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的紅糖糯米飯,您吃過了嗎?

小時候的七夕,盼望的不是傳說中的牛郎織女在夜晚相會,只要蹲在瓜棚底下仰望就能見到。而是期待母親親手煮的紅糖糯米飯。那時候的孩子因為家裡窮,基本沒什麼零食可吃,唯有苦等年節到來,才可吃上一些節日習俗的美食。

七夕的紅糖糯米飯,您吃過了嗎?

七夕的紅糖糯米飯在記憶中是最美味的。母親會先把洗淨的糯米在清水中浸泡,然後撈出在鍋裡炒,配上一些豬肉、芋頭、冬瓜糖條、枸杞子等,炒到一定程度後,放入紅糖,撒上白芝麻,加入水,慢慢文火煮熟。等待煮熟是個漫長的時光,我和姐姐一直在灶臺旁邊站著,時不時問問熟了沒有。終於開鍋,煙霧上騰,伴隨紅糖糯米飯的香甜味,沁入鼻孔,嚥了一口口水,立馬大吃。

七夕的紅糖糯米飯,您吃過了嗎?

紅糖糯米飯吃過後,另一個期待的是母親拜“床公婆”的供品-----石榴。七夕拜“床公婆”,就是母親說的我們睡的床有“床公”和“床婆”,他倆會保佑小孩子能熟睡,不尿床。好不容易等到母親拜完,我和姐姐各分得2個石榴。石榴太硬,小孩子很難掰開,我和姐姐有獨特的掰開方式:把石榴放置在緊靠石門檻和木門軸中間,拉著木門扇,木門軸轉動,一擠壓,“吱”的一聲,石榴皮應聲裂開,石榴籽肉飽滿,甘甜。

如今,每到農曆節日,兒時的記憶猶新,儘管現在不愁吃穿,但憶起那時吃的東西,總覺得現在的,不比以前的好吃,現在的,不如兒時的樂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