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99%事情可以用錢解決,剩餘1%需要更多錢解決!(黑白先生)

世上99%事情可以用錢解決,剩餘1%需要更多錢解決!(黑白先生)

有人說,20歲的貪玩,造就了30歲的無奈。30歲的無奈,導致了40歲的無為! 40歲的無為,奠定了50歲的失敗,50歲的失敗。釀造了一輩子的碌碌無為!

所以,請不要在該奮鬥的年紀選擇了安逸,否則,當父母需要你時,除了淚水,你一無所有。當孩子需要你時,除了慚愧,你一無所有。當自己回首過去,除了蹉跎,你還是一無所有!

我認為任何人都有自己做人的底線和原則。但是在金錢面前,卻可以失去做人的尊言(何談底線和原則)去迎合、去改變、去做作去同流合汙。個個偽裝。個個帶著面具!

《增廣賢文》裡有段話:

人情似紙張張薄,世事如棋局局新,貧居鬧巿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不信看宴中,懷懷先敬富貴人,門前拴上高頭馬,不是親來,也是親,門前放根討飯棍,親戚故友不上門,世人結交需黃金,黃金不多交不深,有錢有酒兄弟多,無錢,急事何曾見一人!

從古至今,這個社會就這麼現實,真真假假,事事非非,都是圍繞著金錢,相繼而發生。

錢可以解決大部分的問題。有時候人力也可以解決一部分問題。金錢在一定程度上量化了問題的嚴重程度,貨幣的數量與問題大小呈正比。

男人可以窮,但不能窮得理所當然。男人可以一時沒錢,但不能一世沒錢。任何一段感情,如果是拋開了金錢來空談,都是用泡沫堆積起來的神話,一個烏托邦。所以說,人活一世,現實點,挺好的。

可能是我老了,當年不齒的金錢至上理念,現在最推崇的,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先哲誠不欺我! 但是金錢在解決生活所需之後,不能一味地貪求。如果處處把利益作為自己做事的準則,那麼你就失去了做人的底線。

荀子認為人性本惡,所以需要道德和法律來約束自己,法律劃清底線,道德提高上限。正因為有了這兩樣東西所以我們才能在這個社會中生存下去,一個社會有三大底線行業,1、教育,2、醫療,3、法律。無論社會多麼不堪,只要教育優秀公平,底層就會有上升希望。只要醫療不墮落,生命就會得到起碼的尊重。只要法律秉持正義,社會不良現象就能被壓縮到最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