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老道:做單,舒服才是最重要的!

首先,我個人一直認為形態比技術指標有用,我開平倉一般就是看形態下手的,技術指標從來不看,包括均線,在我的電腦上,就只留下個光溜溜的價格圖。

期貨老道:做單,舒服才是最重要的!


形態是和趨勢相關的

有趨勢的時候,形態總是很好看,無趨勢的時候,形態總是很彆扭,有人說價格走勢這裡面有美學,我認可。

說到趨勢,就想起一個高手的話了,以下為引用:

所謂趨勢,就是你回頭看,發現過去的一段時間內總的來說是一直漲或一直跌的。往前看,我看不到。即便之前是一個所謂完美的趨勢,我也不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麼。在我看來,“趨勢”是用來描述過去發生的情況的,跟現在要做的交易無關。


實際上從任一個位置展開趨勢的話,就算擲硬幣用猜的上下可能性都是50%,那麼我們為什麼不隨便找一個位置下單呢?反正錯了就止,對了就守,小虧大賺很簡單啊

然而期貨不是可以這樣玩的...

事實上你下單的那一刻以後,並非就是立即從那個位置展開趨勢滴,常常要經歷很多的反覆,有些反覆還會大大的,時間也有可能長長的,所以你要經歷很多次和很久的心理折磨,一會信心百倍一會祈禱上蒼,唉,人就是習慣於被折磨啊

所以說形態還是有用的,因為趨勢總是要有一個開始的,趨勢開始的時候形態總是要顯露一點的,這個時候再進去,你會少受很多很多的折磨。

那什麼樣的形態是可用的呢,因為我是做中長線的,我個人對細節方面不是很考究,另外,我一貫認為我們個人是沒有能力把預測做到精準的,有些人把精確判斷趨勢拐點做為一種標誌水平的能力,我達不到,我也從來不去那樣做。

我的做法相對很簡單,我只看形態的傾向性,當然是從整體來看,所以不能看的太短,有了傾向性的前提才可以考慮下面會不會走出一波趨勢來,因為我是做長,不用太在意幾天的短小波動,我的錢是靠守長賺出來的。

炒單的不用去盤算趨勢,做趨勢也不用急著快進快出,兩種思路混淆著做的人只怕比較難受。

等著有傾向性的形態出來,我們再下單好了,然後做什麼呢,算算有沒有虧過頭,沒有,就守著...

期貨老道:做單,舒服才是最重要的!


其實,形態的真正用處在那裡呢,我想談談自己的感受。

就像很多人研究技術指標,時間週期一樣,給人感覺研究這些(包括形態)都是對後市的一種預測判斷,研究的越精準,後市越可靠,就越有下單或持倉的依據,就像說根據研究今天的技術指標得出後市看漲,明天就該買進了這樣子。

不過,我不這樣想。

對我來說,形態的判斷只是一種輔助的手段,因為,我的前提是世事無常,人不可能做到精確的判斷的,再說了,任一個位置的下單,擲硬幣的概率都是50%,再好的形態,再完美的技術判斷,甚至連帶加上基本面的,也不敢保證眼下的判斷一定準,後面一定照研究的走下去。

那麼形態的判斷輔助了什麼?有什麼用?

回到更大的前提上來,投機怎麼做才成功,無非是大賺小虧。

小虧怎麼控制不說了,各有各的絕活。

大賺,對我而言,大賺是靠守出來的,因為我做中長線。

勝負的關鍵在於輕倉長持,守得住就是勝利。

那麼,如果是複雜的形態,盤整的形態,逆勢而行的形態,如何守?早被洗掉了吧。

我需要一個簡單點的,有傾向性的形態來幫助我長持下去,說白了,形態不是用來判斷後市走勢的,傾向性的形態是用來撫平我心理的波動起伏的,因為局面是傾向性的,作為中長線,我大可不必為一些回調反覆而揪心,轉過頭再問一句,盤整時的形態,向上波動也有理,向下波動也有理,你守還是不守?膠這幾天的走勢,你身處當局,是反彈還是反轉,明天跌一下,你又是守還是不守?

所以說形態判斷是個輔助手段,傾向性的形態,它幫助我在一個舒服的局面下持倉,我知道利潤是靠坐出來的,它幫助我靜坐著不動。

上星期跟一個朋友喝咖啡,談論到人生和工作,她說人只有在適合自己,讓自己處在舒服的環境下才能夠更好的發揮自己,也更可能成功。我覺得期貨是一樣的,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下單儘量讓自己舒服的位置,那麼更加有可能贏。

這就是說買的貴踐不重要,買的舒服才重要。

形態,幫助我在舒服的局面下持倉,僅此而已,那後市是跌還是漲,鬼才知道...

期貨老道:做單,舒服才是最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