二十余分钟后,行至一处,鸡鸣犬吠,鸟语果香,大棚林立。

云阳“姜王”诞生记:我王小芹,种地不丢人!

栽种火龙果的大棚里

“小芹小芹!火龙果修剪枝条是这样弄得不?”

“对头!把主枝干上多余的枝条修剪掉就可以了!”

云阳“姜王”诞生记:我王小芹,种地不丢人!

云阳人和街道长河村人王小芹,

32岁那年,不顾家人反对,

流转土地40余亩,开荒,挖穴,栽苗……

完成了从牙医到农场主的转型。

从无人知晓到无人不知,

她成了云阳县大规模种植生姜的第一人。

5年多的时间,

她先后在农场栽种草莓、甘蔗、橙子、火龙果等,

打造了“王小芹蔬菜种植家庭农场”。

并用人和传承千年的土法熬制红糖工艺,

加入“自己的糖,自己的姜”,

开发出“王小芹姜红糖”。

初尝胜利果实,王小芹说,

我只想用“生态、健康”的理念,

认真做事,诚信做产品。

自述 丨王小芹

“妈妈,走!打麻将!一筒二筒!”

云阳“姜王”诞生记:我王小芹,种地不丢人!

王小芹正在掰掉多余的甘蔗叶片

我叫王小芹,云阳人和街道长河村人,今年37岁。

32岁之前,我努力地想从农村奔向城市,为了家人的期望。

32岁之后,我从城市回到农村,为了小时候的梦想,也为了健康。

云阳“姜王”诞生记:我王小芹,种地不丢人!

甘蔗地

之前,我在县城开了一家诊所,以内科和口腔科为主。每天闲来无事,就爱上了打麻将。

忽然有一天——

“妈妈,走!打麻将!一筒二筒……”

我那才1岁多的小儿子,突然就这样和我说话。对,就是突然!当是,我心里一慌。这样下去可不行,不能给娃儿一个错误的榜样。而且我还年轻,30岁的年纪应该是要拼一把的时候。

“我想种地,所有人都反对”

云阳“姜王”诞生记:我王小芹,种地不丢人!

王小芹正在剔除多余的草莓叶

我父亲曾是搞企业的,开煤矿。从小受他的影响,我也想当企业家。

至于具体从事哪方面,我想了很久。几年的医生职业生涯,让我倍感健康的重要性,“民以食为天”,那就从吃着手。

我给家人说,我要回农村搞种植。所有人都反对:“女娃儿家家,好好的医生不当,种啥子地?”

但是,除了我父亲。他当年也是从搞企业走过来的,可能懂我那想创业的心情吧。

云阳“姜王”诞生记:我王小芹,种地不丢人!

草莓大棚

2013年,我在长河村8组流转了40余亩土地。杂草树木遍地都是,地势不平,挖掘机一连工作了近一个月。 开荒,修路,加上姜苗的栽种,前期总共投入了80余万元。

竹根姜这个品种,脆嫩多汁、纤维少、姜香浓郁,是我到山东、梁平、铜梁等地参观培训后才定的。

“他们问,王小芹是哪个?”

云阳“姜王”诞生记:我王小芹,种地不丢人!

王小芹的家人和她的生姜

2014年8月初,生姜收获时,我还对怎么打开市场感到茫然。因为在那之前,别人不认识王小芹,也不晓得云阳有这么大规模生姜种植。

没想到,那年“姜一军”横扫市场,生姜行情超级好。我们把生姜运到市场时,批发商早早地就等在那,几分钟后所有的生姜被一抢而光。

市场一打开,紧接着就口碑发酵好评不断,“他们家的生姜看起来鲜嫩,吃起来更是爽口,不错不错!”以至于后来无需运到市场,就有老板打电话来预订。最后,当年下种的30亩多生姜卖出了50万的好价钱。

生姜在市场上引起的轰动,也吸引了县里相关部门的领导专门前来农场视察,“来看王小芹是哪个,她种的生姜为啥子这么抢手”。

“农场主、科技特派员、乡村医生”

云阳“姜王”诞生记:我王小芹,种地不丢人!

王小芹正在修剪火龙果杂枝

生姜有个缺点,周期短、季节性强,要利用空闲的时间和土地就得增加品种。所以农场又陆续添加了冬草莓、火龙果、甘蔗等种植物。我还把鸡苗送给周围的农户,它们长大了就高价收回。这两个鱼塘有共10亩左右,游客来后不仅能品尝到鲜美的鱼,还能享受垂钓之乐。

我有时诶,空闲了就坐在坝子里环顾四周,从近到远,水波荡漾的鱼塘,三四米高的甘蔗林,冒出星点花骨朵的草莓,半青半黄的橙子……感觉这才是自己追求的生活。

云阳“姜王”诞生记:我王小芹,种地不丢人!

火龙果大棚

但,追求生活和享受生活不是一码事。生姜打开市场后,我就更忙了。参加各种技术培训,还以“科技特派员”的身份到泥溪、江口、高阳等乡镇给当地的农户做培训,粗算下来,现在全县的生姜种植面积每年能保持在100多亩。

除了这些外,我其实还有一个身份——乡村医生。长河村有两名乡村医生,我主要负责妇幼及老年人体检。反正自己也懂这一行,多帮周围的人,也是应该的。

“认真做事,诚信做产品。”

云阳“姜王”诞生记:我王小芹,种地不丢人!

人和传承千年土法熬制王小芹姜红糖

接下来?接下来的计划呀,就想把产业做大做强。

用“生态、健康”的理念,认真做事,诚信做产品,这是我的自我要求。尤其是姜红糖作为农场的特色,我还想进一步把它推广出去。

目前吧,产品销售算是走上了正轨,线上线下相结合。线上就是通过微信公众号“姜山人家”,把农场和周围农户的产品放到网上集中销售。

其实,我近期的目标是打造出一个集“种植产业、开发产品、休闲采摘”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基地,农场的垂钓、餐饮、住宿、露营等各方面设施也正在逐步地计划和完善之中。

总的来说,未来可期。

“告诉他们,种地不丢人!”

云阳“姜王”诞生记:我王小芹,种地不丢人!

王小芹和她的孩子们

事业和家庭在我心中的地位?家庭略胜一筹!我要成为两个娃儿的榜样,把自己以前打麻将的样子从他们脑中淡化掉。

现在娃儿一放假就来到农场,跟我们一起挖穴、除草、摘果……小娃儿都好吃,我屋头的两个也是,每到果子成熟时,他们巴不得天天都赖在果园里。看着娃儿吃着自己亲手栽种的果蔬时的开心模样,我那时感到心里很舒服。

现在娃儿还小,我觉得还是多让他们到园子里来耍一耍,除了让他们体验课堂之外的生活,也要让他们晓得种田是妈妈的事业,也是妈妈的梦想。

当然也希望能在他们身上培养出一种踏实勤奋的精神,干一行,爱一行,种地不是什么丢人的事。


大渝君评:虽然现在有些人提起“农民”两个字,都带有瞧不起的味道,但当王小芹重拾儿时梦想,全力以赴地用自己的青春和勤劳去浇灌梦想,直至收获梦想甘甜的果实后,她的确配得上这句:“

我王小芹,种地不丢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